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回家
  目錄
  諸上善人 俱會一處
  楊桂格——加拿大
  珍妮弗——厄瓜多
  陳樹微——德國
  葛蕾蒂絲.恩葛瑪——南非
  蔡岱霖——莫三比克
  烏丁屯——緬甸
  李偉嵩——菲律賓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回家
  珍妮弗——厄瓜多
◎撰文/鄭茹菁

在臺灣,聽到來自全球各地的慈濟人講述愛的故事,看到南非志工用很少的資源幫助很多人,我也發願要把慈濟精神帶回厄瓜多,成為「一生無量」的種子。

厄瓜多因赤道橫貫國境,以西班牙文「赤道(ecuador)」為國名,有「赤道國」的別稱,又因盛產香蕉而被稱為「香蕉之國」。旅居紐約二十多年,牽動著珍妮弗「回家」的那支指南針,是從小的志願。

珍妮弗(左二)等志工拜會聖塔安娜縣長,商談以工代賑事宜。(照片提供/慈濟美國總會)

曾經,濱臨太平洋的厄瓜多,平靜無波、四季如春,領土內的小鎮鄉民享受著看似永遠的風景如畫,家家戶戶門前皆是大樹,凡綠蔭處必有掛籃小床,鄉民慣用搖擺的姿態說慵懶;渴了就上樹摘椰子,土壤肥沃的果園總是豐收,出海便有漁獲,此外還有觀光客上門光顧旅店及土產店,漸漸地,厄瓜多人竟忘了憂愁為何物?

然而,二〇一六年四月十六日的一場規模七點八地震,搖醒了鄉民的美夢,摧毀他們的家園,當他們驚惶失措地自吊床滾落在地,來不及回過神來,卡諾亞小鎮(Conoa)的地標——天主教堂,就在鄉民的呼喊聲中夷為一片廢墟,僥倖逃生的鄉民灰頭土臉地徘徊在斷壁殘垣之間,彷彿聽見心碎的聲音……

厄瓜多,一個遠在南美洲西北部的小國,距離臺灣一萬六千多公里,一場強震造成超過二十萬人受災,七國慈濟志工馳援聖塔安娜及維和港等災區,四月下旬啟動「以工代賑」,帶動當地人重建家園。

為尊重厄國人的信仰,慈濟人表示願重建他們心靈的家,在天主教徒半信半疑的眼光中,平地起教堂,教堂落成當日,天主教修女要求將證嚴法師法相懸掛教堂內,厄瓜多志工珍妮弗(Jenyffer Ruiz)翻譯了修女的話:「看到上人,便會想起慈濟人牽我們的手走過的艱辛歲月。」

 
幫助家鄉的小孩

出生在厄瓜多天主教家庭的珍妮弗,十五歲就跟隨家人搬去美國紐約,年紀雖小卻感覺自己總有一天會再回厄瓜多定居;二〇一五年,珍妮弗決定搬回厄瓜多,追求夢想中更充實的生活。

生命是一個奇妙的過程,一個「偶遇」竟改變了她的一生。儘管當年的珍妮弗並不確定未來的生活,但她本著單純一念心:「做就對了!」而參加慈濟,從此,她不但回到了厄瓜多的家,也找到自己心靈依歸處。

珍妮弗旅居紐約二十三年,一直渴望回歸母國幫助同胞,她在美國主修教育及語言病理學,曾在紐約市教育部工作十一年,是美國語言聽力協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成員,為自閉症兒童提供語言治療及服務。

二〇一六年四月間的這場強震,造成厄瓜多數百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所幸珍妮弗家沒有受災。幾天後,她收到一位朋友的電子郵件,告知慈濟志工在前往厄瓜多途中,詢問珍妮弗是否有協助賑災的意願,她毫不遲疑地回答:「我要去,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協助慈濟!」

慈濟團隊來了,珍妮弗隨隊當了一個多月的翻譯,這個行程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她一直想幫助家鄉的小孩卻無從著手,但是在慈濟團隊出現後,自己搖身一變成了翻譯,還隨時可以為災民提供各種服務,那不正是珍妮弗從小到大的心願嗎?

二〇一七年十月,墨西哥發生大地震,數座城市嚴重受災,珍妮弗應邀前往墨西哥參加賑災,起初,珍妮弗在墨西哥的賑災活動中擔任翻譯,但很快就主導了每天上午「介紹慈濟」的工作,經由不斷「說慈濟」,珍妮弗開始理解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她終於明白,慈濟就是她實現夢想的機會。

她相信唯有心寬念純和慈悲心能夠寬慰人間的痛苦和仇恨,慈濟志工就是那些日復一日用愛、慈悲和智慧與仇恨抗爭的人,珍妮弗想成為慈濟家庭的一員,她感覺自己的夢想就要成真。

珍妮弗被分配到人醫會協助活動進行,看到不同專業的大醫王組織成的義診,救治並呵護墨西哥鄉親,與此同時,珍妮弗希望同樣的義診也能在厄瓜多舉辦。

珍妮弗趨前走向慈濟美國醫療基金會執行長葛濟捨,直話直說:「厄瓜多地震發生在墨西哥地震之前,為什麼人醫會先在墨西哥舉行義診?卻沒有在厄瓜多義診呢?」葛濟捨回答她:「如果有當地的團隊支援安排,人醫會就能去!」珍妮弗應下了這個任務。

從墨西哥返回厄瓜多之後,珍妮弗及厄國志工組織了一次為期六天的人醫會活動,感動了許多參與活動的大醫王及志工,她祈願這個好的開始,能夠造福成千上萬的窮人,如今,厄瓜多有愈來愈多的志工加入慈濟大愛的行列。

 
不捨災民的眼淚

剛剛走出地震的陰影,老天爺的玩笑又一次降災厄瓜多,考驗著珍妮弗的毅力勇氣。二〇一七年四月洪水氾濫厄瓜多,當土石流沖破珍妮弗家的大門,正在臺灣參加多國董事會的美國志工葛濟覺一通電話,徵召厄瓜多的珍妮弗先行勘災,顧不得前門陷落的大洞,她爽快領命:「好,我去!不管多困難,我都要去!」換上灰衣白褲,踩著泥濘,珍妮弗奔向了難行能行的慈濟路!

其實,珍妮弗當時心裏很徬徨,在厄瓜多無官無職的自己什麼都不是,地方政府會如何看待她的行動?受災的親鄉又怎可能讓她進去家裏勘災?

但珍妮弗轉念一想,當二〇一六年地震發生之初,慈濟人關心鄉親的災情,勇往直前有如獅子般勇猛,不也成功完成賑災。珍妮弗頓時勇氣百倍,克服心中的恐懼,邀約曾參加「以工代賑」的波里斯(Boris Garcia)一同前往勘災,並把災情回報給美國總會。

可是,珍妮弗及波里斯收集的訊息遠遠不足,葛濟覺焦急追索更多資料:「這樣還不夠,還要更多資訊才好評估。」珍妮弗立刻踩著泥濘回現場,日日夜夜、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

時間分分秒秒過去,洪水帶來的爛泥巴逐漸凝結為堅硬泥塊,飛沙走石,蚊蟲孳生,髒亂的環境再不改善,後果不堪想像,最讓珍妮弗不捨的是鄉親的眼淚,還有無語問蒼天的無奈!

珍妮弗忍不住請求葛濟覺:「你什麼時候來?我快撐不下去了!」厄瓜多鄉親受的苦讓證嚴法師時刻掛念,葛濟覺不敢延遲,立即邀約美、加、阿根廷等七國志工,趕赴厄瓜多和珍妮弗等本土志工會合,全力投入賑災。

慈濟人再次發動「以工代賑」帶動鄉民振作身心,清掃家園並協助卡諾亞教堂重建,幾百位鄉民投入慈濟志工行列,珍妮弗全程陪伴志工救災。

 
尋尋覓覓就在眼前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珍妮弗應邀訪問臺灣,第一次拜見證嚴法師;隔年六月,第二次赴臺灣參加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隊中,全球慈濟人齊聚講述各地愛的故事,珍妮弗被南非志工的故事深深感動,看到南非志工用很少、甚至沒有的資源取得巨大的成就,她感到心嚮往之!

在營隊裏,大家對她的照顧無所不在,儘管她不認識大多數志工,但大家都知道珍妮弗的名字,讓她感到特別溫暖,而精舍常住師父對她的照顧和鼓舞,更讓她永遠忘不了這個心靈的家。

證嚴法師的故事以及「分秒不空過」的精神,激勵著珍妮弗走向行善之路,她敬佩人醫會志工為全世界建設「健康社區」,守護地球村健康的決心,她發誓要繼續支援人醫會在厄瓜多的工作。

在遇見證嚴法師之前,珍妮弗已經是學佛多年的佛教徒。自二〇〇六年皈依佛門及受菩薩戒以來,珍妮弗認真研讀佛理。她一直尋尋覓覓一位良師來跟隨,直到遇見證嚴法師,並深入了解法師的生平及慈濟,赫然發現自己尋覓多年的良師就在眼前。

珍妮弗從法師的言教身教體現到佛陀的所有教義,她告訴自己,終於可以停止多年的追尋。

在美國志工葛濟覺、張濟舵陪同下,珍妮弗請求皈依證嚴法師,「我看到世界到處都是苦難,希望自己能把愛心送到各角落,請求皈依上人!」珍妮弗千里來臺,圓滿了皈依證嚴法師的心願。

法師慈示:「要皈依,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做慈濟;以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法師期許珍妮弗以佛陀的慈悲心為人群付出,並致贈兩顆鐘鼓造型的臺灣天然種子,勉勵她在厄瓜多匯聚起當地的力量,撒下更多愛的種子。

法師要珍妮弗把慈濟精神帶回厄瓜多,成為一顆「一生無量」的種子。

珍妮弗很高興自己能成為慈濟志工,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祝福和協助,一起幫助厄瓜多人民。

她語重心長地說,在厄瓜多推廣慈濟的目標,是改變同胞的思想和心靈,世人皆有無知之處,每個人都有某種無知或某種程度的無知,而厄瓜多無知的情況更為嚴重;因為厄瓜多人不讀書,教育也不普遍,缺乏知識的人相對無知。

珍妮弗想帶動大家更慷慨地施予,更寬容地對待,要大家學會彼此相愛,「過去曾經以為物質生活可以讓我們快樂,其實不然,唯有幫助別人,讓愛充滿自己的心靈,我們才能得到快樂!」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