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2期
2012-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花蓮
  特別報導‧菲律賓
  天涯共此情‧朝鮮
  天涯共此情‧大陸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一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2期
  法海無邊

歲末回首,這一年的天災人禍,令人興起「苦海茫茫」之嘆。所幸在慈濟,從去年年初至今持續「入經藏」,帶給無數人「法海無邊」的依靠和希望。

我們聽到許多人真誠懺悔的心聲,遍及身、口、意業的種種覺悟,包括從三餐不可無大魚大肉到改為素食,證明人與人以法共修、勤以法水淨滌自心,便可映現本具的佛性。

慈濟改寫了「法會」的傳統定義,原來法會不是只誦經拜懺求消災,而要痛切自省。「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以深入淺出的現代偈文,結合歌曲、手語和肢體語言,制心一處,人人都是說法者。許多社區民眾也被接引前來參與,佛法普潤眾生因此也有了新的著力點。

這是「佛法興顯弘大乘」的新契機。證嚴上人創立慈濟四十五年來,以「行經知路」教導志工走入人群修行,體悟「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真諦,將佛教慈悲精神,落實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各項志業中。雖廣設菩薩道,但上人濟世的目標是回歸佛陀本懷,也就是「入經藏」突顯的「法入心,法入行」。

眾生根機不同、因緣不同,佛法入世需藉種種方便。如印順導師在《方便之道》一書中所指:「為了弘法利生,無論是攝引初學種植出世善根,或是適應當時、當地的一般根機,不能不善巧的施設方便。」然而,導師也強調:「佛法展開的修行方便,是重『信』的,淺近容易一些,也就能普及一些。『佛法如大海,漸入漸深』,所以由淺而深、由易入難。」

法海深廣,需信、願、行三者具足方有體會,每一個體會雖只是滄海一粟,但持續的聞思修,便能累積道業,啖得箇中法味而得法喜,對周圍的人也能如漣漪般形成善的影響,帶給他們祥和的精神能量。

許多慈濟志工所以能突破語言溝通的困難,在海外被接納信任,無不是出於以佛法為指引,以耐心毅力真誠關懷膚慰。寫就的「慈濟大藏經」,亦如法海般壯闊,在此歲末天寒之際,也為許多暗角的弱勢者,帶來食物和物資援助的溫暖。

法海無邊,菩薩無量,慈濟的法船廣行,這是我們在舊曆春節伊始的深摰祈願和祝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