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地鐵站外最佳拍檔
▪ 撰文‧邱如蓮 攝影‧蕭耀華

人生這條路,獨行時堅強,有伴同行時且珍惜這分扶持;
楊志強和秦小媚的環保路亦然,
穿梭在太子地鐵站外的商圈,拜訪花園街的排檔攤販,
他們方向一致,腳步輕盈但堅定……
夜色降臨,太子商圈以販售衣飾為大宗的排檔鋪點亮招牌,撐起雨棚、貨架,迎接洶湧人潮,鼓動著熱鬧的夜。
一對夫妻逆向前行,步伐穩定而快速地在人群中穿梭,他們提著黑色大塑膠袋,逢攤便問:「今天有要回收的塑膠袋嗎?」熟識的攤販飛快地將拆落的透明塑膠包裝袋遞出,然後轉頭繼續招待顧客。
楊志強和秦小媚,七手八腳收攏這些蓬鬆的包裝袋,不一會兒手中的黑色大袋子已經被擠得圓滾滾,但他倆身手矯捷,似乎沒有想要停下來的意思,繼續前往下一家商店。當別人正熱血沸騰的購物,他們也在沿街「尋寶」!
在轉角的街口,楊志強遇上了從前工作上的朋友,直接就喊上兩人來幫忙。
「志強,你這是在做什麼?拾垃圾?」掩不住好奇,兩人劈頭就問老朋友。
「我在做環保,這些塑膠袋可都是寶!」楊志強笑著邀請兩人,一起到他們的環保攤位探探究竟。
太子地鐵站E出口旁,街角的補習班大樓邊,兩相夾道的小小街口,僅容三人擦肩而過,一張宣傳看板、兩三個塑膠籃為界,靠著地鐵出口的這邊街道,便是楊志強口中的環保攤位——太子夜間環保點。
◕僅三坪卻無限寬
每週五晚上,楊志強與秦小媚有著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小週末期待,各自趕著下班回家,將摺疊桌、塑膠籃、小板凳綁上簡易推車,要去地鐵站擺「環保攤」。
晚上七點半架好攤位後,陸陸續續有志工提著回收物來到;其中一位身型瘦弱、看起來沒什麼力氣的男子,拿起小水桶,緩緩走去不遠處的大排檔店家,要了一些清水,預備等一下給志工清洗寶特瓶。
黎洪係是慈濟志工關懷的感恩戶,罹患癌症又獨居,就診的醫院擔心他生活自理能力不佳,便提報慈濟照顧。黎洪係很感恩志工像親人般的陪伴,病況改善後就想回饋社會,於是志工邀約他到太子環保點幫忙。
「我的體力不夠,就是盡一點點力了。」黎洪係說完,又緩緩地走向大排檔提水。
接著,剛下了班的馮家強,也帶著六歲的兒子馮啟籲一起抵達。這位單親爸爸原本有很多的煩惱與怨懟,但在看了大愛劇場後,找到生命的答案;在這每週五的親子時光,小朋友踩寶特瓶踩得特別開懷。
大伙兒忙了一陣後,八點才下班的肖格女也匆匆趕來。肖格女會認識慈濟,是因為先生猝逝而頓失經濟來源,兒子在學校申請了慈濟安心就學的補助,及時的助學金解除了可能失學的危機。
爾後,慈濟志工頻繁到家中關懷兩個正處叛逆期的兒子,引導他們到美孚夜間環保點幫忙。原本沈迷電玩的小兄弟漸漸變得貼心,肖格女受到感動也成為志工,並且投入太子環保點。她說:「以前我為管教孩子總是發脾氣,現在我們一起做環保,體認到不要把垃圾放進心裏,跟著心也變環保了!」
三坪不到的太子夜間環保點很小,旁邊大樓的冷氣水滴滴答答,排水溝裏的蟑螂也經常來湊熱鬧,大馬路上來回車輛帶來煙塵,志工人力也不多,可是投入的每一位都將之當作「家」,來到這裏心靈就特別清淨,彎腰之間忘記煩惱。秦小媚說:「我和先生楊志強,可能也是因為投入環保,才維繫了婚姻關係。」
◕甘願和包容成就了婚姻
秦小媚從小信奉基督教,直到在夏威夷念大學時期結交了初戀男友,才在對方的影響下認識、信仰了佛教。「父母對於我信仰佛教及吃素,非常不諒解,跟著也很不喜歡他。」秦小媚對家人的反應感到失望和受傷。
最終兩人並沒有攜手共組家庭,然而秦小媚卻一直執著於當初交往,一同出遊時所求得的姻緣籤,依籤詩所指,相信兩人戀情會歷經考驗而終有結果。
「後來知道他結婚了,我簡直晴天霹靂!一直想著,難道籤不準?」秦小媚一方面很痛苦,一方面卻又渴望結束單身、給父母交代,便在朋友的介紹下,十年前與楊志強匆促結婚。
婚後,兩人各自忙於工作,秦小媚更因為晉升到管理職位,壓力很大、情緒大受影響,總覺得自己在擁擠的地鐵車廂就要窒息;回到家中則是看楊志強不順眼,甚至經常暗示想要離婚。
 |
〔圖說〕猶如商圈裏的排檔攤販,每週五晚上志工相約在此,藉著路燈、大樓遮雨棚,架出海報、放妥塑膠籃,最後坐上自家帶來的小板凳,便成了環保點,只是這裏不是販賣商品,而是回收分類被人們丟棄的垃圾。 |
「一個巴掌拍不響,就裝作沒聽見吧!」個性溫吞的楊志強說,自己不喜歡吵架,便裝做什麼也沒聽懂,忽略秦小媚的暗示。
兩人同住屋簷下,卻各自為生活忙碌,少有共同話題。
二○○六年,因緣際會下參與了慈濟的街頭募款,夫妻倆開始投入慈濟志工服務;楊志強深受慈濟人文吸引,加入「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表演,一有時間便關在房裏練習。問秦小媚,他手語比得怎麼樣?她回答:「我一點都不清楚他到底在比些什麼!」
「後來有一陣子,我經常晚上夢到初戀男友。」秦小媚輾轉得知對方已離婚,心中十分煎熬,不知是否籤詩終於靈驗,能與他再續前緣;另一方面,也想好好整理與楊志強的婚姻關係,是聚是散做個決定,便認真地向楊志強提議分居。
「畢竟,同住一起對志強不公平。」秦小媚說出當時的想法。
「我答應了她,也幫她找安全的住處。」楊志強知道攔不住秦小媚,但希望至少知道她住在哪裏,過得好不好。
「那時候,我曾擔心我們會是全球第一對離婚的慈濟人。」秦小媚說,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楊志強照單全收,而她則希望搬出去後,有機會依籤詩預言,跟初戀男友修成正果,「然而,與他偶然再見一面後,我才明白,其實經過二十年歲月,兩個人都不再像從前了。」她決定走出感情的牢獄,回到現實,看清最包容自己的人就在身邊。
◕擠上地鐵的環保硬漢
「他不計從前往事,陪著我,正巧也遇上了美孚環保點開張,我們就一起投入環保……」夫妻倆因為環保多了共同的話題,而秦小媚也被楊志強的堅持感動。
楊志強從事金飾製作,公司位於尖沙咀一棟有四十年屋齡的大樓,他與大樓清潔人員合作,回收整棟樓各公司、旅店的塑膠類回收物。
原本午休過後就會出現在辦公室的保麗龍餐盒、寶特瓶、報紙等,也都變成楊志強的寶。「我請同事將這些物資留下來給我,整理後放在老闆的辦公室。」也不過約四坪大小的空間滿是回收物,老闆陳瑛杰左閃右躲辦公卻心甘情願:「我曉得他是在做環保,我很支持,因為總覺得我們拿地球太多,得要還一點。」
 |
〔圖說〕楊志強與秦小媚經歷感情波折,如今擁有著同行慈濟路、扶持度過生命低潮的親情。 |
每週五楊志強下班,便拉著回收物搭上地鐵,趕往美孚環保點分類。「下班的地鐵都是人擠人,一定會有人看你到底是幹嘛的?是不是收垃圾的!」秦小媚說,那樣的眼光很不好受,也會讓你覺得很尷尬,但看似過於溫和的楊志強,卻不畏他人目光,為了做環保不退縮、變得有自信。
秦小媚承擔太子環保點的負責人,楊志強說:「太子地區是住商混合區,人潮來去複雜,每次做環保,她都會很留意大家的安全。」
曾經有次,三位外國人面孔的男子在環保點前停下腳步,探看著志工究竟在做什麼。志工於是上前以英文介紹環保,沒想到其中一位男子卻突然發怒,以廣東話質問志工究竟是賺了多少錢!
楊志強聽到咆哮,馬上走到男子身邊,委婉地解釋志工正在做的事,回收物變賣所得也做為慈善用途;三人聽完後,不做任何表示就離去了。
「從此之後,每個環保點開張的夜晚,她都一定至少安排一到兩位師兄在場,分派工作時候,也盡量不讓師姊落單。」楊志強說,秦小媚將環保點志工的安全都放在心上,成為她的責任。
●
為了分擔開環保車的人力,楊志強學習開五點五噸的貨車,並考取駕照;他和秦小媚一同擔任人文真善美的工作,一個寫稿、一個攝影,記錄志工們的美善故事;「太子夜間環保點」從二○一一年五月六日開張起,還沒有歇業過,總有兩人並肩的身影……
「我們現在的相處像朋友、像家人。」秦小媚形容與先生的關係不像熱戀的情人,而是拍檔,在生活及菩薩道上相互扶持。當看見她在擁擠的街口收拾包裝袋的時候,他就在一邊幫忙撐開大型黑色塑膠袋;當他收拾環保點的物資時,她就拿起小掃把跟在後頭整理路面……
穿梭在喧鬧擁擠的購物街,與約會談情的愛侶擦身而過,他們手提著回收物,不用言語便往同一方向前行的身影,是香港街頭最溫暖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