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7期
2015-10-23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
  銀髮之愛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慈善國際
  祝福快遞
  助人線上
  同個屋簷下
  見證人生真善美
  人醫之愛
  大地保母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7期
  十七日 心寬福大,人和事成

9.17《農八月‧初五》

【靜思小語】心量愈寬,福氣愈大;愛心和合,諸事成就。

 

環保實相,親身體驗

 

分布各地的慈濟環保站,是許多老人家的「輕安居」,子女上班、孫輩上學後,老人家有一個安心付出的所在,能以使命感為大地環境奉獻一分力。與來訪的臺中市林佳龍市長談話,上人表示,「這樣的老年生活很有價值、很有尊嚴。」

許多老人家表示,感恩有環保可以做,讓他們身心都健康。一位老人家過去駝背,做環保之後,不知不覺身體竟然挺直;也有酗酒者投入環保後痛改前非;還有病患做到忘記病痛,不知不覺過了醫師預估的存活期??

「社區環保站不只發揮守護環境、惜福愛物的環保良能,也安住了社會人心,減少老人問題。」上人期待更多人親自來了解、共同投入,為大地人群付出。

「世事紛擾,是非不分,人云亦云,聞聲起舞;種種現象讓人擔心!」上人提到敘利亞難民的悲慘處境,指出社會動亂不安,擁有再多財產、再高的社經地位,也可能瞬間失去。「人人都有責任保護社會的安定。」

 

煩惱無形,用愛對治

 

聽取臺中慈濟醫院醫療科報告,上人感恩大家發揮使命,善盡醫療良能無私付出,跨科別合作挽救重大傷病,讓師父很安心。

「大家結合慈善、醫療,幫助貧病人、救助受災人,以愛投入醫療工作,合和互協搶救生命;看到病患垂危的性命得以挽回、恢復健康,就是醫療同仁辛苦付出後,得到的最佳回饋。」

「醫療維護人體健康,佛法鞏固心理健康;身體機能健全,就不會輕易受感染而生病;心理健康沒有無明煩惱,就不會受虛妄之箭中傷。」

煩惱本無形,煩惱本無根,煩惱本無故,如何讓人受中傷?上人指出,是因為自心起疑惑、生無明。「自問誠正信實、用愛付出,就能坦然以對,心不受傷。」

與醫院同仁座談,上人開示:「人文不同於文化,並非追逐世俗潮流,而是發自內心、表現於言行的真誠善行。」

蘇迪勒風災過後,慈濟志工一連九天前往新北市新店、烏來災區清理環境,其中不乏七、八十歲高齡的慈濟人,把握機會為受災鄉親付出心力。上人表示:「出錢出力,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這種超越的心態,就是慈濟人文。」

慈濟人長年累月以善以愛為大地人群付出,上人期待同仁們也能效法這分人文精神,彼此合和互協、真誠互動,提升醫療品質。

「要共同成就『感恩、尊重、愛』的團隊——同事間相處,要先讓對方感受到尊重與愛,才能以尊重與愛回饋,合心成事。」

上人期勉大家腳踏實地、悲智雙運,為病患與家屬設想一切;培養真誠人文、付出真誠之愛,才能打動人心,帶動人人以愛付出。

「心寬福大,人和事成——心量愈寬闊,福氣就愈大;會合多數人的愛心、成就大愛環境,即能帶動人人和合,成就諸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