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 醫病情
4.17《農三月‧十三》
【靜思小語】醫者視病如親,病患由衷感恩,醫病之間才有良性互動。
追求醫療品質
聆聽醫療志業體主管報告後,上人對大家道感恩,並指出「感恩」是內心的真誠感受,「謝謝」說過就過了,「恩」則是一顆種子,永遠銘記在心。「恩」字的字形是「心」上有「因」,「因」就是永恆的種子;有心,還要立志,「志」是「心」上有「士」,高知識分子用心做學問,深入研究還能實行,才不會流於空談。
上人說,慈濟在花蓮建醫院,是因為當時深感東部欠缺醫療資源,一念心很單純,到現在有大大小小七所慈濟醫院分布臺灣,「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初心立志仍未改變。「各所慈濟醫院的建立都有因緣,不是為了與人爭利而做,也不曾想要與人競爭。既不是為了賺錢,現在營運平穩,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就要靠各位主管承擔起責任,持續提升品質。」
「不論是考執照,或是醫療評比,慈濟醫院都是名列前茅,這不是師父做得到的,我聽了總是歡喜安心;因為我對大家唯一的希望,就是把醫療品質照顧好。」
上人表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貴在真誠,現代科技發達,醫療儀器愈來愈精密先進,但是醫療如果只靠冰冷的儀器檢查與治療,醫病之間缺乏溝通互動,缺少情感的連結,會變得很冷漠。
上人指出,要從醫療教育開始,就讓醫學生重視醫病情;醫師對病患有視病如親的關懷,病患才能由衷產生感恩心,醫病之間即能有良性的互動。
慈濟醫療志業的特別之處,還有造血幹細胞捐贈以及大體捐贈,做到了其他機構、單位做不到的程度。若沒有慈濟志工的努力推動與奉獻,也無法有此成果。上人教大家珍惜與把握,達到「四大合一」,四大志業相輔相成,展現慈濟志業最為寶貴、最為獨特的人文內涵。
互動啟動愛心
臺北志工返回精舍參與周年慶朝山,並與上人座談。上人期勉大家時時維持精進,精而不雜、進而不退,讓慧命日日成長。
慈濟人分享將辦義賣籌募善款。上人說,義賣事前的準備工作繁瑣,耗時又費力,同樣要出本錢買材料來做。即使說是義賣,本質仍是買賣交易,沒有募得人們的愛心,反而增加欲念。
上人感恩大家為了救助天下苦難而盡心力,但最期待的是慈濟人真正走入人群、與人接觸,即使只募得十元、百元的小額捐款,都代表每個人最純粹的愛心,而不是摻雜著購物的欲望。
「要向人募愛心,就要讓人感觸到愛;與人接觸,才有辦法啟動愛心。將我們為了義賣而忙碌準備的時間,用來與人互動,運用大愛臺或慈濟網頁,讓人看見真實的世間苦難相,從而啟發悲憫心,願意發揮愛心。」
上人說,在座者都很資深,從慈善、醫療到教育,都有大家的心力付出、廣募愛心而成就,也從臺灣走到國際,要自我肯定此生很有意義,為志業體的成就感到很光榮。
「師父希望你們把握生命成就慧命,不能稍有鬆懈,若是警覺到自己鬆懈了,就要加緊腳步。自己精進,也要傳承、陪伴中生代;年紀較輕的中生代,則要勇於承擔。」
天天都是生日
眾人為上人祝壽。上人感恩表示天天都是生日,每一天睜開眼睛,就感恩又平安度過一天,面對新的一天開始,如獲新生;大家對師父的祝福,也是對慈濟的愛,與天地人間共生息。
「慈、悲、喜、捨是佛教精神,慈,就是希望人間平安幸福,天天虔誠為世間祈求平安,無論信仰何種宗教,都要有一分虔誠之心;悲,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有這分心,會感到自己的人生變得開闊,不再局限於個人與家庭。若是人人都有開闊的心胸,願意付出愛心,世界會更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