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2期
2012-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上布施
  特別報導‧ 美國
  慈善臺灣
  一句話的力量
  天涯共此情‧ 印尼跨國醫療個案
  生命練習題‧ 中國大陸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二年十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2期
  愛的能量滔滔不絕

◎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師姑,你有沒有座位?沒有的話,可以來跟我們一起坐!」十一月十六日一早,才踏進開往花蓮的火車,身邊就冒出一位身著藍天白雲志工服的年輕菩薩,清晨的冷冽頓時化為暖流。原來,一群臺中慈濟醫院的同仁就坐在隔壁車廂,都是回去參加共修營的。

四大志業體的同仁精進共修營已是第七次舉辦,今年的五百七十六位學員來自全臺及蘇州、馬來西亞;有的是第一次參加,有的是年年都來。對平日忙碌緊繃的他們來說,兩天半的營隊還真是放鬆、充電與交流的好機會。

講師個個是強棒,其中又以濟雨師兄的分享讓人最受用,直接點出「忙到沒時間沈澱,就是生活的危機」。藉著一個個含意深刻的笑話,他輕鬆地幫大家複習上人的法語,傳達正面思考的妙處:「心寬路就寬,心平路就平,心通路就通。上人從不說負面的話,將『一切都是好因緣』落實在生活中。」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不是口號,而是大家共同的精神理念。許多幹部都是上人的貼心弟子,全心全身投入工作,卻因為從早忙到晚,沒有靜思的時間,以致於碰到關卡便感能量不足。

也因為如此,大家特別珍惜來營隊精進的機會。彼此相互觀摩、學習,看到自己的盲點便可即時調整。有些人表示,本來以為自己做了很多,來了才知道其他人做得更多。有些人則是體悟,唯有以身作則,才能帶領身邊的人入法。

譬如船師身有病,若有堅舟猶度人。上人說,在把眾生度到彼岸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抵達了。「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正是這艘堅舟啊!


【尊嚴、品質、希望、內涵】

對於上人為何創造四大志業,王端正副總執行長的詮釋可謂開宗明義:「為了讓生活有尊嚴,所以我們辦慈善;為了讓生活有品質,所以我們辦醫療;為了讓生活有希望,所以我們辦教育;為了讓生活有內涵,所以我們辦人文。」

各志業體代表輪流上臺分享。大愛電視臺湯健明總監說,人文志業謹記上人教誨,力行「報真導正,平衡民眾對社會的認知,讓民眾能夠見聞得利益」。

全臺六家慈濟醫院及蘇州慈濟健檢中心的院長、副院長,在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的率領下,於臺上一字排開。今年由各院副院長報告「院長的一天、一年」,藉院長、副院長之間的互動及報告,展現合和互協的醫療人文。

宗教處謝景貴主任、文發處何日生主任兩位師兄,則是聯袂呈現了甫於十一月四日閉幕,於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的第二屆「慈濟論壇」。由慈濟大學、北京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慈濟基金會承辦的這場盛會,不但促進大陸佛教界對慈濟於現代社會實踐佛法的理解,還讓學界認為,慈濟透過佛教人文展現世界性影響,不但將中華文化提升到一個新的世界高度,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出路。

人文到底是什麼呢?全臺慈濟學校校長、主秘,說明如何將慈濟人文融入校務推動,培育教養智慧兼具,且有競爭力的學生;技術學院羅文瑞校長在最後提到,宜蘭有位校長寫信給他,說在火車上看到一群學生十分喧鬧,慈濟的孩子卻是坐、立皆宜,讓他心生讚歎:「這就是教養;正如一陣風,不知如何說明,但能讓人感受得到。」


【慈濟家風】

讓學員們深受啟發的,還有靜思精舍常住師父所展現的家風。本來負責攝影的德寋師父,有次聽到上人感嘆,現在很多清潔劑都是化學品製成,毒化了土地,而上人小時候看到媽媽都是把無患子與米糠曬乾了作肥皂;於是寋師父便自己試著做做看,「覺天地之因,達萬物之緣」,材料百分之九十五來自靜思草原,一切都是自己種、自己曬、自己磨的。

寋師父幽默表示,作皂就是「曉了分別,性相真實」,肥皂是由天然植物油+NaOH+植物磨粉融合而成,作用就是清潔,不能美容;倒是因為純天然成分,不但減少皮膚的負擔,也減少地球的負擔:「所有材料必須充分融合才能產生皂化,否則就會分離。世間由調和與不調和之物合成,這就叫種種因緣,性相不同。諸法性本空寂,必須眾緣和合才能成就。我們在團體裏也是一樣,大方向拿定,就要捨己同他。」

德晗師父也認為,「安住實相,所發慈悲,明諦不虛」;付出就是學習,整個製作香積飯的過程就是藉「有為法」悟「無為法」,依循佛法價值,找到自己:「不接受磨練,無法去除自己的習氣;不接受磨練,沒有真正的智慧,也無法生出真正的慈悲。」

晗師父的研發室由桂花樹下的一口飯鍋開始,從早到晚都在煮飯、測試,曾一個月煮掉一千公斤米糧。師父強調,靜思法脈的精神就是「勤」,不但自力更生,還要做慈善救濟、維持天下慈濟人的家。談到自己的不專業,師父笑說,就是因為不專業,才能心如虛空、天馬行空,摸索出跟外面不一樣的食品啊!


【愛的能量滔滔不絕】

「但願我們結的緣不是短暫的,是生生世世。但願我們永遠是菩薩道上的好伴侶;假如你我在過去生沒有緣,為何聽到證嚴法師、聽到慈濟,你就會相信?期待大家把心顧好,把師父放在你們心裏,我們就會天天在一起。」

營隊播放的這段上人開示,讓大家真是心有戚戚焉。這就是為何上人遍布全球的弟子,雖然身辛苦,心卻是甘的。上人說,這就叫「法喜」。

十月底,桑迪颶風引發暴雨與強風,重創美東;十多天來,上人每天透過視訊陪伴在美國的慈濟人。臺灣時間十一月十八日,師兄、師姊們在長島、紐約、新澤西三地發放了近四千戶家庭,每戶都有現值卡、毛毯、圍巾與香積飯。

「我的弟子,白天在寒冷的救災環境中體力消耗、步步維艱,晚上又踏在泥濘的土地上摸黑回家……民眾接到慈濟給的物資,感動得掉淚,說沒想到第一個支援他們物資的,竟然是一群東方人,來自臺灣。」

十一月十八日上午圓緣,上人在開示時告訴大家,愛的循環已在海的那一頭展開,不少人當場捐輸或投入工作,也有市長來幫忙打包、發放。上人說,我們這個年齡層的人,小時候很多都喝過美援奶粉、吃過美援麵粉,這都是美國曾經給予臺灣的援助;現在,我們可以進行臺援,由臺灣來幫助美國,讓他們的社會各階層刮目相看。

「感恩能有這麼多愛心累積,只要心靈開闊,不生不滅的大空間裏隱藏著無量數的妙法。愛的能量滔滔不絕,只要每個人發大心、立大願、守住崗位,在人與人之間合和互協,應該就是一個很美好的大環境。淨土在人間,這就是我們的菩薩世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