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2期
2012-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上布施
  特別報導‧ 美國
  慈善臺灣
  一句話的力量
  天涯共此情‧ 印尼跨國醫療個案
  生命練習題‧ 中國大陸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二年十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2期
  步步難行步步行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二年十一月三日至二十一日

一切事都是人做出來的,
寸寸路都是人鋪出來的;
天下事「有心就不難」。
步步難行,步步行,
終能打開人人愛心,
攜手菩提大道,為善前進。


戶外雨聲滴滴,我的心懸念著普天下受災受難、無家可歸的人們——風雨之中,他們的身與心如何安定?

美國紐約、新澤西兩州民眾,受桑迪颶風重創已二十多天,許多人的家當毀於一旦;災後冬季風暴接續來襲,泥濘大地再添風雪,受災家庭如何度過漫漫寒冬?未來生活何去何從?

感恩慈濟人冒著寒風、細雨、霜雪等惡劣天候,走入苦難,展開雙手擁抱、膚慰,安住受災民眾的心靈,也致贈現金、物資,為他們解一時缺乏、轉一時困境。

十一月二十二日是美國人最重視的「感恩節」,也是傳統上與家人團聚的重要日子。慈濟人趕在佳節前夕加快勘災、發放腳步,在紐約、新澤西展開一場又一場大型發放;希望讓更多民眾心靈受膚慰、身體得溫暖,身心都能真正平安。

一次又一次、一天復一天,這群人間菩薩辛勤奔走勘災、發放,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我對大家有滿滿的感動與感恩。

走過的路、做過的事、
付出的愛,
都會為自我生命
留下深刻痕跡。

美國慈濟志工人力單薄,但災後他們發心立願、合和互協,以共同一念心付出無所求;雖然步步艱難,他們卻步步走得輕安自在。走過的路、做過的事、付出的愛,都會為自我生命留下深刻痕跡,為心靈畫下豐富版圖。

一位志工分享,受災民眾在凌晨時分冒著寒凍前來等待領取現值卡、毛毯等物資,可見他們亟需援助;「到底我們能為他們做多少呢?」他體會到除了有形物資,受災民眾更需要愛的能量——也就是真誠、尊重、有尊嚴的愛。

看到民眾身陷寒凍,吃、睡、住都有問題,慈濟人的心靈也跟著悲傷;這一念心,就是「同體大悲」,因此急切地想要膚慰對方、給他們愛。

遠在華府、波士頓、芝加哥、北加州,甚至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地志工也不辭路遙,前往紐約與新澤西兩州協助;其中,達拉斯慈濟人更打包毛毯,經歷四十八小時車程運送物資到災區。遠方菩薩雲集,天氣寒冷,他們卻說:「出力就不冷了。」人人努力打包物資、裝箱、發放……

慈濟人與受災民眾非親非故,為什麼甘願深入苦難與他們同在?為了將一件件充滿愛和溫暖的毛毯,早日披在受災難人的身上,他們付出得很甘願;這分甘願,就是「無緣大慈」。

珍惜人身良能,
惜福造福、利益眾生,
才是人間之福。

現代人總認為科技無所不能,隨手一按電就來,一切似乎不費吹灰之力;沒想到災難來臨,生活脆弱得不堪一擊。

此次有許多白領階級受災,面對房屋毀損以及停水、停電、沒有暖氣、汽油短缺的日子,很多人幾乎動彈不得,實在很無奈。

平安時,要懂得珍惜一切物資、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珍惜自己擁有的良能,好好利用健康的身體利益眾生,這才是人間之福。假如心不滿足、不斷追逐名利,為一己之私而爭奪,良能也會變成惡能。

無論多麼繁榮、發達的國度,都經不起地、水、風、火四大不調所帶來的災難。人心也一樣,心念不調、稍有偏差,整個社會都將失去生機。

希望天下平安,人人就要調和心念、發揮大愛為人群付出。人間菩薩大招生,愛與善的力量才能源源不絕;人心淨化,人人知福惜福再造福,就能有更大的能量為眾生付出。

轉冷漠為溫暖,
轉寒冬成春陽,
無怨、無悔、
無憂、無求付出。

美國時間十一月十八日,紐約市政府主計長劉醇逸先生召開記者會,介紹臺灣慈濟基金會對美東災情的援助行動,也呼籲大眾踴躍奉獻愛心。

當天與會的各宗教代表及全美各大媒體,看到這群華人佛教徒默默為社會付出的影片,深受感動,肯定慈濟志工充分展現人性大愛之美。

人生無常,不知災難何時降臨,感恩平安的同時,更應該幫助受災受難的人度過難關。截至十一月二十二日,全球已經有二十七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為美東颶風災情展開勸募。

慈濟人克服萬難走入苦難地付出、走上街頭募心募愛,皆是懷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怨、無悔、無憂、無求付出,希望受災民眾感受到天下人的愛與關懷。無論相距多麼遙遠,只要人人心中有愛,這分愛就可以傳達到千里、萬里之遙。

期待人人打開富有的心靈、付出大愛;人間眾善匯聚,才能轉冷漠為溫暖,轉寒冬為春陽。

不惜辛苦、不辭路遙,
無私大愛
讓人感恩、敬服,
為人間帶來光明。

雖然人心不調、四大不調,造成世間許多人禍與天災;但是,處處皆能看到人間菩薩溫馨付出,手牽著手,信心堅定地在菩提大道前進。

越南慈濟人醫會九月十五日與紅十字會合作,在胡志明市芹耶縣的盛安社海島舉辦義診、致贈家庭醫藥包。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要舉行慈善活動並不容易;不過有心就不難,慈濟人鍥而不捨籌辦義診,不只提供醫療,也發放物資——身體有病施醫、生活有困難施予物資,用最誠懇的愛付出。

看到病、苦、貧者受到貼心的醫療照顧以及愛心的膚慰,讓人很感恩也很感動。當地慈濟人不多,卻能十多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難,「步步難行,步步行」,用心、用愛不斷帶動,身體力行打開人人的愛心、感動當地醫護;所以每一次義診都辦得很溫馨。

在中國大陸,今年度慈濟第一場冬令發放,十一月十七日在北京房山區及門頭溝區展開。七月間,當地因連續暴雨引發土石流,山塌了,房屋也倒了,許多人受災;北京、天津慈濟人會合勘災、發放,也號召社區民眾一起整理生活包,一時之間菩薩湧現。

此次冬令發放,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吉林和山東六地,上百位志工長途跋涉前往參與。搬運大量物資、發放,對體力和耐力都是很大考驗,真的很辛苦;然而大家因為心中有愛,所以甘願付出。

山裏的老人家得到了棉襖、棉被,還有白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滿足而感恩地說:「這麼多、這麼好的物資,足夠過年了!」接受的人感恩、感動,付出的人感恩、歡喜,這樣的互動真的很溫馨。

看到天災過後,人間菩薩不惜路遙遠,一一去膚慰、一一去送暖;這分愛不惜辛苦、這分情比路更遠,讓人打從內心感恩、尊敬與佩服。

看到了、想到了,
就去做;
簡單小動作,
也能產生大效應。

大愛電視臺「草根菩提」報導,一位阿嬤每天載讀小學的孫女上學後,就到慈濟環保站報到。有一天祖孫倆經過路口,看到路邊的反射鏡模糊了,有車輛因此差點撞到人,孫女就跟阿嬤提議:「明天帶抹布來把它擦乾淨!」

從此,阿嬤的摩托車每天多載一個水桶、一塊抹布,每次經過就將反射鏡擦乾淨。老人有愛心、孩子有智慧,看到了、想到了,就去做;簡單一個小動作,能讓往來人車平安通行,就是真功夫。

在美國桑迪颶風災區,一位十一歲的小女孩見到許多人因為停電無法使用電腦、手機對外聯繫,就建議父親在家門口設立充電站,並且免費提供熱咖啡讓人們溫暖身心。小小年紀有大大愛心,這分愛的能量讓無數人受惠。

了解付出最快樂、施比受更有福,自然不輕視小小動作,願意付出助人。即使一己力量微弱,只要把握時間、積極付出,人人盡一分心,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累積起來也會產生大效應。

人人心中都有一面大圓鏡智,日日勤擦拭,就能清楚映照外在境界、是非分明。期待人人擦亮心鏡、相互輝映、樂於付出;人與人之間溫馨互動,就能為人間帶來光明。

世間一切事都是人做出來的,寸寸道路也是人鋪出來的;天下事「有心就不難」。

人間菩薩如農夫,用心播種、殷勤耕耘,粒粒種子終會發芽,成長為菩提苗、菩提樹,很快就會成為菩提林。只要人心有愛,人人以愛付出,就能撫平災難。

最擔心的是人心不調和,人人爭著「我所擁有的一切」,則紛爭永難平息。就如近來巴勒斯坦跟以色列之間烽火連天,看到新聞畫面老弱婦孺驚慌躲避炮彈,很不忍心。

人禍動盪的地方,愛伸不進去,苦難人如墮地獄,難以救拔。虔誠祈禱人禍造成的災難早日息滅,外界才可以發揮愛心去幫助,讓無辜百姓遠離苦難。

但願人人用寬心、愛心調和心靈,身、口、意時時與人結好緣;時時提高警覺、戒慎虔誠——虔誠地祈禱、虔誠地身行好事,才能調和天下災難,讓天下歲歲年年平安無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