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9期
2015-02-24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慈善國際
  慈善臺灣
  祝福快遞
  特別報導
  人文教育
  阿板薰法香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9期
  二日 心無私,力無限

1.2《農十一月‧十二》

【靜思小語】無私大愛,能啟發無限大愛。

 

眾生未脫苦,菩薩不休息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是三百六十五天,也就是一年;地球自轉一周,是二十四小時,也就是一天。晨語時間,上人開示,時間無體無相、無始無終,持續推進;只是人們為知時序,故而制定時間單位。

「時間無限連續,天地萬物無常遷變,人體新陳代謝亦隨時間分秒不止;要把握時間精進不懈,莫空過時日。」

跨年夜,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帶領同仁,跟隨慈濟志工關懷街友,致贈熱食與保暖衣物,並關心他們的健康。元旦一早,兩百多位人文志業體同仁合力打掃關渡志業園區與人文志業中心,作為大愛臺十七年臺慶的祝福;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則帶領同仁清掃即將完工的新店靜思堂,感恩慈濟人長年護持醫院。

世界各地歡喜慶祝新年,卻傳出意外災難--菲律賓馬尼拉一處違章建築區,疑因民眾燃放爆竹引發大火,燒毀約兩千戶住屋,許多人無家可歸;大陸上海外灘,跨年活動發生推擠踩踏事故,已知造成三十六人死亡……

兩起不幸事故皆為慶祝新年,卻導致意外悲劇。上人慨嘆:「同樣的時間,要以何種心態運用及度過?值得大家深思。」

許多慈濟人從年輕投入志業,迄今已是白髮蒼蒼,仍在菩薩道上精進不懈;雖然歲月不饒人,形貌、體力不若當年,但他們慶幸這幾十年歲月未曾空過,在慈濟大藏經中留下踏實的菩薩足跡。

上人勉眾學習資深慈濟人的勇猛精進心,善用分秒、無求付出。「眾生尚未脫離苦難,菩薩就不得休息。要把握人生的每一刻,力行菩薩道、發揮愛能量,作人間的貴人。人生步步踏實,就能時時法喜充滿。」

心路平坦,歡喜自在

「不必顧慮災區範圍廣大、能力不足;只要出於無私大愛為眾生付出,愛的能量將不斷湧現。」馬來西亞慈濟人返回精舍請示水患賑災方向,上人表示,只要方向正確,就不必擔憂力量不夠。

馬來西亞半數以上民眾信仰伊斯蘭教,慈濟雖是佛教團體,但是尊重不同宗教、種族;上人叮囑,要以真誠心與受災民眾建立情誼,使其了解慈濟「以工代賑」是希望借力使力──借慈濟的力量,讓他們擁有生活來源,及時解困;借居民的力量,讓清掃工作快速完成,社區早日恢復生機。

上人教導,要與受災民眾建立起「誠之情誼」,不僅「教富濟貧」--鼓勵有能力的人出錢出力救災、穩定社會,事業才能永續發展;也要「濟貧教富」 --給予苦難人援助,同時啟發愛心,讓他們有機會自助助人。

全球環境改變,極端氣候導致的災難愈來愈頻繁,上人近年來不斷呼籲「大馬連心,愛鋪滿地」,以及「百萬菩薩大招生」,期待馬來西亞慈濟人走入大街小巷,啟發點滴愛心力量。「人間菩薩愈多,一旦無常災難來襲,就能一呼百應,產生救苦救難大力量。」

行菩薩道,要有正因善緣。上人說明:「把握分秒,將法種種入心田、時時耕耘,通達道理而能開闊心胸、力行菩提大道,就是『正因』。『善緣』則來自人群,人間有苦難,把握因緣用心付出,即能自我成就最有尊嚴、最可貴的人生。」

上人教眾,心中有法,付出不求回報,做到讓對方歡喜、一起做的人歡喜、自己也很歡喜,就是真空妙有,也是緣起性空。「面對關關卡卡,要維持平靜的心;人人心路平坦,菩薩道自然平順。」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