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7期
2015-10-23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
  銀髮之愛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慈善國際
  祝福快遞
  助人線上
  同個屋簷下
  見證人生真善美
  人醫之愛
  大地保母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7期
  空中知音 現身行善
◎撰文‧陳美羿

廣播部二○○二年首次舉辦聽友會,至二○一五年共策畫舉辦十八場,圖為今年春季在慈濟內湖志業園區,聽友大合照。大愛廣播主持群走出錄音室,面對面和聽友博感情,常讓死忠聽友每次皆不遠千里來相聚。(攝影/徐雪足)

沒有五光十色的干擾,
靜靜聆聽慈濟的聲音──
生活化的佛法,真實人生的呈現,
最能觸動人心。
空中的知音因此加入志工,
給了長年耕耘的慈濟廣播人最大的支持!

 

「我從『慈濟世界』一開播就聽到現在,三十年來都聽民本電臺。」堪稱最忠實的聽友陳美月說:「我聽壞了好幾臺隨身聽和耳機,感恩廣播陪我在慈濟長大。」

只要時間一到,資深志工陳錦花就端坐在收音機旁,專心聆聽上人的開示和慈濟的訊息。這時候家人都知道,天大的事都不能去吵她。

住在桃園的溫素蕊,清晨到虎頭山運動,也把收音機帶去,裝上擴音器,讓大家一起聽。運動和節目結束後,她會請「聽眾」分享,因此許多人都很珍惜來運動又可以聞法的美好時光;甚至紛紛加入慈濟當會員,還有培訓受證成為委員或慈誠隊員。

近十年來,慈濟廣播節目也隨著時代潮流,開播「大愛網路電臺」,以數位化的傳輸,讓全球同步零時差,更便利無法固定時間收聽節目的朋友,提供了上網隨時補收聽,不錯失任一節目。

溫素蕊的腳步也不落人後,跟著較為年輕的慈濟志工學習如何使用大愛網路電臺,更將這樣的使用經驗,分享給跟她一樣對電腦不太熟的會員,「現在用手機也可以隨時隨地收聽,實在太方便了。」溫素蕊說。

計程車司機黎合宗初期聽網路廣播,會下載檔案燒錄成CD在車上播放,後來覺得不環保,於是買一個播放器加上轉接卡,計程車就變成「行動道場」,他也隨緣在車上向乘客介紹慈濟。有廣播陪伴,法音入心,開車再也不辛苦不無聊了。

住在八里的劉曼華從網路電臺開始收聽,她幫好友謝碧霞買來MP4播放器,裝好下載的節目檔案,聽完後再更新;關渡環保站的謝秋燕也拿了隨身碟,定期找她存檔案,讓環保站志工都能聽到上人的講話和慈濟的訊息。

「如今透過有心人的努力,已經有近一百四十個環保站在收聽大愛網路電臺。」慈韻說:「我們希望所有的環保站都能收聽慈濟廣播,上人的法音是無上至寶啊!」

 

音波送暖流

 

慈濟廣播託播最久的民本電臺,僅限於北部收聽,一九九一年,漢聲電臺首播慈濟節目,那是漢聲唯一的閩南語節目,也是唯一的宗教節目,全臺都可收聽得到;隔半年,七月一日,復興電臺也播出「慈濟世界」,對全臺播送,而且免收託播費用三年。

慈濟節目在漢聲和復興電臺託播十餘年,陪伴許多聽眾更了解慈濟。新店安康社區的蔡林美即說:「上人每天到我家三次。」她是重度的腦性麻痹患者,終日臥床,慈濟志工送她收音機,她每天收聽民本、漢聲和復興三個電臺不同時段的「慈濟世界」。她的住家只有一坪大,心卻無限寬廣;以殘障津貼維生的她,省吃儉用,捐了二十多張病床。

為了許多像蔡林美一樣的忠實聽眾,慈韻在民本、漢聲、復興電臺的上人開示部分,分別製播《淨因三要》、《降伏十魔軍》、《父母恩重難報經》等;而且不是「一魚三吃」,讓聽眾一天三次都聽一樣的內容。

「有人告訴我,將收聽廣播當成早課;有人天天錄下來,還做筆記。早年,臺北分會甚至有人發起每天固定錄音再拷貝,免費借聽流通,甚至寄到國外去。」慈韻說。

聽眾的熱情、貼心,也往往讓慈韻感動不已,如果聲音稍微沙啞,或輕咳兩下,就有電話進來關心:「你感冒了嗎?」「生病了嗎?」也有人直接到錄音室,送來維他命、營養補品。

「臺南的郭秋華師姊,經常到她相熟的中醫師那裏買中藥寄來給我,師姊往生前,交代她的兒子要繼續關心,真是不知怎麼結的這分好緣……」

 

職業駕駛黎合宗將播放器加上轉接卡,計程車就變成「行動道場」。(攝影/盧佩玉)

收聽廣播的方式與時俱進,聽友會中,安排智慧型手機聽廣播的教學;年長聽友拿下眼鏡,仔細研究。(攝影/徐雪足)

在監獄新生

 

十二年前,張文儒在嘉義鹿草監獄服刑,一個週日清早,他掛上耳機,打開收音機,聽到一首輕柔的音樂,然後是輕柔的聲音:「……人生劇本上半場沒寫好沒關係,把握下半場的人生,劇本是自己寫的……」那是中廣新聞網「愛灑人間」節目。

「我的上半場人生劇本,荒唐、不堪,我對不起很多人。」張文儒說:「兩次犯案,兩次入監,再怎麼說,我都沒有權力剝奪他人的財產和生命,但是後悔也來不及了。」他開始每週日聽慈韻的「愛灑人間」,捐勞作金、茹素,雙方聯繫上後,廣播部也常給他寄去書刊和錄音帶。

在監獄待了十七、八年,張文儒出獄了。他找到慈濟,志工帶他到中壢園區,告訴他:「這裏就是我們的家,你要常回來!」

經過見習及培訓,張文儒在二○一四年受證成為慈誠隊員,「感恩廣播救了我,慈濟『回收』了我,我會珍惜這分因緣,作上人的好弟子,寫好我下半場的人生劇本。」

雲林的王玉彰,坐監九年後出獄就找慈濟「報到」,表示要當志工,因為他也是從廣播跟慈濟結下善緣。

二○○四年,王玉彰受證慈誠;兩年後跟妻子雙雙受證委員,還承擔人文真善美的攝影志工。目前他經營有機農場,也接納更生人到他的農場工作。二○○七年他來大愛臺上節目錄影,還特地到廣播部,帶來他當年在獄中聽廣播時所做的筆記。

慈韻說,一九九一年時,桃園監獄固定讓全院區收聽復興電臺「慈濟世界」,同仁前往採訪收聽心得,受刑人說,聽慈濟廣播好像在洗滌心靈,知道要懺悔、反省。近年,廣播部也經常接到來自監獄的信件,裏面還附了郵票捐做善款,那是他們辛苦得來的勞作金。高牆內,鐵窗裏,慈濟廣播的清涼音,像一滴滴甘露,澆灌在他們焦躁的心田。

高牆內也有大愛廣播的知音。這封信件來自嘉義鹿草鄉,受刑人以書法寫下心經及祝賀詩:「賀大愛廣播三十年,喜慈濟菩薩滿人間」。

點亮心世界

 

二○一二年十月二日,中國大陸志工來臺,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廣播部的陳怡君跟大家介紹大愛網路電臺,「只要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收聽。北京的趙子亮師兄,就是透過網路電臺認識慈濟的……」

「就是我,我就是趙子亮。」從人群中,一個大個子年輕人站起來;陳怡君又驚又喜,想不到他會到臺灣來。

一九八七年次的趙子亮,就讀秦皇島市的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大二時罹患憂鬱症,就在他瀕臨崩潰的邊緣,一聲「大愛網路電臺,向您道早安」,吸引了他,他聽著聽著,緊繃的神經漸漸放鬆了,還用大音箱放出來,讓同學及室友也一起聽。從此,他的電腦主頁就換成「大愛網路電臺」,他說:「這樣方便收聽,也可以提高點擊率。」

他進到聊天室跟大家打招呼,也表示想當志工,「於是就有熱心的聽友幫忙聯繫北京志工,帶我去淶源發放。」河北淶源是趙子亮的家鄉,他幫忙搬麵粉,也發現「慈濟家人在送給人物資時,總是先鞠躬,再把東西遞過去。」他受到很大的震撼和感動。

此後只要有空,他就會坐慢火車到北京參加慈濟的活動,幾年下來,他的車票已經是厚厚的一大疊了。他表示:「我在想尋求解脫的時候,在網上找到大愛,我被慈濟利他的精神感動,因為這和我從小的理想一致。」

「廣播二十五周年慶時,趙子亮和室友錄了一段VCR寄來祝賀,他前面放一盞檯燈打光,又播放佛號聲當配樂,然後對著攝影機講話,好有趣。」陳怡君收到影片,十分感動。

趙子亮拿了個鍋子般大的海碗,說:「我自己帶碗筷去打飯菜,這樣可以減少一次性餐具浪費,老闆覺得我很特別、很好,給我打了很多飯菜。後來我改用慈濟的環保碗,小一點,但也可以吃飽。慈濟的筷子我買了五雙,送給室友一人一雙。」

室友鄧昊、鍾博、蔣林皓都上鏡頭祝賀,郭耀華說:「收聽大愛網路電臺一年多了,非常喜歡這個節目……」周超最可愛,他說:「我是趙子亮的下鋪,感謝大愛網路電臺讓我愈來愈善良,愈來愈有愛心。祝大愛網路電臺生日快樂!」

 

 

慈韻說,慈濟感動人的故事取之不盡,挖之不絕;愈了解上人慈悲濟世的胸懷,愈不忍其以清?之身背負了超載的重擔,盡形壽為眾生捐出生命。每每於上人開示中聽到深切的期盼,幾次在播音室中聲音哽咽,無法繼續而NG重來。

沒有五光十色的干擾,靜靜聆聽慈濟廣播的聲音,生活化的佛法,真實人生的呈現,往往能觸動人心。而空中的知音,加入志工行列,甚至受證為慈誠或委員,正給了慈濟廣播人最大的支持和回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