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 警惕無常過秒關
◆12‧25《農十二月‧初一》
〔靜思小語〕時間擋不住,無常擋不住,莫以為還有明天而鬆懈。
◕知福更惜福
從一九九六年迄今,十五年來每至歲末年初,福建福鼎慈濟人都會為低收入戶、貧病者、受災戶舉行冬令發放。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一百多位志工與福鼎市醫院醫護同仁共同進行冬令發放與義診,嘉惠二十二個村三百餘戶;除了和往年一樣送上白米、生活包等物資,還特別請來理髮師傅為鄉親義剪。
年輕的理髮師陳維燈,特地請假參與慈濟發放,不只義剪也跟著志工家訪。來到一對老夫妻家,老奶奶不良於行,老爺爺也長期臥床,室內異味濃重;陳維燈主動背起老爺爺到戶外曬太陽,並細心為兩位老人家理髮,讓原本哭著訴苦的老奶奶笑開懷。陳維燈靦腆表示,自己只會剪頭髮,很高興能以技術服務人群。
上午在關渡志業園區,上人與來訪的企業家郭董事長分享慈濟福鼎冬令發放點滴,欣慰於當地年輕人把握行善、服務的機會。「天下苦難人多,需要更多愛心人投入志工行列。在付出的同時,可以『見苦知福』,懂得珍惜自身之福,更盡心力付出造福。」
◕醫海啟慈航
午間在臺北慈濟醫院,上人與同仁共進午齋並座談。上人感恩全院上下一年來合心展現愛的醫療人文,為無數病患拔除病苦。
曾有一位年輕人在宜蘭出車禍,醫師告知右腿可能要截肢;年輕人難以接受,甚至萌念輕生,父母擔憂不已,將他轉到臺北慈院治療。骨科洪碩穗醫師、整形外科盧純德醫師以及護理人員,三個多月盡力挽救,終於為他保住腿。
上人開示:「佛陀憐憫眾生多苦難,為醫治天下眾生之病而來人間,以其智慧開示,讓人人理解、運用法理醫治心病。大醫王守護病苦的心就是佛心。」
現今社會不少人因生理病痛而造成心理、行為的病態,使社會不安寧。上人肯定慈院醫療團隊結合志工,不只治療患者身體也關懷其心理。「並非有錢才有權利得到最好的治療,慈院醫護同仁同心一志、合和互協,以愛平等呵護每位病患,助其恢復健康。」
欣見院中已有兩百三十八位同仁受證,上人勉人人「職志合一」,啟動慈航普度眾生。
「但願大家持續以大慈鋪路、大悲搭橋——不只用愛鋪著路走過來,也要用大悲心搭起醫病的拱橋,讓病患越過最艱困的人生過程;還要用大智牽引,引導人人啟發良知而淨化心靈;再用大慧安穩人心,以平等大愛照顧天下人。」
◕正信不偏差
與許亞芬、林顯源等傳統戲曲工作者談「信仰」,上人表示:「徒有信仰卻不清楚法理,容易迷信、偏差;清楚了解正法,才能踏實地依教奉行。」
許亞芬師姊希望運用歌子戲呈現佛法。上人勉勵可以讀《無量義經》,進一步演繹佛典故事。
「佛法雖然深奧,卻不離日常生活。許多人經過今年的『法譬如水』共修、參與經藏演繹,真正『入經藏』之後,用法洗滌心靈垢穢,人生因此改變。由此可見,道理不在深奧,要表達得典雅而淺顯,能讓人人都看得懂,就是對佛法最好的詮釋。」
◕用心傳功夫
於關渡志業園區與北區四合一組隊幹部座談,上人教眾警惕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步步踏實向前精進。
「『歷史』是由每一個『今天』累積而成,慈濟歷史來自全球慈濟人日日累積;也要由每一位慈濟人不斷傳承,才能長遠傳續。」
上人舉花蓮慈院名譽院長陳英和,長久以來不斷栽培骨科醫師,親自指導、用心「傳功夫」,如今學生於各所慈院擔任骨科主任或主治醫師,廣獲病患信賴,也各自帶領骨科團隊,傳承這分師徒之情。
「每一位慈濟人,從發心的那一刻開始,就要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無論資深或新進,人人都要用心投入『協力門』;還要不斷傳承慈濟精神理念,不能有『退休』的心態。」
上人教眾跳脫組隊名稱的框限,只要精神理念正確,詳知慈濟「舊法新知」,人人皆是「合心」、都能發揮傳承的良能。「資深者要以『服務』的心態,替師父疼惜每一位願意加入菩薩行列者,感恩多一分力量替師父承擔重擔。」
在團體中,彼此和氣、互愛,才能讓團體氣氛融洽;上人強調,人人都是協力組隊的一員。「合心成員在協力組隊裏就是『協力合心』幹部,和氣成員與互愛成員在協力組隊裏,亦是『協力和氣』、『協力互愛』。」
上人以四指平齊,手心向下,另一手食指在外圍繞圈的手勢,表示「四合一」、「立體琉璃同心圓」,教眾和合一心。
「『立體琉璃同心圓』就是『合心、和氣、互愛』一起陪伴『協力』;從精神理念到進出威儀,時時都要『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待新進者已能承擔責任,能夠領眾的人才也隨之增加。」
在慈濟不能只想當「樂於配合」的人,上人強調,要「勇於承擔」。「放下身段、縮小自己,用『軟實力』與大眾結好緣;『我愛人人』,自然『人人愛我』,樂於跟隨。」
上人指出,時間擋不住、無常擋不住,莫以為「還有明天」而鬆懈。「不要總認為還有明天,就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做。時間能不能平平安安讓我們等待每一天呢?應把握時節因緣,步步踏實向前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