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記疫:社區藥師的一千個日子
  幽默、溫暖且安心
  我心中的小巨人
  風雪僧
  無悔付出
  哪來的椅子
  蝴蝶生氣了
  不容易的一年
  一切都值得感恩
  巷弄之間
  失序的地球
  藥師的心聲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記疫:社區藥師的一千個日子
  風雪僧
◎謝昭華(詩人、作家、家庭醫學科醫師、前連江縣衛生局局長)

對於景仰的出家人,我腦海中浮起的印象,便是在風雪中踽踽獨行的僧侶。有些居士的行止,一如出家師父一般,無論其方式是出世或入世,只是他們不在道場而是在家修課。

社區鄰里口中的蘇蘇藥師,是朋友也是醫學院學妹,集藥師專業與藝文才華於一身,之前已有數本專書面世。此書依然集合了專長的小品文與針筆素描畫作,詳細記述了這三年全球大疫中臺灣眾生的生活面貌。

她曾提到在夜間藥局下班之後,背著藥箱獨自行走在木柵山間小路,為的是送藥給被隔離的確診病人。冬季山路陰暗溼冷,晦暗路燈映照著黝長的影子,像是一段獨自修行的旅程。我曾簡訊擔心她的人身安全,回復卻是不以為然,人生就是一段朝向自己選擇目標的過程,她安靜地說。

每日總是在藥局業務與慈濟事功中度過,令人覺得藥師似乎只是她的兼職,而無償的宗教志工才是她的專業。

印象中,她在慈濟扮演的角色吃重,人醫會行政聯繫、醫療專業支援、書籍撰寫與文宣製作無所不包。創作面向也突破宗教領域,有個人風格。在一次為了慈濟志工的專書訪談之後,她也參與了臺中市花博的籌備工作,充分發揮驚人的工作精神與體力。

這三年世紀大疫期間,她不僅盡責藥師本分處方調劑,也配合政策販售口罩,更接下了吃力不討好且具染疫風險的送藥到府服務。每當深夜送藥工作結束、分享心得時,我總會在群組中表達對其安全的擔憂,但她仍一派輕鬆不以為意。

蘇蘇的藥局在社區開業三十年了,各類傳染病疫情來來去去,長輩已經將藥局當作社區的公共領域與散步的休息站,藥局裏甚至備了具名的飲水杯等著奉茶。這想起來就使人內心覺得溫暖,人世間質樸的情誼最是令人珍惜,而且讓人驚訝的是其中一個杯子的主人名字是七等生〈杯子的主人〉,增添佚事與傳奇。

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的節奏,也增加了無數繭居族。除了口罩之外,外賣飲食成了日常新寵,因此增加了許多塑膠餐具廢棄物。根據環保署統計臺灣紙容器回收率由二〇一七年的百分之四十八提高至二〇二〇年的百分八十九,雖然此數據的解讀各異其趣,但拋棄式餐具的增加是不爭的事實,必須正視對環境承載的壓力〈蝴蝶生氣了〉。

這三年期間疫情持續看似沒有盡頭,也深深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因此日常問候語才會由「吃飽了沒」變成「打疫苗了沒」,苦中作樂令人莞爾〈打疫苗了嗎〉。除了這些與疫情相關的主題,我也喜歡一些書寫人間情感況味,文字也細緻可讀的記錄,如〈小薇〉、〈一枝花〉、〈巷弄之間〉。

本書編排也有巧思,每篇短文之後附有小方塊,介紹常用中草藥或防疫小常識,豐富閱讀興味,也增添實用性,對被疫情折磨得疲累不堪的讀者,提供增強免疫力的健康渠道。而作者手繪的插圖與中草藥植物也深具美感,為我們帶來多方位閱讀樂趣,猶如耳聞藥師親切的殷殷囑咐,讀畢全篇可得身心靈舒壓之療效。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