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病人不想治療了?
口述‧林宏益(大林慈濟醫院光子刀中心主任) 整理‧吳碧華 畫作‧陳舜芝

當病人拒絕治療,可能心中有一個「點」,
如何找到那個點,讓病人不再放棄自己的人生?
放射師請我打電話給病人陳先生,他原本預定要排放射治療,可是聯繫時得知他不想治療了,打算去住安寧病房。
聽到這個狀況,我有點訝異,因為陳先生之前都會接受醫囑,四年前在大林慈院診斷出肝癌,由魏昌國主任主刀切除,術後狀況穩定。半年前發生脊椎骨轉移跟心臟旁腫瘤轉移,接受放射治療後,腫瘤縮小症狀也改善了。
這一次來,是因為發現腦部轉移,要放射治療;之前的兩次治療都算是成功,為什麼第三次他要放棄?
我直接打電話了解,電話裏他不想講太多,也不想來門診,幸好隔幾天有排另一個檢查,就跟他約在診間。
談話中,他提到他的媽媽之前有大腸癌,腦部轉移之後,住進安寧病房,幾天就走了,他覺得現在自己也是類似狀況,所以不想接受治療,也想去安寧病房。
我問他:「媽媽幾歲?」「八十六歲。」「你幾歲?」「五十一歲。」
我再問:「媽媽的體能狀況怎麼樣?」「都要臥床。」
「你的體能狀況怎麼樣?」「還可以下田。」
我跟他說,同樣都是腦部轉移,可是媽媽跟他的狀況非常不一樣。
「我沒有看到媽媽,可是她八十六歲,體能已經下降,腦部轉移,病灶也許很厲害,所以她的狀況適合進安寧病房。可是你才五十出頭,體能狀況很好,腦部轉移只有二點八公分,是要朝著治好的目標去做治療才對。」聽我講完,他也就願意進行放射治療。
週五做完第一次治療,隔天家屬打電話來告知,他在家右手右腳沒有力氣、癱瘓了,又不想再來治療了!
我再一次打電話給他:「這個狀況,不是治療沒有效,也不是放射治療造成的,應該是腫瘤轉移造成的腦水腫變得更厲害了。請你現在趕快來急診室,我們幫你安排住院,先把腦水腫的狀況壓下來,症狀就會改善;放射治療還是得繼續,治療效果才會好。」
經過家屬幫忙勸說,他當晚來急診,住院後進行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手腳力氣恢復一半以上,週一就願意繼續療程了。
放射治療的效果慢慢地出來,治療結束一個半月後,他手腳力氣完全恢復,回診時體力很好,走著進診間,笑容滿面。目前持續門診追蹤及檢查。
病人拒絕接受治療時,可能心中有一個「點」;我們如果能幫忙找到那個點,病人就會願意接受治療,不再放棄自己的人生。(摘自二○一八年七月十九日志工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