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公的歌
撰文‧周柔含(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太魯閣族阿公告訴妻子:「我先去天上,把房子蓋好,
再來接你,不會讓你等太久的。」
好美麗的承諾!
因為阿公一生努力,就是讓妻兒有遮風擋雨的家。
今年六月中旬到八月初期間,我隨同居家護理師到太魯閣關懷一位太魯閣族的阿公。護理師想幫阿公做口述歷史,留給子孫其經歷過的原住民文化。
阿公已八十八歲,又有些許失智,訪談相當不易。護理師用中文夾雜阿公的母語問著山上的事;阿公的回答卻繞著他最擔心的「錢」,讓人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結束訪談。
我察覺阿公會日文,於是我用日文和阿公交談,意想不到的是阿公的反應比用中文溝通來得好,於是我們約好下週再去探訪。
隔週,護理師帶著美國、新加坡來的三位醫學生和我同行前往;全程阿公以日文回應我的問題,護理師說他未曾見過阿公的反應這麼清楚。我們的主題是山上的文化,對阿公而言,山上日作的生活就是他們的文化。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公說:「不能做壞事!因為後面帶來的結果會害了自己。」這句簡單的話,提醒子孫要立德行善,自己創造命運。
阿公喜歡唱歌,訪談到最後,阿公連唱了三首日本演歌後眼眶泛淚,沈默地看著桌子。我問阿公,是不是覺得很感動;他長長地喘了一口氣,好似身心通暢,瞇著眼睛笑著說:「好久沒這麼感動了。」阿公像孩子般天真無邪的笑容也溫暖了我們的心。
兩週後,阿公的女兒告訴護理師,阿公跟阿嬤說:「我先去天上,把房子蓋好,再來接你,不會讓你等太久的。」好美麗的承諾!因為他一生努力,就是蓋房子,讓妻兒有遮風擋雨的家。
隔週,我再跟著護理師到阿公家,阿公已經無法站立,只能臥床,也只能吃兩三口稀飯,手一直往上比,意思是要回山上。護理師建議阿公的女兒,時間不多了,趕快帶他到回山上的路口,同時跟阿公道恩道愛。阿公曾交代要把他的頭髮及指甲剪下來帶回上山,護理師隔天又帶著志工去幫阿公剪頭髮及指甲。一天後,阿公就圓滿走完人生。
兩週後,我跟護理師去關懷家屬,並留下曾記錄的影音。阿公的女兒告訴我們,阿公最後像是睡覺了一般,走得很安詳。她也不斷地謝謝護理師這一路的陪伴。我哼著阿公唱的日文歌,倚靠在我身旁的阿嬤突然抬起頭說:「這是阿公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