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嬌媽 留德給子孫
◎撰文‧謝美雪、蘇慧智
 |
洪月嬌去年四月到花蓮參與慈濟志業體同仁人文教育研習營,承擔生活組工作;常懷歡喜與感恩,是她給晚輩最好的身教。(攝影/黃筱哲)
|
健康時做志工,
轉心苦為心富;
病篤時凝聚家人,
並希望落葉歸根在慈濟;
「時間長短沒關係,
我已經很滿足了!
也感恩孩子和孫子,
我真的很有福報。」
勤儉一世人,
月嬌媽要留更好的財富給後代!
「癌細胞小菩薩,感恩你,疼惜我;感恩你,照顧我。咱就是和平相處,是好姊妹。」骨瘦如柴的慈濟志工洪月嬌,平躺在床上,忍著痛一邊撫摸著肚子,一邊跟自己的身體對話。
去年五月,住臺南的大女兒謝美珍感覺胃一直不舒服,想趁花蓮之行順道至慈院就醫,也邀媽媽健康檢查;卻意外發現媽媽的胃有異常,診察後證實罹患胃癌第三期,於六月中旬至臺北慈濟醫院開刀,僅剩三分之一的胃。
「沒問題!沒問題!」今年七十五歲的月嬌媽知道自己的病況後,在接受標靶治療的同時,仍如常至大林慈濟醫院當志工。「我每天都抱著感恩心,這麼有福報來當志工,看這麼多,學這麼多。」她體力大不如前,仍不改一貫的開懷笑聲。
化療至第三劑,身體的痛已承受不了,月嬌媽形容著:「我痛得,地上有個洞我都會鑽進去!」六月十九日再次深入檢查,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整個腹腔,甚至肝臟及骨頭。為了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全家人商量後,月嬌媽轉到了大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接受安寧療護。
月嬌媽日益消瘦且全身無力,但一直有個心願:「回花蓮當大體老師!」三位子女因而鼓起勇氣詢問心蓮病房陳世琦主任:「媽媽的生命還有多長?」得到的答覆讓姊弟三人愣住了:「大概一個月,時間不多了!」
「臺南到花蓮路途遙遠,趁現在媽媽身體還能承受,還是早點出發。」陳主任溫柔建議,三姊弟回過神來,暗自想著:「就在這個月,好好地陪媽媽!」
安寧療護,心寬身安
七月上旬,全家人開了兩輛車從臺南出發,二女婿陳浴原特別在七人座的車上用心準備一張大床墊,讓月嬌媽舒服地躺著,一路來到花蓮,熟悉的心靈故鄉讓月嬌媽的心情放鬆了許多。
在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住了八、九天,月嬌媽身體病況日漸好轉,王英偉主任建議:「病人回到家最好,有家人照護,幫助是最大的。」二十日,月嬌媽出院,與女兒住進花蓮親戚提供的住處,轉為「居家安寧療護」。
一大清早,孝親房裏傳來證嚴上人的開示錄音,月嬌媽躺在床上抬起雙腳動一動,微微張開雙手,做些簡單的運動。「上人說的句句是箴言。『心要寬,念要純』,我一直重複聽,都不會煩,心情是愈來愈輕鬆。」月嬌媽跟家人分享上人的法,是鏗鏘有力、眉開眼笑的。
「好在我以前有做起來囤,傻傻地做不計較。」月嬌媽坐在庭院外,看著前方的遠山,嘴角不禁泛著微笑,她回想二十多年來的志工歲月,內心甚感欣慰,覺得這輩子過得很有價值!
 |
七十五歲的洪月嬌(左),經常在大林慈濟醫院當志工。在確定癌細胞擴散、接受標靶治療期間,仍如常關懷病患、陪伴家屬。(攝影/林碧枝)
|
世間定數,盡力前行
月嬌媽開始做慈濟志工,得歸功於女兒謝美珍的牽引。學佛甚早的她,一心想要尋找心目中最嚮往的佛教道場,一九九○年她邀約媽媽和小妹謝美如來到花蓮靜思精舍,聽到上人開示:「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並看到常住師父們過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苦日子,即篤定地說:「我找到了我們要的道場了!」
回臺南三個星期後,小妹便決定結束掉自創的服裝工作室,再度回到精舍做志工,接著當近住女;兩年內即圓頂出家,正式皈依證嚴上人,法名「德悅」。
花蓮慈濟醫院二期工程進行中,月嬌媽以行動大力支持,將預備給大媳婦的首飾、女兒們有價值的金飾,全收集起來,再由小兒子謝加儂湊足滿三十萬元,專程陪同坐飛機到花蓮,親手將心意獻給上人蓋醫院。接著又陸續響應各項愛心活動,一九九八年支援甘肅建水窖、二○○○年大林慈濟醫院啟業、二○○七年臺中慈濟醫院啟業等,都有全家人行善的足跡,因一分單純心,月嬌媽做志工是愈做愈快樂。「做香積,我就一直做,一直做,然後做環保,也一直做,一直做。做慈濟做了十年,我才受證。」二○○一年,月嬌媽在志工們鼓勵之下,正式培訓受證成為慈濟委員。
「上人改變我的一生,我的一生也是上人賜給我的,我以前是一個很困苦的人,也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因為做慈濟,改變了月嬌媽的人生態度。
十八歲時,月嬌媽就嫁到謝家。隨著孩子一個個落地及先生做生意失敗,為了賺錢還債,帶著五個孩子四處為家,從彰化老家到臺北、花蓮,最後落腳在臺南,又因先生交友不慎及對家庭的責任感低,家裏的開銷、孩子的教養,全由月嬌媽一肩扛起。
生活的困頓養成了月嬌媽堅強的個性,而有上人的法也讓她學會轉念,二○○四年先生因肝癌病逝,不到兩年,大兒子也因腦溢血往生;那天正好是母親節前夕,兒子被同事發現時,已停止呼吸躺在員工宿舍裏多時,待急救已回天乏術。
月嬌媽超乎常人,收拾起悲痛又去當志工,她說:「世間事是個定數,不要一直往負面思考,否則很多正事都做不下去了。」謝美珍亦適時地安撫媽媽,圓滿大弟生前捐大體的遺願。
早期家庭的重擔,曾壓得月嬌媽喘不過氣來,遇到至親的離世也默默承受,人生苦難行能行,然而接著遇上生命中的大考驗,二○一○年腿部罹患皮膚癌。
「我要留德給子孫!」月嬌媽一改她視錢如命的個性,將她多年來辛苦掙來的積蓄,於二○一三年全拿去捐榮董,圓滿心中的大願。「我以前是個看錢很重的人,叫我花一百元就很不捨,何況一百萬,只因為我愛上人,我愛慈濟!」
「上人,我愛你在心內,不敢說出乎你知,你種種辛苦放在心肝內,不敢說出乎阮知;乎阮看得嘸甘,心疼流目屎。感恩上人創造慈濟的世界,乎阮做嘎快樂、笑嗨嗨!」不識字的月嬌媽用道地的閩南語順口溜,說出她的真心話。
 |
為了圓滿日後捐贈大體給慈濟醫學教育的心願,洪月嬌今年七月從臺南遷至花蓮,女兒謝美珍(左)在側細心照護。(攝影/林碧枝)
|
膚膚拍拍,與病共處
完全以病人為中心的「居家安寧療護」,將安寧病房延伸至居家照護,花蓮慈濟醫院王建豪醫師和洪一文護理師,固定於每週二早上到月嬌媽家裏做安寧療護。王醫師細心地幫她針灸,讓她氣血更為流暢。「阿嬤,好睏嗎?」護理師關心著。「好睏,一暝到天亮,都是王醫師的功勞。」月嬌媽一臉笑嘻嘻。護理師則直誇著謝美雪:「多虧你們,阿嬤的心情好很多。」美雪則感恩媽媽:「是她把我們都凝聚起來。」
「癌細胞小菩薩現在比較乖了,不像以前比較兇,跟它溝通互動,好很多了!」月嬌媽笑笑撫摸著肚子。「拍拍小朋友,膚膚它,真的有效喔!要學起來。」護理師俏皮地回應。
談笑間,整個屋子布滿著笑聲,「時間長短沒關係,我已經很滿足了!也感恩這些孩子、孫子,我的福報真的很好。」月嬌媽如常地用感恩心,感恩周遭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