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序的地球
有時正忙著確診者處方,藥局門突然被打開,劈頭問一句:「還有篩劑嗎?」我會雲裏霧裏以為問「塞劑」!客倌們,請勿簡化用字,是「快篩劑!」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快篩劑實名制隨著臺灣日益升溫的確診數開跑了。
那些個排隊的日子,與二〇二〇年的口罩實名制相比,僅維持兩星期左右。重點是這波疫情已延燒兩年餘,口罩始終脫不下來,衛福部中午每日一報持續維護並安撫民眾心緒不輟,兩年來雖有星火燎原,卻都救火及時,未釀大災,直到栽在Omicron變異株的火速傳染下。
如今,大家見面第一句話已由「疫苗打了沒?」、「打哪一種疫苗?」、「打第幾劑了?」、「還要再打嗎?」,改為「領快篩劑了沒?」。
Omicron變異株雖然失去COVID-19初時的凶猛奪命,仍然使三高嚴重的染疫者留下許多後遺症,比如肌無力、失去嗅覺、腦霧……
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綜觀這幾年來的天災人禍,腦海首先浮現澳洲於二〇一八年底,新南威爾斯省出現紫紅色的沙塵暴,從視頻中看見那奇幻迷離的畫面,真有如世界末路一般。
沙塵暴雖是由強風刮起乾燥地表上的鬆軟沙土和塵埃所形成,卻是大草原被開墾,生態惡化的結果。
二〇一九年澳洲失控的森林大火,新南威爾斯亦名列其中,大火燒燙傷無數無辜的無尾熊,我看到其中一張照片,幸免於難的無尾熊身上毛焦捲、閉眼深息,雙足雙手均扒著已剩枯幹的尤加利餘枝,不知之後該怎麼辦?
當時澳洲氣溫高達四十八點九度,極端氣候全球化此起彼落不斷,巴西亞馬遜雨林也大火,造成上千物種喪命,重創整個生態系統。
北極西伯利亞的大火,燒毀面積相當於五點五個臺灣,此浩劫可能導致更多的永凍土融化。美國加州的大火,燃燒頻率與規模逐年擴大中;而印尼政府長年縱容企業焚毀林地,也使得空汙遍及東南亞。
這些加重地球暖化的大火,會造成人類肺部受創,增高COVID-19的傳染率。世界衛生組織(WHO)現任總幹事譚德賽博士是非洲籍領導人,他每天看著日內瓦總部新聞簡報會上羅列日益上升的染疫病例數字,以及持續增加的受影響國家,那疲憊不堪的臉,也對這世紀之疫束手無策!
不只是疫情一直無限期拉長,感覺地球早已亂了秩序!

順應節氣的飲食/秋、冬
立秋、處暑行氣去鬱潤肺,柚子、梨、枇杷。
白露養肺保暖補氣,杏仁、白菜、百合、西洋蔘。
秋分護肺,小米粥、蓮藕、蜂蜜、梨。
寒露、霜降潤肺增加抵抗力,柿子、蘋果。
立冬補充熱量,龍眼乾。
大雪、小雪補腎護肺,橄欖、黑豆。
冬至暖身,湯圓。
大寒、小寒顧精氣神,南瓜、番薯、白蘿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