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至三十日 人間菩薩

4.29~30《農三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不求生在富裕天堂,要更超越,在人間成為菩薩。
過去、現在、未來
二十九日,宗教處主管同仁們報告東非伊代風災援助進度,上人感嘆,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災區廣大,受災者眾多,只能集中力量,為有因緣接觸得到的地區做中、長期的援助工作。
中期發予居民搭建住屋的工具,讓他們依照向來的習慣就地取材,搭建簡易的棲身之所;長期的住屋援建,則需要當地政府撥出土地,由慈濟用磚塊、水泥建設較為不怕風雨,可以長期居住的屋舍。若有因緣更進一步,在較靠近市中心鬧區的土地援建大愛村,慈濟也可以同步規畫「安生」的職業訓練或農耕栽培方案,扶助居民安居樂業。
基金會主管同仁報告志業會務,上人有感而發,一般人可能認為慈濟人為了非親非故的人而花時間、費心力去協助,關心社會人間諸事,也起於行動想要改善社會現況,真是「雞婆」!然而無論如何,慈濟人總是不忍心眾生受苦難,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心,盡力救助苦難眾生。
慈濟人的「雞婆」個性,總是要幫人幫到底,而且不斷地接引人間菩薩,照顧新發意者就像母雞孵蛋一樣,不曾稍離;小雞孵出以後,還要持續細心照顧,帶著小雞生活,直到牠們成熟為止。慈濟人之所以要持續帶人見習,一起去探視個案,就是要讓人實際投入,以菩薩心造福人間。
上人期勉主管同仁們,要持續帶動年輕一輩,不只是讓他們了解法脈宗門的精神源流,必須帶著他們在人間運用法、為人間付出,提升生命的價值。「一定要知根源,如果慈濟的根源不穩固,法脈很快就會消失,宗門也會在人間關閉。」
「人生有昨天、有今天,還期待有明天;慈濟志業有過去、有現在,相信還是有未來。請大家把慈濟的法脈照顧好,心門一定要通透,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利用生命增長慧命。」
愛心一點加一滴
慈濟志工在莫三比克伊代風災災區,已經發放給一萬兩百多戶糧食生活包,讓受災戶短期內不必挨餓;緊接著展開建材與農作包的發放,包括工具、玉米粉、種子與鍋子共十餘項物資,讓居民依當地的建屋習慣,搭建起用樹枝、草料組成的住家。
三十日志工早會,上人說,災區距離位於首都的慈濟園區約一千二百公里,而且災後路斷、橋毀,要前往勘災、賑災都非常不容易,感恩人間菩薩親手遍布施;日前在視訊會議中,看見一群天真善良的本土志工,已經有十八位虔誠發願,要從首都移民到災區居住,布善種子,帶動當地居民,「一」生無量──一位志工要帶動出無量志工,讓大家從窮困中站起來。
「這幾天來,也有許多菩薩響應師父的呼籲,要為東非受災居民翻轉苦難人生。愛心一點加一滴,點點滴滴累積救助苦難的大力量,能讓更多人得到維持生活的物資。」
感恩轉眼見菩薩
幾位海外企業家來到精舍拜訪,座中有人開設骨董收藏館;上人說,如果什麼都要論價、論真假,會常常處在得與失之間,心靈總是不輕鬆;慈濟志工因為付出無所求,所以無得無失,輕安自在,對於能夠付出助人,總是覺得很歡喜。
上人表示,自己和慈濟人所關注的是天下苦難,例如東非三國受到伊代氣旋重創,這樣的消息或許一般大眾不甚關心,但是慈濟人立即動員勘災,臺灣本會也向全球呼籲愛心去救助。
「這陣子總是『睜眼看人間,閉眼看地獄』,腦子裏所想的都是那一群如處地獄的苦難人;睜開眼睛看著現實人間,有許多很有福的人,樂於響應賑災,讓我覺得很感恩,『轉眼見菩薩』。」
「菩薩不是奉在佛龕上的塑像或畫像,而是活生生,能看見人間苦難、走到苦難人身邊,伸手擁抱、幫助他們的人間菩薩;因為人間有苦難,才需要菩薩救拔,在人間才能成菩薩。」上人鼓勵在座企業家發揮愛心,也歡迎和慈濟人一起投入,成為救苦救難的人間菩薩。
不執著於自己
大陸清修士返回精舍與上人談話,有人懺悔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上人說:「既然有這樣的感覺,就會有進步;假如很自滿,就沒有進步的空間。但是自知有所不足,就要把握時間精進,假如『慢慢來』,還是空過時間;要把二天當一天用,或是一天當二天用,都要看自己。」
「身在人間,可以看見不同的人間相,富有的人總是追求財富,求不盡,永不滿足;窮困如非洲受災居民,四十四個人要靠一杯豆子熬成湯度日,還求不得。我們不能只求生在富裕的天堂,要更超越,成為人間菩薩。」
「捫心自問,所做的一切是為天下人做,或是為自己而做?為工作而做,或是為志願而做?是為工作而生活,或者是為生活而工作?同樣的幾個字,前後排列不同,請大家要多用心。」
「中國大陸幅員廣大,要靠你們發心在大陸傳法脈;即使有高廣莊嚴的道場,若沒有傳法脈的人,也無法讓道場發揮良能。真正有心,發弘誓願── 為佛教,要把佛教的形象照顧好;為眾生,唯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不要陷入人與人之間的煩惱,跳脫自心的執著,看見世界上有許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難人,伸手拉他們一把,讓他們度過最困難的關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