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菜鳥司儀勇敢「站臺」
「慈濟路不怕慢只怕站,現在開始不要等待,把握『站臺』機會,試膽量,練口條。」看到呂美雲老師寄給大家的「元氣短箋」,我心有戚戚焉。慈濟功能組中,司儀是我最害怕的工作,因為我講話很快,又有「臺灣國語」腔調;加上白天要上班,且承擔許多志工勤務,我每日忙得像陀螺,哪有時間讀書?但為了接引更多人參與《法譬如水》讀書會,只好勇於承擔。
曾有師姊提醒我:「講話太快,老人家反應不過來,會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既然答應承擔,我決定勇敢面對挑戰。拿出平時參與訪視個案的經驗,分析問題,列出解決的先後順序——首先調整講話速度;出門儘量騎腳踏車或走路,路上就能思考講稿並重複練習;同時多參加慈濟活動,仔細聆聽資深志工分享及主持人的口條。
再來,將大愛網路電臺「證嚴上人說故事」或「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等慈濟人文資訊下載至電子書,利用煮飯、做家事或運動時開啟「自動朗讀」;觀察周邊人事物,記錄每天見聞;將上人開示融入自己的心得……思路通徹,靈感就源源不絕。
「我執」很重的自己,有著「阿修羅」的個性;這幾年不論在職場或慈濟道場,總會遇到人我是非的困擾。以前看問題總認為都是別人的錯,直到參與讀書會,讀到「意業三毒造」中的「瞋恚易動怒,瞋似野火燒林木,能把慧命盡燒枯」,才開解多年糾結心中的矛盾,其實是自己脾氣不好。所以我決定痛改前非,學習放下、努力改變習氣,做個溫暖的人。
每次上臺,我會用錄音機錄下自己說話的聲音,回家請先生給予意見。感恩所有人的慈悲,願意給我練習的機會,現在的我仍然是個「菜鳥司儀」,但是在慈濟,好口才不是為了「風光」,而是為了法喜多分享;「廣結好緣」是我發的願,期許自己努力做到。
高雄 莊春菊
相招來上「五心級」電腦班
秋天早晨,我騎機車沿著田邊公路奔向彰化靜思堂,來到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二○六電腦教室,講師阮忠隆師兄早已開啟電腦,等候學員到來。
以前總認為機器沒有感情,寧願與人互動聊天,也不跟機器對談;因此上電腦課對我這個老人而言,始終興趣缺缺。直到加入人文真善美筆耕團隊,在陳秀蓉師姊的催促下,滿懷心虛與不安,直接進入加強班!
第一天上課相見歡,聽到幾位學員自我介紹:「我沒有上過基礎班,是朋友介紹來上這梯次的課……」我稍稍鬆了一口氣;也聽到有人說:「我已經上了四期的課,希望此梯次能學到影片剪輯、Excel等」,學習目標明確,好學之心令人讚歎。
本學期共有八堂課,阮老師耐心指導學員操作簡報軟體PPT,從開啟檔案、配置頁面、匯入圖片、打字、配樂、存檔、自訂動畫等,每一個步驟都細心說明;除此之外,還有電子信箱的申請與登入、隨身碟的使用、資料夾的建立;就連現在很流行的臉書、影片分享網站,以及「繪聲繪影」等影像製作軟體,都有完整的教學。
每堂課最後一小時,吳明土講師針對課程內容做更深的解說與補充,讓具有程度的學員不致入寶山而空手回。年輕的吳老師是彰化人文真善美組員,組內所有3D動畫作品都出自他的傑作,堪稱高手;但是對於學員的提問,卻能深入淺出解說,例如:「少了驅動程式,如同少了介紹信,相機裏的照片就無法顯示……」即便是初學者的我,也能豁然明瞭。
課程期間還有兩位助教穿梭在學員之間,只要有人提問,便立刻趨前,一對一詳細解惑,好不忙碌!李維政助教原是電腦班的學員,發願當志工傳授所學,可說「學而優則教」!另外一位蔡秉融助教是補教界老師,特別撥空當志工。可見想做善事,只要有心都不難!
「老師認真,學生就當真」,漸入佳境的心情,是推動我繼續學習的動力;加上具備五「心」級的教師陣容——愛心、誠心、用心、耐心、付出無所求的歡喜心,這麼精彩難得的數位電腦班,歡迎大家一起來上課!
彰化 麥慧梅
法親愛,菩薩道再見
「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響起,眼前一片模糊,看不清置放在靈堂供桌前熟悉的照片;想奮力睜開雙眼,熱淚卻不聽使喚奪眶而出。站在吳炳坤師兄的告別式場裏,口中唸著佛號、雙手合十,悲傷難抑——這一刻,我們就此永別了。
記得和吳師兄相識於興建中的高雄靜思堂,當時各樓層工地都有我們走過的足跡。吳師兄背著有點重的錄影機,跟著我爬上爬下,不知在工地裏跌過幾次 !每次總是相互扶持、相視一笑,各自勇敢的再站起來。
莫拉克風災後,吳師兄更拖著因長年洗腎而逐漸孱弱的身軀,每週出現在杉林大愛園區錄影、報導,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
結識十多年、超過五千多個日子,由法親、近親而至親,無所不談。回想吳師兄在加護病房住院時,呼吸急促的他還拉著我的手,珍惜著十餘年來培養出來的法親情……
走在送行隊伍中,吳師兄的大體正離我緩緩而去,是該向他道別了。止住滿懷悲情,輕輕對著他的靈柩說:「老兄!要快去快回,換個健康的身體,再回慈濟大家庭參與人文真善美團隊,傳承一身錄影的好功夫,以竟未完的志業。」
高雄 梁亦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