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拉近心距離
◆10‧1《農八月‧十六》
【靜思小語】純潔、圓滿、無私的大愛,能拉近人與人的心靈。
守護心念,踏實付出
晨語時間,上人開示:「一念心所生,緣境所生法,善惡隨念轉,奉行種種善。」
以月亮為例,上人指出,隨著時日推移,人們每天所見之月形由缺至盈,再由盈漸缺;月球本身未曾改變形狀,只是隨著地球運轉而令人所見不同。
「就如人人都有圓滿清淨的本性,不生不滅、永恆存在。只是凡夫無明,煩惱多、欲念重,故迷茫不悟——執取所愛,隨著欲念不斷追求,對於不喜愛者則輕視厭棄;一念心隨著境界生、住、異、滅,起伏不定。」
心隨境界起伏,容易偏差、犯錯;上人教眾要守護心念、回歸清淨本性,奉行眾善而造福人間。
每年中秋節,全球慈濟人醫會成員相約回到花蓮,在心靈故鄉共度佳節。昨夜受杰拉華颱風環流影響,花蓮夜空厚積雲層、偶有陣雨,無法得見月圓;然而來自十九個國家地區的人醫會成員於靜思堂團圓,分享救助貧病的心得,交流醫療技術、增進醫療人文,人人心月皎潔,相互輝映。
「中秋人文晚會」從籌備到司儀,都由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劉迪塑醫師及呼吸照護中心林宜靜護理長承擔。早會時間,上人稱許同仁們用心呈現慈濟人文之美,而花蓮慈中同學的武術表演贏得滿堂彩,晚會堪謂文武雙全。
「每年此刻,大家返臺相見歡,在各項課程中相互啟發,彼此分享如何深入疾苦、以愛幫助貧病人拔除病苦。從中可以看到人間的善與美,也都是權巧妙法;心有所得,就能深入法要。」
佛法不離人間,引導人人行往善的方向、走上覺有情的菩提道。上人肯定慈濟人日日發揮良能,在人間救拔苦難,呵護身心受苦的眾生。「這一念無私付出的大愛,就是佛陀要引導眾生了解的真實道理。」
人醫會成員來自不同國家、各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卻能有志一同;上人勉眾要效法這分精神,將「心念存於中,志業彰於外」——讓善念永存於心,聚合彼此的心力而彰顯志業,讓人人看得到也得到教育。
愛與關懷,治病良方
中秋節對於許多華人而言,是與家人團圓的重要節日,期盼能在此時看見明亮圓滿的秋月。早會時間上人慨嘆,世界上有許多地區因為「四大不調」而深陷苦難,身處這些地區的人們,僅是為了保全生命,已無暇顧及其他。
巴基斯坦目前是雨季,受季風影響,下起長達五週的豪大雨,釀成嚴重水患,死亡人數已增加到四百多人。上人感嘆巴基斯坦年年傳出水患災情,但因境內人禍動盪,阻礙國際救援。「慈濟雖屢次前往幫助,給予糧食、生活物資與簡易床墊,但無法規畫中長期救援,讓貧苦民眾得以安心、安身、安生。唯望人心早日安定,才能早日脫離苦難。」
今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主題為「傳統‧現代‧變與不變」;圓緣典禮上,上人以「變與不變」教眾:「世間萬物無常遷變,要守護心中最純潔、無染的大愛。尤其醫療人員,更要恆持服務人群、救拔病苦的初發心。」
醫海無涯,醫療技術與時俱進;然上人強調,真誠的愛與關懷,才是病患最大的心靈依靠。
「人生至苦莫過於病痛;人類少不了醫療,偏遠地區的貧病者更需要人醫為之拔苦與膚慰。在專業技能持續進步的同時,想要救人、助人的這分愛的能量,也要隨著時日累積不斷地擴展,提升自我的使命感。」
晨間,人醫會學員為年會中獻身模擬手術的八位大體老師送行。上人讚歎每一位大體老師都是人生典範,生前為家庭、為社會付出,往生後奉獻身軀增進醫療技術,實功德無量。
「人生有起點必然也有終點,死乃必經之路。要在尚能自由自主之時,好好運用此身,把握正確方向用心精進,開拓生命的寬度與深度。」
一百多位人醫會學員請求皈依。上人解說「皈依」意義:「『皈』是反黑歸白——要背離無明黑暗,走上佛陀指引的大愛無私、光明大道;『依』即是——遵守戒律、自愛愛人。」
上人勉眾,也許過去因為貪、瞋、癡等無明煩惱而犯錯,從現在開始就要改過、懺悔,讓自己的人生不再因為重複犯錯而後悔。「徹底『防非止惡』的方法,就是去除習氣、不要沾染惡習。」
所有正信宗教,都在引導人們心中有愛;上人強調,這分愛是純潔、圓滿、無私的。「現今許多人心靈迷茫,偏離倫理道德,導致社會動盪,拉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若人人守戒、心中有無私大愛,就能縮短彼此的心靈距離。」
年會即將落幕,大家各自歸返居住地,上人敦勉學員們就地邀約醫療人員投入人醫行列。「人人勇於承擔、相互配合,匯集愛的能量,就能讓在地更多貧病孤老者得到救助。」
富有行動力,做就對了
與國際人醫會年會工作團隊座談,上人感恩北、中、南區慈濟人以團隊精神承擔各項工作,成就每一位「大醫王」、「白衣大士」專注精進。「團體的合和互協,需要人人各盡良能付出、以『軟實力』和諧互動,才能照顧到每一個細節而圓滿諸事。」
有原本在公司是指揮調度的負責人,來到慈濟營隊能放下身段、接受別人的分配調派。也有一位見習志工坦言,平時習氣不佳,喝酒、抽菸等惡習難以戒除,但是來到靜思堂,「菸蟲」、「酒蟲」自動消聲匿跡,遂下定決心戒菸、戒酒。
上人肯定大家開闊心胸、放下身段,「漏氣求進步」。「願意在眾人面前坦述自身的缺點,也發願改變,就能得到大家的祝福與助力。期待每一位慈濟人都能慈悲等觀,在人群中彼此接引、相互勉勵,自度度人。」
只要得知人間何處有苦難,就能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出現;上人表示,這是緣於「佛心師志」,故能如觀世音菩薩般「千處祈求千處現」。
「慈濟是一個『富有』的團體——人人富有愛心,得知苦難人有需要,不只自己付出,也募集大家的愛心;慈濟人富有行動力,人人付出無所求,而且由衷感恩有付出的機會。」
上人敦勉人人,要珍惜相聚在慈濟的因緣,與法親互愛、相互尊重,還要進一步帶動更多人間菩薩加入,讓慈濟隊伍浩蕩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