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現場日與夜
◎撰文‧北區人文真善美志工 攝影‧游錫璋

岸上、水中,中游、下游,
由各界組成的搜救團隊,
並非不畏懼天寒地凍,
以及水底可能會遇到的情境,
「但我們希望帶失蹤者回家,幫助家屬完成心願。」
「二十多年來的搜救心情是又悲又喜,悲的是家屬永遠失去了親人,喜的是幫家屬找到了親人。搜救時的同理心相當重要,把家屬當成家人,就會想辦法幫忙找到失蹤者。」新竹風城救援隊隊長陳銘鴻表示,他很想多盡點心力找到河中的失蹤者,因此連續下水兩次,一個多小時上岸,「不過,很可惜今天沒能幫上忙。」
二月四日空難當天,十五人獲救,深埋水中的機身與機頭吊起,罹難者陸續尋獲,但仍有十二位失蹤,到二月十二日全數尋得,至少出動八千五百人次進行搜救作業。期間,二月八日起連續三天無進展,讓救難人員與家屬極為心焦。
潛水人員配戴潛水燈,加上腰間綁著六到十公斤的鉛塊,才能下沈救援;氣瓶本身十六至二十公斤,潛水裝備重量加上天雨路滑,僅僅是要走入基隆河就很困難。強烈冷氣團更帶給救難人員體力及耐力極大的考驗,水溫約攝氏兩、三度,一趟只能約二十分鐘就得上岸,免得失溫。
包括國防部、海巡署、空勤總隊、地方政府及民間組織合力救災,岸上人員投入物資搬運、油料供給、沙包堆疊、交通管制等工作,軍方並提供浮動橋及野戰式移動沐浴機,支援搜救作業。從墜機的河流中游,到下游及出海口,均有人員加入搜尋。
服役中的陳佑任,提及小時候溺水獲救,長大後也想回饋社會。他代表軍中弟兄來救災,假日又參加紅十字會下水找尋失蹤者,每次以人鏈搜尋約二十至三十分鐘,上岸後沖個熱水澡,到慈濟志工送來的汽化爐旁邊取暖;雖然有些辛苦,但他很樂意奉獻心力。
臺北市消防人員黃茂嘉說,已忘了下水幾回,河水的冰冷更甚於岸上的寒冷,若遇上退潮,水流湍急,在水中站立更不容易,而且河水混濁,能見度幾乎等於零,所以必須徒手在河裏一寸寸摸索,只希望每次下水能找到失蹤人員或飛機殘骸。
臺北市義勇消防總隊中隊長李誠逸表示,義消向自己服務的單位請假,義務參與搜救,「上岸後有沐浴機沖澡回溫,有慈濟毛毯保溫,有熱食補給體力,大家的愛心讓悲情降低。」
「師姊,我趕著下水救災,有包子嗎?」「有跟昨天一樣既好吃又簡便的飯糰嗎?可以帶著走。」「請給我五個麵包、兩條土司、六罐礦泉水,我要帶到救生艇上給我的同袍吃。」……志工為辛勤的救災人員盡一點綿薄之力,有時招呼搜救人員進入帳棚區坐著吃碗熱米粉湯時,有人說:「我還是站著吃比較好,我若坐下去,可能就起不來了,因為體力已經快要透支了。」讓志工非常心疼。
一批批潛水搜救人員更衣、著裝,輪流上岸、下水;並非不畏懼天寒地凍以及水底下可能會遇到的情境,「把失蹤者當作迷路的孩子,帶他們回家,幫助家屬完成心願。」三峽義消隆恩公司分隊長鄭膺志說。
(資料提供/曾秀旭、胡淑惠、陳麗春、陳麗明、唐蕙苓、鄭素月、李淑慧、吳錦福、吳珍香)
 |
每當尋獲罹難者,總是帶給搜救人員很大的鼓舞;趁著退潮期,潛水員手牽著手,排成人龍進行地毯式搜索。水中比地面的溫度低四到五度,二月上旬幾波寒流來襲,對他們來說是極大考驗。
|
你的期待,我來努力
◎撰文‧劉翠貞
身著黑衣的男子,眼裏泛著淚水,遙視著河水,時而仰天吶喊、時而靜默不語;這是飛機失事第六天,無論寒風如何地冷冽,他天天佇立在基隆河畔守候著,等待救難人員找到他摰愛的父親。
「阿爸,快點上來啊!我們帶您回家,大家都在等你呀!」他低聲不停地呼喚著……
「天冷,進來坐吧!」慈濟志工詢問著。傍晚時分,陣陣寒風襲來,令人不禁打哆嗦,志工不忍他和家人在細雨寒風中苦苦等候,上前勸他們進帳棚休息、取暖,但是他們很客氣地婉拒了。「喝杯熱薑茶,好嗎?」「天冷,這暖暖包可以保暖。」他們也婉拒了。
不久,游紫萍、傅萍真、賴錦綢等幾位志工到來,默默地站在兩人身邊陪伴。游紫萍是九二一大地震時東興大樓倒塌的受災戶,她能感受遭遇急難的心情,輕聲地說:「我們在這裏幫忙念佛號好嗎?集大家的念力來為爸爸祈禱,你們也要用心呼喚爸爸快點上來!」兩人點點頭,雙手合十跟著志工們一起祈禱。
遙遠地看到又有一批潛水人員上岸,兩人趕緊趨前探望;看到搜救人員並沒有任何尋獲,兩人顯得又失望、又疲憊,兒子忍不住哭了出來;志工輕撫著他的肩膀膚慰。
攝氏八度的低溫,冷風刺骨,志工不捨他們在外受寒,勸他們回到家屬區暫時休息,這回他們答應了。帳棚休息區內放置著電暖爐,讓家屬暖暖身子,兒子將爸爸的衣物放在暖爐旁,只希望爸爸不會冷。
一起陪伴他們前來的金門社會局人員,將準備好的兩個便當拿給游紫萍,請她勸兩人吃一點東西。他們緊繃的身心逐漸放開,聽志工的勸,開始願意進食,志工也奉上熱熱的米粉湯,讓他們暖身。
傍晚六點半,復興航空人員來跟家屬報告,由於天色太暗,潛水員下水的危險度太高,因此打撈工作必須要先暫停,但水面上的搜尋行動仍會進行。兩人起身,向復興航空的人鞠躬,請他們代表向救災人員表達家屬的感激之意,同時也回過身來向志工們一鞠躬說:「謝謝你們!」
在他們等待專車接回飯店的期間,志工們圍成一圈持誦佛號,和他們一起祈禱,祈願這位爸爸能及早被尋獲,告慰家屬的心。

 |
寒風中望眼欲穿的家屬,冷得直打顫的潛水人員,不斷期待下一趟下水就能找到失蹤者。
|
那一晚,那堂課
我並不知道到了那邊可以做什麼,但我很想幫忙,縱使沒有分配到工作,我也會找事做,所以就趕快到現場去了。」連續忙碌多日,聲音沙啞的慈濟志工陳秋蓮,回憶意外發生時,當下心裏的想法。
志工運來帳棚、長桌子、椅子等器具,架設電力,成立救災服務中心,隨著氣溫下降,開始準備薑茶、圍巾、暖暖包。有位國軍弟兄前來,詢問可否拿一桶薑茶到岸邊,給潛水人員上岸時取暖喝?陳秋蓮和志工趕緊抬著薑茶到岸邊,看到他們從河裏起來時,全身顫抖,冷到手上的薑茶都抖到灑了出來,她感恩又感動:「雖然寒風吹著身體很冷,腳踩著滿地的泥濘很滑很危險,但突然覺得我們的感受不算什麼。」她自覺是有福報的人,本來就該多承擔。
約莫晚間八點四十五分,大型拖吊機逐漸將深埋在水中的機身吊起,慈濟志工站在河邊,雙手合十為受難的旅客祈禱。九點四十分,在一列神色肅穆的警察引導下,一部接一部載著遺體的黑色廂型車開進又開出,志工們穿著黃色的雨衣,站在馬路邊念佛。
寒風細雨夜色深濃,救難人員不斷在河面上來回搜救。從天明到黑夜,從黑夜到天明,大型器具進駐,各單位救災人員有增無減,物資一輛輛送進。志工吳春榮手中電話也不停響起,「要通宵!」「隨時保持二十位人力……」他忙於做勤務分配,並隨時叮嚀現場志工細項:「一定要提供足夠物資,作為搜救人員最好的後盾。」
內湖志工王國棟說,志工們全力配合執勤,無論只能來兩小時、三小時,甚至只要工作允許就請假來服務中心輪值,「沒有外界所謂的動員,平時一直在動,是用走的,緊急事件用跑的,如此而已,只是腳步快慢不同。」
 |
每天志工於基隆河的服務中心定時祈禱,願人心得到撫慰,天下無災難。(攝影/蕭耀華)
|
溫暖後盾
「這邊有一桶黑輪要送過去了喔!你那邊還有沒有缺什麼?」志工許玉摘手機貼耳,不斷與在救災管制區內的另一個服務中心聯絡;才講完電話又回過頭,注意熱食的溫度。她倒了薑母茶喝了一口,嚐一下溫度,覺得不夠熱,隨即和生活組志工商量:「這桶拿去再加熱喔!」她說,茶水一定要熱呼呼的,才能讓大家的身子暖呼呼;看似微小的細節,志工都用心注意到了。
許玉摘承擔救災協調中心的香積總調度,說明第一天以供應便當為主,第二天起煮熱食,「熱滾滾的米粉湯,在寒風刺骨的河岸邊猶如寶貝。」志工恭敬地送到救災人員手上,看到他們呼呼地吹著熱氣吃下,彼此的心都很溫暖。
幾天下來,志工蹲在服務中心後面洗碗,從早到晚面對寒風吹襲,泡在冷水裏的手已經紅腫不堪,許玉摘實在不忍心,於是趕緊燒熱水加入洗碗水,「非常時期,該用就要用。顧救災人員,自己的志工也要關懷,以免家人為我們操心。」
志工胡祖騰說,事發後只記得要趕快傳遞暖意,立即到市場採購薑、高麗菜、紅蘿蔔、木耳等食材,「我家附近菜市場的薑都被我買完。」他把家裏備用的瓦斯桶直接扛到現場,三天就煮了將近一千碗米粉湯。
「我家師姊切高麗菜,連我家樓上的房客也叫過來一起幫忙;薑太多來不及切,直接放到果汁機打成薑汁,再把金桔汁加在薑湯裏,顧喉嚨又保溫;米粉湯加一些薑汁,再多加一點胡椒顧腸胃。」
瞬息人生
搜救工作從二月四日持續到二月十二日,志工也駐守了九天,能深深感受到家屬的煎熬。
來自大陸的張先生,雖然已經找到妻子和女兒的遺體,但兒子遲遲沒有尋獲;他望著悠悠河水聲聲呼喚:「回家吧!回家吧!」悲傷過度身體不適,他傍晚回到飯店休息,幽幽地說:「明天再帶衣服去河邊等兒子。」
家屬說,他們一家人從廈門機場準備趕往臺北松山機場,機位尚不足兩位,廈門慈濟志工跟已經劃位的旅客請求幫忙,幸運獲得好心人讓位,親友們才能同行前來,「出發前還擔心,到了臺北人生地不熟,到底該找誰幫忙?沒想到抵達機場時,遠遠就看到慈濟志工等在那裏。」她不禁悲從中來,擁抱著志工啜泣不止。
包括張先生的兒子及另一位金門乘客,終於在二月十一日被找到;長達八天的守候,親人先是安心地笑了,隨即又面對生離死別的傷痛,癱軟哭泣……
事發後不到一小時即抵達現場並持續駐守的志工蕭惠玲說:「基隆河畔沿途景色宜人,本是南港居民運動休憩的地方,但現在卻讓我們目睹生命就在一瞬間,生死也只有一線之隔。這種體悟將讓我們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資料提供/夏美玉、曾秀旭、廖玉、劉翠貞、翁淑絹、蕭惠玲、蕭銀梅、彭鳳英、許雅玲、葉秀戀)
【復興航空GE235空難‧慈濟關懷支援統計表】
服務站:失事地點基隆河兩岸(南港、內湖汐止)、關渡碼頭、松山機場、第二殯儀館
熱食:早餐6,290份、中晚餐18,754份、熱湯8,040份;2月11日起,以行動廚房餐車提供搜救現場熱食,以保持食物熱度
物資:智慧型調溫充氣背心100件、圍巾3,016條、毛毯1,179條、披肩616條、暖暖包 8,678片;搜救現場設置兩臺取暖用汽化爐
接送機關懷:11批(86位家屬、22位旅行社工作人員、7位隨機陪伴志工)
傷者、罹難者家屬慰問金:47人
志工動員總計:11,461人次
(包括內湖、松山、三重、關渡志業園區香積廚房;廈門及金門機場關懷;院訪、家訪及助念等;東區會所合心協調中心及臺中、桃園、花蓮本會)
統計時間:2015.2.4至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