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個家
當國人忙於因應氣候變遷下的風災時,遠方的人禍也值得關注。聯合國統計,今年已有三十四萬中東與北非人民因戰亂湧入歐洲,半數以上是敘利亞人,尋求生路途中,近三千人在地中海死亡或失蹤。
二○一一年敘利亞人走上街頭表達政治改革的訴求,原本和平的活動引發內戰,至今已造成二十二萬人罹難,逾四百萬人逃往國外。約旦、土耳其等鄰國,近年來收容數以百萬計的難民,相關組織倍感吃力。歐洲國家基於自身社會和經濟考量,救援與否常陷入兩難。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指出,敘利亞難民潮已成為全球最重大的人道危機。
敘利亞青年哈山與父親徒步逃到土耳其,搭船偷渡到希臘,散盡家產買了假護照,繼續逃難。為了確保彼此安全,兩人分頭繞行不同路徑,最終得以在德國相聚。
歷劫重生的哈山告訴關懷難民、發放生活物資的當地慈濟志工,他要把握時間,學好德文,繼續完成醫學院課業,希望將來貢獻所學給這個收容他的國家。父子倆最大的期待是,有朝一日把仍留在家鄉的母親、妹妹和弟弟接來團圓。
如此血淚交織的故事比比皆是,難民在異鄉的安頓,以及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均需要諸多外援。目前已有不少國家的志工投入協助工作,包括補充生活所需、教導語文、開辦難民學校、提供義診,陪伴鼓勵他們抱持希望活下去。
希望,在於下一代的教育。去年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和敘利亞籍的主麻教授努力奔走,促成伊斯坦堡的滿納海中小學於今年開辦,讓難民學童得以在離散的陰影中重拾書本,編織未來夢想。本月十六日,慈濟志工團攜帶文具、玩具、粉蠟筆、躲避球、足球、飛盤等禮物,從臺灣飛往伊斯坦堡,與土耳其、敘利亞志工合力安排發放,並致贈助學金、生活補助金,與一千六百位敘利亞助學生結緣;另外,也預估致贈物資給兩千五百戶難民家庭。
在不分種族、宗教的愛心交流中,敘利亞學童展歡顏,主麻教授感性地說:「愛是一個家,可容納千百萬人。」我們再次見證?「天下一家親」的無上感動。
期望點點滴滴匯聚的關懷與祝福,可以弭平紛爭,癒合傷痛,彰顯更多人性的光輝,教後代的生活無憂無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