心靈交流道
◕ 樂觀迎接未來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慈濟河北易縣冬令發放第二天,在富岡鄉中心小學門口,一位右腿截肢、拄著柺杖的小夥子,神態淡定、安之若素地站在隊伍最前列。
當志工小心翼翼關懷起他身上這明顯的傷殘時,三十八歲的趙成海輕描淡寫地說:「我習慣了。」二十年前剛步出校門時,一場車禍奪去他的右腿,父親承受不了這般沈重打擊,再加上陪病期間醫院環境不佳,竟因心臟病往生,從此他和妹妹、母親相依為命。
妹妹幾年前出嫁,仍心繫娘家,家裏幾畝薄田都是她在耕種整理。儘管身殘,但成海心卻不殘,打起精神開了一間小雜貨店,同時照料年邁的母親。不過村小人少,生意不甚景氣;但榮烏高速公路即將開通,為他帶來憧憬與期望,希望交通便捷可以帶來更多生意。
談起領取物資後的打算,成海臉上綻放笑容。「領到麵粉,要為六十三歲的母親包頓餃子,一家人慶祝一番,為來年的好景祝福!」問起他的拿手菜,他害羞地抿著嘴:「都是瞎做的……沒什麼拿手菜。」
「感謝這些年來,都是像你們這樣的好心人無私幫助,我們這個家才走到了今天!」對於當年那場車禍,造成自身殘障和種種不便,成海從未有埋怨話語,他用堅毅、樂觀、感恩的態度面對生命磨難,感激身邊所有幫助過他的人。
與成海短暫相談,令我記憶深刻。他話語不多卻盡顯純樸,音調不高卻飽含誠懇;他用樂觀書寫自信,用樸實詮釋從容,用真誠打動著你我,用行動實現著夢想。新年心願,祝福成海好願成就。
大陸天津 臧建文 ▪
◕ 心愛的承諾
三十七歲的劉心愛住在河北省淶源縣水堡鎮大臺峨村,手腳麻利、性格開朗,不停穿梭在慈濟義診區裏攙扶老人、向冬令發放現場的志工說明鄉鄰們的病情與家庭情況,扮演翻譯和嚮導角色。
總是笑盈盈的劉心愛,並不是衣食無憂、家中沒有負擔才出來助人。她的母親八十高齡,患有精神疾病,三年前在家中摔倒後臥床,腿嚴重萎縮,無法進食,瘦得只剩皮包骨。劉心愛和二哥劉發勉強支撐母親的醫療費,但母親的病情卻不見好轉。
善良敦厚的劉發告訴志工,他和妹妹平時收看大愛臺,從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撫慰,為窘困生活帶來陽光般的溫暖。
感動於兄妹倆的孝心,志工鼓舞劉發:「上人說,人生有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行善、一是行孝。妹妹做志工行善積德、你在家行孝培福,都要感謝老媽媽給你們機會!」劉發連連點頭,眼中閃著光芒:「將來我也要做志工幫助別人!」
「看著媽媽每天這麼痛苦,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說著說著,劉心愛臉上滿是淚水。慈濟人醫會醫師王玉玲為老奶奶把脈後,細心叮嚀:「老人家長期吃不進東西,又不能運動,所以營養不良。我開些維生素和中藥給她補補身體,你們也要多為她按摩。」
劉心愛的新年心願,除了希望媽媽健康,也希望有更多淶源人加入慈濟愛的大家庭。「慈濟無私照顧我們,以後只要有空,淶源訪視活動一定有我!」
我們被他們兄妹倆身處困境,卻能付出大愛、利益他人的善心所感動;大家紛紛表示要更加堅定、精進做善事,讓更多人能夠離苦得樂。
大陸北京 崔莉 ▪
◕ 西方人眼中的慈濟
作為一個西方人,過去我從未聽聞「慈濟」,更遑論認識。
二○○九年十一月,我陪妻子趙甫錡返臺回娘家,順道造訪花蓮靜思精舍。一到精舍,就有無數雙歡迎的手等待我們,每一位志工都是那麼親切有禮,看到慈濟建設醫院、學校、呼籲環保、關懷老人等,明白「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人文堅持,這一切太振奮人心了!太太還特別請購了多本英文版的靜思出版品帶回美國,讓我能夠進一步了解慈濟。
二○一○年,太太應友人之邀參加拉斯維加斯的慈濟活動,每次回家後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有一天,她邀請我同往醫院探望個案,那是一位車禍傷者,慈濟人真誠關懷、一再確認傷者的需要,彼此就像熟識多年的好友;這分用心讓我感動不已。
由於我喜歡攝影,因此獲邀在浴佛節活動中擔任人文真善美志工,師兄師姊雖然不認識我,卻待我有如親人;我發現,慈濟會所是好人密度最高的地方。
當一位新志工要奉獻自己、幫助別人,要學的「學問」可多了;培訓期間,我對每一堂課都感到法喜充滿。
二○一一年十一月中旬,返回臺灣參加海外慈誠委員受證營隊,營隊第四天是受證的日子,一大早起床就感到興奮,頭髮因靜電緣故全體「豎立」!在這一天,我將自己交付給慈濟,在上人面前發心做一個好弟子,立願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並將佛陀的大愛遍灑人間。
看見上人在﹁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序曲音樂中緩緩走入,我的情緒在音符跳躍間激動萬分;上人瘦弱的身驅,全身卻散發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上臺受證時,我內心的情感轉為歡喜,覺得很快樂,當上人為我掛上名牌並說:「祝福你!」我鞠躬感謝他;這是今生唯一僅有的一刻,這個記憶將會永遠珍藏在我內心中。
我發願讓慈濟在美國成長茁壯、走入主流社會;這是一個遠大計畫,但我已整裝待發、全力以赴。
美國拉斯維加斯 Ter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