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人來了!
撰文‧魏玉縣 攝影‧黃筱哲
 |
志工帶著證嚴上人的祝福信和慈濟祝福禮,一一走訪布袋災區,傾聽居民心情。
|
二○一二年的六一二水災,第一個進來送熱食的是慈濟人;
這一次災情空前,他們相信,慈濟人就快到了……
八月二十三日這裏開始下大雨,水一直灌進村子,我就開始擔心了!」那天雨勢之大,就如布袋鎮中安里里長李福度擔心的,下在整個臺灣南部地區,也灌進地處低窪的里民住家。
李福度家裏電話響個不停,「里長啊,我家淹水了!怎麼辦?」李福度這下也急了,打電話到鎮公所,才知道不只中安里,附近的幾個鄉鎮都泡在水裏。
居民忙著搬移家具,許多人家的廚房淹水,沒辦法煮食;即使要出去買,眼見屋裏屋外都是水,一踏出家門根本就是路不見路。「慈濟一定會送便當進來。」李福度心裏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二○一二年梅雨鋒面與西南氣流造成「六一二水災」,當地也淹過一次水,慈濟第一次送熱食到村子裏來;這段時間,他也經常在大愛臺看到志工在災難現場付出的身影。
八月二十四日天亮,果然見到慈濟志工拉著放滿便當的橡皮艇,涉水進到村子,「足感心!」看到這一幕,他的心裏滿是悸動。
 |
八月底積水地區已全數消退,靜思精舍師父九月一、二日帶領慈濟志工,於嘉義布袋鎮、東石鄉村里及臺南市鹽水、學甲、將軍、新營等區進行安心家訪,走訪六千餘戶。
|
濱海村鎮,災後壓驚
一個星期過去,來自臺中、彰化、雲林等地兩百多位慈濟志工,在嘉義地區志工的引導下,分成二十九條路線走進淹水多日的布袋鎮、義竹鄉後鎮村進行安心家訪,逐戶了解受災情形、是否需要協助;其中六條路線來到了布袋鎮的中安里。
中安里里民多從事魚塭養殖及務農,水退後,放眼望去已可分辨魚塭和田埂,田間水道,許多人拿著漁網撈取魚塭溢流出來的魚。李福度里長請了五位鄰居幫忙帶路家訪,他自己也和志工到里民家中關懷。熟識每戶人家的他,一一叮囑負責帶路的人,「照我們之前分便當的路線去走,這樣才不會漏勾(閩南語,漏失)。」
中安里四百六十幾戶居民,年輕人多到外地工作,留下老人家。八十歲出頭的鄭李阿趁和兒子鄭凱駿在家門口,看到慈濟人來,老人家緊緊拉著志工莊苓華的手說:「我有夠驚耶!那個水一直進來,我攏不知怎麼辦!」眼眶泛紅落淚。莊苓華連忙將老人家環抱安慰,志工圍攏過來,有的拍老人家肩膀,有的緊握她的手掌揉搓著。鄭凱駿站在一旁說:「真的很感謝你們來!」
鄭凱駿是家裏第三個兒子,在三峽工作,一週前從電視上得知家鄉淹水,開車焦急趕回;大水封路,他繞過幾個村子,邊走邊問路,終於將車開到家門口。
年邁的雙親看到兒子平安回到家,喜極而泣。有兒子陪伴,心也篤定多了;連日打掃,家裏大致復原,臨去前,志工再度安慰鄭李阿趁阿嬤:「還好人都平安,你也要趕快把心安定下來,孩子才能安心工作。」老人家笑了,志工也才放心。
拄著柺杖,中風兩年的李江寶玉站在家門口,握著志工的手訴說驚慌:「我攏不敢下樓,在樓上整整待了兩天!」媳婦和家人怕她在積水中滑倒,交代她不要下樓,三餐都由媳婦送到樓上給她吃,「還好,里長有送慈濟的便當來,又有送粽子來……」
李江寶玉和先生李慶輝、兒媳、孫子同住,連續多日,李慶輝的雙腳都泡在水中忙裏忙外,又紅又腫,直到前一天下午水不再進屋,擦了藥的雙腳才見好轉。
有兒孫在旁,雖然心慌但至少有個依靠;八十多歲的陳阿嬤隻身站在門口,對照背後兩層樓房的家,更顯得瘦弱。大兒子往生,小兒子在北部工作,收入僅能糊口,顧不了鄉下的老母親,她僅靠每月的老農津貼勉強度日。
獨居又不識字,聽到里長說可以請領災害補助,任憑怎麼解釋,她都聽不懂;志工湯鈺環平日在社區承擔訪視幹事,當下在「訪視記錄表」上註記,「需要後續關懷」,希望透過慈濟人的陪伴,幫助獨守家鄉的老人家生活重建。
 |
志工分路線關懷,撫慰鄉親並了解受災情況;布袋人情濃郁,居民熱情招呼。
|
雨後的信差
撰文‧林美宏 攝影‧黃筱哲
「期待善念常存人心,福緣廣聚,減少極端氣候造成的傷害;祈願災去人安樂,很快恢復生活常軌……虔誠祝福人人平安,家家吉祥!」
「上人,您的信我收到了,多謝你們這麼多人來這裏關懷我們;我會好好照顧自己,請上人放心。」
三天沒飯吃、沒衣服換、九個魚塭都淹了……」想到這幾天的煎熬,呂神扶夫妻難掩悲傷地哭了。
住在嘉義縣布袋鎮半月里的呂神扶,家門前是魚塭,屋旁的馬路邊就是河渠,平房的住屋在八月二十三日豪雨夜,彷彿兩面受敵。凌晨四點,眼看水位就要漫出魚塭和河渠,大雨還在直直下,直覺告訴他,「不逃就來不及了!」
沒帶出任何衣物和證件,夫妻倆暫時借住朋友家兩天,按捺不住心中的擔憂,在水位還及膝時就涉水回家。一屋子的狼藉,水線幾乎滅了頂,缺糧、缺衣,直到三天後才由里長手中接到第一個便當和乾淨衣物。
這天,慈濟人安心家訪來到呂神扶的家,呂太太一見到志工熟悉的身影又是抱又是拉手,彷彿看到久未謀面的老朋友般:一談到豪雨當天和一週來的生活窘境,忍不住情緒激動。
「至少我們都平安!」志工撫著他們的肩膀安慰,拿出上人的祝福信為他們壓驚,祝福禮裏有五穀粉、素香鬆、香積麵、香積飯等物資,暫度一時不便。夫妻倆直說感恩,「上人,您的信我收到了,多謝你們這麼多人來這裏關懷我們;上人感恩您,我們很平安。」
 |
志工為鄉親說明上人祝福信的內容,轉達上人對大家的關懷之意。
|
開門迎祝福
來到貴舍里,泡水好幾天的柏油路嚴重龜裂、隆起,村民通行困難,里長夫人鄭寶珠帶著慈濟志工家訪,一路上說明災情。來到有鵝舍、豬棚和飼料工廠的吳麗雲家,里長夫人說:「她家的豬淹到只看得到豬頭!」
大門深鎖,敲門後無人回應。正要離開,有人從外頭騎機車來,「回來啦!」鄭寶珠大聲招呼著。
一看到慈濟人在自家庭院,吳麗雲停好車後,激動地跑過來,緊緊抱住志工,顧不得淋著雨,哭著直說:「謝謝你們,實在很感心,在我們最忙、最需要的時候,有你們幫我們送便當,有夠感恩的。」
志工吳幸娟趕緊拉她進到屋簷下,一群志工默默地陪伴,讓吳麗雲盡情地宣洩那天的驚怕;志工送上了上人的祝福函,吳麗雲閱讀著信上的一字一句,又哭了。志工告訴她,人平安就有希望,每個人都給她一個愛的擁抱,希望這分愛能賦予一股助人的力量,讓她勇敢面對困境。
「入來坐啦!」八十六歲的張榮池看到慈濟人來訪,熱情地直喊。「可是我們溼淋淋呢!」慈濟志工穿著雨衣和雨鞋,還是全身溼透,捨不得辛苦打掃乾淨的家又被踩髒,客氣地一直推託著,但擋不住他們熱情邀約,一夥人入內話家常。
老人家視力不好,看不清楚祝福信的字,卻能順口地念出信封上的「祝福你」三個字,了解這是上人對他的祝福,豎起大拇指,向上人說感恩。
「我有吃到慈濟兩碗飯。」看到慈濟志工到來,張葉阿碧阿嬤熱情地想要請志工坐,卻因為家具都還沒清洗,沒有一張乾淨的椅子讓人客歇腳,而感到抱歉。
淹水那幾天,心急的兒子遠從北部回來,卻被惡水阻隔回家的路,母子只能靠著一天二、三十通的電話互訴心情。看她那麼傷心,志工趕緊拿出上人的祝福信讀給她聽,還裝作變魔術一樣,把五穀粉、素香鬆、香積麵、香積飯一樣接一樣地從「百寶袋」裏變出來,讓她破涕為笑;她觀想上人就在面前,說著:「上人,你們慈濟人拿很多東西來送我,我很感心,不曾這麼高興過,我會好好照顧自己,請上人放心。」
隨著不停的雨勢,慈濟志工穿梭鄉間小路,走訪經惡水蹂躪過的村鎮,看到純樸村民臉上的無奈,從他們不斷的感謝聲中,志工不知道拭去的是雨水、汗水還是淚水,堅強地提起腳步,繼續走進下一扇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