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溫暖且安心
◎張文靜(臺北市藥師公會第二十屆理事長)
非常開心有社區藥局的藥師要出書,尤其在知道蘇藥師要出的書,是關於疫情期間一千多個日子裏,社區藥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就覺得萬分感動及佩服。
配合政府的防疫行動,加上原本藥局的事務,已經是忙上加忙的狀況下,仍能分出心力來記錄三年多的抗疫生活點點滴滴,不只需要平時的用心體會,更需要能及時寫下當時的情緒及發生「故事」時的細節。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疫情開始時,我剛好擔任藥師公會全聯會的祕書長,因此在二〇二〇年一月二十一日就接到政府關切口罩的訊息,之後的演變非常快速,幾乎到一天一變的狀況,尤其是社區藥局的變化,真的是讓人疲於奔命。
從一月底發現廠商送貨延遲(因為太多貨都被半路以高價現金收購攔截了),造成社區藥局在農曆春節假期結束一開業,便無貨可賣。我們收到非常多反應,希望全聯會協調廠商出貨給社區藥局,不到一天變成政府全面徵收,每人能夠到四大超商購買三片口罩,一片八元。
但民眾怨聲載道,直到二月三日由行政院拍板定案,使用健保署VPN系統來讓民眾購買口罩,以杜絕不公平的現象。至此,社區藥局進入前所未有的艱困任務執行狀態。
每天在食藥署開口罩協調會議,將第一線社區藥局反映的事項在會議中報告,再協調各部會如何視情況調整執行方式。
當時口罩政策擬定由衛福部指派食藥署規畫,由健保署提供系統登錄,由藥師公會全聯會整合社區藥局執行口罩實名制。口罩的製造進度及數量管控,由經濟部商業司及工業局處理,運送則由中華郵政來負責。
跨部會的協調已經是困難重重(因不同部會的作業流程不同,需要相互理解磨合),社區藥局端又是最後執行單位,也是接收民眾焦慮、恐慌情緒的第一線,可想而知社區藥局需要處理民眾端層出不窮的問題,但主控權都不在社區藥局,所有的藥師都要比平常付出千百倍的心力,來解決民眾的困擾。
蘇藥師雖然是北醫的學姊,但我們從未見過面,因此只能先拜讀大作來了解。本書總共分三大單元——
第一單元是怪事一籮筐,主要敘述口罩實名制時發生的點點滴滴,有感人的故事,也有對環境、世界的體悟,尤其是〈蝴蝶生氣了〉及〈淨空海洋垃圾〉。
第二單元是世界每天都在改變,主要敘述多變的疫情下,防疫政策也朝滾動式調整,當然民眾的生活也跟著配合調整,其中描述作家七等生的〈杯子的主人〉一文,讓人不禁跟著思考人生哲學的奧義。
第三單元是藥師的心聲,主要敘述藥師送藥到府各種樣態的新體驗,其中〈寶哥一家〉最令我印象深刻,因為疫情讓原本疏離陌生的親人重新連結起來,雖然也遭遇親人的生離死別,但是就像作者在文中所述「沒有一件事,是絕對的不好或是絕對的好」,全書看完彷彿將三年的疫情像電影播放一樣,歷歷在目又印象深刻。
全書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每篇文章最後都有個小方塊短文,第一單元大部分是口罩及配戴口罩的常識,還有防疫產品的知識及小叮嚀;第二單元主要是針對病毒、疫苗、還有中草藥及防疫茶的說明;第三單元著重在染疫或防疫的營養補充及保養品的選擇重點。
看完全書有感動、有佩服,在艱困的疫情下,繁重的「口罩實名制」、「疫苗登記」、「酒精販售」、「快篩試劑實名制」、「居家隔離病患送藥到宅」、「抗病毒藥審核、調劑及衛教」,再加上當時缺藥問題,一時之間所有的藥師都處於上帝也瘋狂的狀態,沒想到蘇藥師以幽默溫暖的態度,來穩定社區民眾的心,成為整個社區防疫的最佳諮詢站。
而這也是全臺六千家藥局在疫情期間最重要的表現,全體藥師一致在防疫公衛的付出,讓臺灣的防疫成為世界第一,甚至讓政府能夠喊出「Taiwan can help」做出色的國民外交,也藉此推薦序感謝蘇藥師及所有在工作崗位付出的藥師,身為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身為藥師,我要表達很榮幸可以跟大家一起奮鬥,一起為民眾的健康福祉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