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開門歡喜
◎撰文、攝影‧吳威龍

面對身體的衰老、行動的遲緩,阿嬤很憂鬱;
志工很在乎阿嬤的心情和居家安全,門前鋪好路,讓阿嬤開門就心安歡喜……
一大早,一老一少相伴坐在新北市泰山區全興路的公園長凳上。「阿嬤,你今天那會這麼歡喜?」「我真歡喜,恁要來呷我鬥鋪路,我實在足感心!」
訪視志工許素靜輕輕拍著阿嬤的肩,總是眉頭深鎖的褚阿嬤,露出難得的燦爛笑容,陽光輕灑著在她蒼老的臉龐。阿嬤知道,今天之後的生活,在慈濟志工的協助下,將有不同的改變。
八十七歲的褚阿嬤,是泰山區慈濟志工關懷十多年的獨居長者,原本拾荒維生,在車禍撞傷後,必須拄著枴杖行走,年紀大了,膝蓋也退化;志工發現,不良於行讓阿嬤逐漸變得悲觀、孤僻。「阿嬤常常皺著眉頭,一個人對著櫃子說話嘆氣。看著阿嬤心情這麼憂鬱,我每次想到都會忍不住掉淚。」志工蔡玉華說著。
為了阿嬤的居家安全,八月下旬,志工們特別請師傅來阿嬤家的廁所裝設L型扶手,避免她如廁時不小心跌倒。在扶手安裝完成後,志工逐一檢視阿嬤家的周遭環境,發現延長線與插座早已接觸不良,老舊脫落,有電線走火的危險。
另外,由於阿嬤擔心前門車來車往,會像以前一樣被車撞到,她心生恐懼,煩惱好久,決定要從後門進出。蔡玉華發現後門處橫著一條大水溝,老人家走動恐怕有跌倒的危險。
「我前兩天在後門就跌倒過一次,還好只有額頭撞傷,腳沒斷掉,阿彌陀佛哦。」褚阿嬤指著頭上的傷疤,驚恐地說著。志工聽到了,心疼不已,決定趕快解決阿嬤生活上的難題。
「我們要在後門鋪一條水泥路,以後阿嬤就不怕因為水溝而踩空了。」九月十二日,許素靜邀約志工蔡連來、蔡昆龍來協助鋪路作業。一早,她與阿嬤在住家外的公園等候,志工也帶著水泥、木條和電鑽等機具準時抵達。
蔡連來、蔡昆龍是親兄弟,年輕時四處打零工、開計程車討生活,對於水泥工程也曾經接觸過,這次聽到阿嬤的需要,二話不說馬上答應幫忙。蔡昆龍笑著說:「我們雖然不是專業的水泥師傅,但做一條水泥路不是問題;要是能解決阿嬤行的問題,那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德。」
褚阿嬤看到兩位師兄揮汗如雨,也熱心供應茶水、幫忙拿工具,最後索性拿出小板凳,坐在門口看著。「阿嬤,你是在監工喔?」許素靜開玩笑說著。「沒啦,我看這兩個師兄,愈看愈古錐,好像我的親生囝仔哩!」阿嬤開懷笑著。
當日下午,水泥路乾後,志工們請阿嬤試走;褚阿嬤拄著枴杖,一邊走著一邊哽咽地說:「以後我走後門的時候,終於免再做狗爬了,感恩佛祖派恁來照顧我。」
志工繼續將鬆脫的門扇固定鎖好,並更換老舊的延長線以及插座。看到阿嬤豎起大姆指、滿足的表情,蔡玉華深有所感地說:「我們用真心、善心對阿嬤,阿嬤才會對我們打開心門。看到阿嬤不再煩惱,我也放心了。」
九月二十一日,蔡玉華與徐蓮春拎著中秋禮盒,提前來阿嬤家祝賀中秋。阿嬤正站在新鋪的水泥路上整理花盆及餵鳥,她說:「恁把路鋪這麼好,我可以好好把這整理乾淨了。」接過了禮盒,阿嬤開心地說:「這是我這輩子最感心的中秋節!」而對於志工來說,阿嬤能平安、樂觀地過生活,是他們最歡喜、最欣慰的一分禮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