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長沙 蓮花綻放
◎撰文‧張晶玫
 |
志工扛著物資,走在竹林小徑,幾經曲折,終於到達助學生的家。(攝影╱張晶玫)
|
在蓮花鎮發放、去青竹湖鎮家訪,
你們肩上扛著大米走上田埂,
雙手提著新棉襖爬上紅土坡,
懷裏抱著新棉被跨上狹窄的石橋……
我盡力跟上你們的步伐,
而你們孺慕著我所來自的臺灣慈濟。
深冬過了迎來初春,你們可好?
深冬,我們在長沙。我從溫暖的臺灣飛去湖南長沙和你們相會,我們一起迎接這年的冬令物資發放。
長沙的天空並不晴朗,總有著迷迷濛濛的霧霾,讓人有些忐忑,而眼前的你們是如此滿心歡喜,因為物資發放的第一站在「蓮花鎮」,你們說:「你看,是『蓮花鎮』啊!我們的心靈故鄉在『花蓮』,蓮花、花蓮,好有緣啊!是不?」
這一點點「說不太通」的連結,就能令你們如此雀躍,我想我懂得那樣的孺慕之情,你們真是一群朝氣蓬勃的長沙慈濟志工,像枝頭上冒出的嫩綠新芽,捎來春天即將到來的訊息。
三送薑茶
蓮花鎮鎮政府的廣場上熱熱鬧鬧的,冬令物資發放進行著,冰冷的空氣裏飄散著熱薑茶的香甜味道,「爺爺,喝杯薑茶?」志工端著冒著熱氣的薑茶,走到老人面前問著,削瘦的老人背微駝,拄著一支滄桑的扁擔,抿著嘴不言不語,神情漠然地等待領物資。志工將薑茶放在他身邊,遠遠地看著他過了好一會兒才悄悄地喝了幾口……
「爺爺,喝杯薑茶?」志工第二度端著熱薑茶來到他身邊,並默默地收走上一杯已經涼掉的薑茶,這次他沒有拒絕,只是趁熱喝了半杯就又放了下來……
「爺爺,喝杯薑茶?」志工第三度送上熱薑茶,換掉第二杯失了熱氣的薑茶,而且這次還帶了小餅乾。老爺爺終於抬起頭看了眼前的志工,收下了熱薑茶,將小餅乾一口塞進嘴裏。
我在一旁看著這場「三送薑茶」的善意,你們應該不知道我的一顆心,被這香甜韻味惹得暖呼呼的。
你們帶著我往青竹湖鎮的山裏人家走去,為那貧病的人、孤寂的老人、陷入絕境的家庭,一戶一戶送來物資,你們肩上扛著大米走上田埂、雙手提著新棉襖爬上紅土坡、懷裏抱著新棉被跨上狹窄的石橋……我盡力地跟上你們的步伐,氣喘吁吁地;你們轉過身來堅持要幫我揹背包,我不依,你們就站在坡上不肯向前,我是那樣被你們溫暖地擁抱著。
 |
新年添新衣,戴秋良(右)穿上慈濟的棉襖大衣;他以往所用來禦寒的西裝外套是六年前結婚買的,已陳舊單薄。(攝影/馬萍)
|
竹林深處
「沙……沙……」我們踩著厚沈的落葉,走進一片翠綠的竹林,林葉濃密遮蔽了日光,塵囂隱去,不聞天地聲響,行路間突然穿刺而來的竹枝,像是突然呼嘯而至的劍光,彷彿一轉身就能看到斗笠壓眉的俠士劍客疾飛而過,一地落葉飛旋……突然幾聲狗吠,劍光入鞘!我看到了那在山坳裏的黃宇的家,土牆陰陰暗暗地長滿了青苔,撲翅而來的公雞斜著眼生氣地瞪著我……十七歲的黃宇迎了出來,身上穿著是略嫌小件的單薄運動外套,衣服肩頭有著幾個磨損的破洞。
你們上前將這個靦腆的大男孩摟進懷裏,他也緊緊地抱著你們,眨著眼睛不讓自己哭出來。黃宇對於他的家庭沒有埋怨,他的功課很好,只是眉宇間有著淡淡的憂愁,他擔心已經費盡氣力的父親無法再負擔他的學費,讀大學的夢想就將戛然而止,他的前程將埋葬在這幽幽竹林深處。
冬風吹得竹林颯颯,我知道你們絕不會放棄黃宇的求學之路;大家圍坐著聽著這個大男孩朗聲清晰地唸出上人的慰問信,身旁的老父親難掩驕傲神情,而你們早已淚眼婆娑。
湘江知音
辦完這一場歲末祝福,我就將離開長沙,回到溫暖的南方。我守在舞臺前的一號機位置,近距離地看著你們在舞臺上奮力地演繹「靜思?淨斯」,一轉身、一蹙眉;一曲膝、一堅毅;一握拳、齊協力,我跟著你們唱著:「……法髓入心,法中行施,慈悲智慧,自度度人……」我很少有激動不能自持的時候,此刻卻澎湃不已。
螢幕中播出「二○一四年慈濟大藏經」,一幕幕呈現世界的苦難,也一幕幕呈現世界仍然盈滿良善,我專注地搜尋觀眾席,許多人在拭淚……我的耳邊突然傳來擤鼻子的聲音,一號機的年輕攝影志工熱淚盈眶;我轉身,看到後方的長沙志工個個都紅著眼眶,我很少在執勤時流淚,此刻的我要求自己挺直背脊,以感恩的、與有榮焉的,為我的長沙行畫下句點。
離別的時刻已到,連日的好天氣,卻在這時一直下著冬雨;天很冷,沁入骨子裏的冷,就像這幾天每日踏著長沙夜色,走出旅店去參加「晨鐘起,薰法香」時的冷,冷得令人心志清明!
想起宋詞一闋:「望翠眉,蟬鬢一天涯,傷離別。尋作夢,巫雲結。流別淚,湘江咽。對花深兩岸,忽添悲切。試與含愁彈綠綺,知音不遇弦空絕。忽窗前,一夜寄相思,梅花發。」臺灣的山頭,梅花已滿放,你們可好?
 |
冬令發放後,志工帶著春聯下鄉回訪,祝賀新年平安,也鼓舞度過人生難關。(攝影/潘常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