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人生七十正精彩》線上試閱>>>

  ◆目錄/推薦序


【推薦序】老來是寶……………………………盧惠馨
【作者序】不怕老年到…………………………莊淑惠

急診老「冰」——曾益冰………………………莊淑惠
廚藝、竹藝達人——林聰奇……………………莊淑惠
寬寬人生——張陳烈貞…………………………陳潁茂、徐錫滿
飛向寬廣藍天——劉鼎龍………………………范毓雯、莊淑惠
生命「竹」跡——葉英晉………………………賴麗君
好命做得來——葉月雲…………………………莊淑惠
繪出絢麗晚年——呂芳村………………………徐錫滿
講好話,鬥鬧熱——謝來文……………………莊淑惠
車掌阿嬤——洪張麗珠…………………………莊淑惠
抓住每一個鏡頭——徐明江……………………徐錫滿
一腳踩進e世界——湯少藩 ……………………陳潁茂
油桐花下的春天——楊遷與陳金貴……………林秀蘭
擇善固執——孫鴻法……………………………莊淑惠
兩全其美——陳兩全……………………………徐錫滿
找到一條對的路——林國華與陳銀娘…………陳美羿
大嗓門「珍姑」——馮玉珍……………………曹麗雲
以靜制動——徐張令儀…………………………曹麗雲

 

◆【推薦序】老來是寶 撰文/盧惠馨(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在工商業時代,「老年」似乎讓人聯想到不事生產的社會負擔,所謂「風燭殘年」意味著生命力的消逝殆盡,有行將就木的傷感。

幸好現代人較尊重生命的尊嚴,也重視生活品質,所以近年來「老年人」也成為閃亮的一族,名為「銀髮族」,他們的需求和自主性被看見了。原來,老年不是人生的下坡,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這個階段和前面的階段有何不同呢?按照中國人傳統的說法,大概不外乎可以「享清福」、擁有「含飴弄孫」的閒情,所謂「福壽雙全」便是一個中國人晚年的最佳寫照。

然而,果真這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嗎?「清福」若指無事可做,會不會悶得發慌?若指單純無爭的心境,那也未必只能從清閒的生活方式得來。現代的家庭結構多樣化,子孫未必同住,或者未必有子孫;再說,靠「兒孫繞膝」的傳統圖像來定義老人存在的價值,豈非忽略他們的聲音,忽略他們還有無限開發可能的生命情狀。

什麼樣的生命情狀呢?這本專輯將一篇一篇呈現在讀者面前,其中的主角,有我們親友或街坊鄰居的影子,人生的起落滄桑、布滿歲月刻痕的容顏,似乎再平凡不過;然而,不平凡的是,漸僂的身形,以熱情和智慧揮灑出另一番生命風景。

對許多人來說,這也許是生平第一次,不必委諸命運,他們自己創造編寫接下來如何好好地活、快樂地活。

不問體力還有多少,他們敏於為人服務;不論工作如何卑微瑣碎,他們但求在人間的角落還能派得上用場。細火慢燉一鍋茶也好,撿拾破銅爛鐵也好,清掃無盡的塵土也好,為病患跑腿也好,都能啖出心頭上的好滋味。

做的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因為他們與世無爭,也沒有倚老賣老;因為他們勇於學新的事物、接新的工作,只要有需要,他們皆應此召喚前去。他們不指揮別人,而是以樸實的身段力行,汗水可是粒粒晶瑩地滴落。

時間在他們的手中,成了給人光和熱的寶石,而不是叨念從前風霜苦楚的糟粕。因為這樣,他們的天地寬闊。人生行到此,世間財富不再那麼重要,他們自己就有因歲月堆疊而逐漸豐饒的心靈寶藏。

對讀者而言,他們給予了「老來是寶」的有力啟示。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直接連結網址,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