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日〈二月二十八(日)〉 
       
       
       
       
      【靜思小語】 
       
      不要讓「無力感」停留在心中太久,損害自己的意志。 
       
       
      ◎至人無親 
       
      花蓮委員及慈誠幹部齊聚精舍,在報告會務近況後,上人開示,慈濟團體 
      之美,美在一分「長久之愛」,對於一般年老的人自要表示敬愛,何況是 
      資深的慈濟老委員。 
       
      「不要讓他們有『我已經年老、不中用』的心態,可以讓他們多對大眾講 
      述古早的慈濟事。若能加強資深老委員的功能,並使年輕一代有發揮的機 
      會,則花蓮地區人力就能增加,負起濟貧教富使命的菩薩也就更多了。」 
       
      上人並言,老子說:「至人無親」──仁愛之心擴展到極致時,心中就無 
      所謂「我所私愛」的人,這是最高的聖人境界;沒有特別親愛的人,普天 
      下人人無不是我所愛的人,這就是真正的「無我」境界。花蓮既是慈濟發 
      祥地,期待大家要負起「地主」的使命感,接引更多民眾投入菩薩志業。 
       
       
      ◎為自己鬆綁 
       
      慈濟靜思生活營行之多年,參加學員類別包含企業、法務、大眾傳播等各 
      界菁英,今明兩天則以大專院校教授為主,共約百多人參加。 
       
      有人稱自己的壞習氣不易斷除,內心總有諸多矛盾,但願修行能盡善盡美 
      。上人說,修行要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並不容易,但事實上也不困難 
      。「佛法要生活化,不要將『修行』二字拿來緊緊地綁住自己。修行不過 
      是修心養性、端正行為,只要把握好這個簡單的道理,在生活中將人做好 
      ,就是修行了。」 
       
      如同一般人對自己較不認識的人,往往會保持基本的禮貌與尊重;但「鏡 
      子貼己太近,就看不清自己的臉」,對於親人常因熟不拘禮,而任自己的 
      無明發作。 
       
      若欲改除此習氣、與家人和諧相處,可將「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這句靜 
      思語放在心中,當脾氣要發作時,就趕快壓制一下,久而久之必能習慣成 
      自然。 
       
      上人強調,「學佛」要學菩薩開闊的心志,「修行」要投入生活當中;能 
      用平常心、平等心看待一切,心境自然開闊。 
       
      有許多教授都提到對人事有種「無力感」,無法振作意志持續追求理想。 
      上人表示,心中一旦產生「無力感」,會大大損害自己的意志。 
       
      「偶爾我也會有『無力感』,但不會在心中停留太久。我總認為既然來到 
      人間,就不能逃避責任,也不要怕責任重;但求力量增加,則有何難事? 
      只要有心人共同努力,相信就沒有擔不起的大石、推不動的大山!」 
       
       
       
      ▲四月三日〈二月二十九(一)〉 
       
       
       
       
      【靜思小語】 
       
      凡事用愛對待,再大的對立都能不攻而破。 
       
       
      ◎用心重建 
       
      總統當選人陳水扁先生來訪。 
       
      「上人曾說,大地震後的災民是『一時受災,不是一世受難』,我一直銘 
      記在心。災後至今已過半年,新政府將成立『災後重建小組』,希望溝通 
      、了解各團體從事救災工作遭遇的困難,以期整合力量,儘早完善處理災 
      後重建事宜。」 
       
      上人表示九二一之後,慈濟從未間斷重建工作,但期待政府能以「專案」 
      處理,免於層層行政作業延遲重建時效。「人民生活安定,才能建立富而 
      好禮的社會。九二一地震造成中部山區土質鬆動,慈濟努力勸導山上居民 
      移居到山下安全的處所營生;對於遭逢巨變致使家園破碎的平地災戶,也 
      必須趕緊讓他們先安身而後安心,身心兩安才能有信心重整家園、投入社 
      會。」 
       
      除了災戶們的安身、安心工作外,上人也說明「慈濟九二一希望工程」的 
      理念與作法,以及礙於法令規章舊建築年限未到不得拆除等困難。 
       
      陳水扁先生表示,災區重建工作牽涉甚廣,職掌分散於政府不同單位;雖 
      然地震災區集中,受災人數也確定,卻因適用的法令複雜,對重建進度造 
      成困難。未來將以「專案、專人、專責」來處理。 
       
      上人表示,人民受災後,政府能多方設法,這在無形中也是愛的教育。 
       
      陳先生對於慈濟投注大量人力、財力及物力,以「用心且重視」的態度從 
      事「希望工程」,表示敬佩。 
       
       
      ◎以愛治國 
       
      陳水扁先生形容大選過後的政局一如災後重建,也面臨「選後重建」;如 
      何化解對立,是一大挑戰。 
       
      上人表示,「愛」可以解決所有的困難。「只要不計較、對他人付出真誠 
      的愛,心中的疙瘩就能放下,對方待我們也會變得柔軟。愛的力量最大, 
      凡事用愛來對待,再大的對立,都能不攻而破。」 
       
      先生甚表認同,相信最好的重建基礎就是以愛出發;用愛來跨越,自然就 
      沒有怨憤不平的心,就能生起同理心來化解對立。 
       
      「多看別人的優點,則人人都值得我們學習,這就是一種弘大的心胸。佛 
      教有句話:『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孔子也說:『君子坦蕩蕩』,執政 
      者若能以愛治國、以愛作為施政方針,則社會處處充滿愛,這就是人民最 
      大的幸福。」上人言。 
       
      先生談及兩年前競選連任台北市長失敗,踏上學習之旅的首站,就是來向 
      上人請益。「上人當時的話語給我許多啟示,使我有勇氣與信心,在跌倒 
      時能恢復對自己、對土地以及對別人的信心與信任;幾經反省、調整、提 
      升後,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出發。」 
       
      「謙虛是美德!」上人致予肯定讚美。 
       
       
       
      ▲四月五日〈三月初一(三)〉 
       
       
       
       
      【靜思小語】 
       
      甘願做是福德,歡喜心是智慧。 
       
       
      ◎小鎮人情 
       
      光陰悄逝,上人今日又將展開全省行腳,此次是順東而下,走南迴公路到 
      屏東,由西一路北上,終返花蓮,行程共計十天。 
       
      首站來到慈濟玉里分院。上人向病患及醫師們問好,幾位志工穿梭人群奉 
      茶招待來者。忽見有位阿公騎著電動三輪車載著一位阿嬤,緩緩駛入門診 
      區;據說,他們向來如此直入門診區,並不礙事。阿公邊開著三輪車邊風 
      趣地說:「腳閃,人不必閃!」此語一出,引來不少笑聲。 
       
      驅車再行,往關山的公路上,夾道而生的林木開滿粉紅色的花;抵慈濟關 
      山分院,上人即到各病房慰問病患。 
       
      病痛不分年齡,臥病在床者老少皆有。有位一百零六歲的「清朝阿公」, 
      自醫院啟業當天,即因敗血性休克住院臥病至今,幾位兒孫環立床側,請 
      上人為阿公開示祝福。 
       
      一位婦人因膽結石住院,兒子謝小弟剛剛特別到大廳央請上人探望其母。 
      上人安慰這位婦人時,謝小弟提及爸爸曾說,等媽媽病好了,就要將媽媽 
      捐給慈濟做全職志工。 
       
      還有位生病的阿嬤,來了四位家人在旁照料……上人逐床探視,感受到關 
      山地方人情真美,家中一有人生病,大大小小都來關心,感覺非常溫馨。 
       
       
      ◎志工之美 
       
      無論是玉里或關山分院的志工,台東的師兄姊是重要的人力來源。上人在 
      台東聯絡處與委員、慈誠隊開示時,說明志願性的「志工」與專業性的「 
      職工」,兩者之間工作性質的不同。 
       
      「職工負有行政責任,有行政的權責;志工則是有責無權,要把握好『不 
      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界限。兩者之間,必須相互感恩。志工是軟體中的 
      軟體,醫護人員療治患者的身體,志工則是安撫其心理;一是安身,一是 
      安心,兩者分工達成對患者身心整體的治療。」 
       
      上人表示,志工本身若無健康的心理,如何陪伴病人走出身心健康的道路 
      ?無所求地付出,才能成就志工超然的人格,擔負起殊勝的使命。 
       
      「超然的志工,就是最美的志工。」上人致勉說,生命的價值在於展現良 
      能、付出愛心,志工既有因緣來到慈濟,就當珍惜這分難得的因緣,把握 
      生命與時間,將自己奉獻給人群。 
       
      上人強調,志工之間尤須和心、互愛,才能展現團體之美,帶給全院上下 
      一片歡喜與安心。「人生要做到令人害怕很簡單,但處在這種情境,將使 
      自己陷於無限的孤單中,這樣的人生實在很不可愛。」 
       
      「罵人者往往很快就忘了自己曾如何罵人,但被罵的人卻會永遠記住這件 
      事;所以與人相處要溫和以待,不要動輒發怒指責別人。也不要要求別人 
      對自己好,應該要求自己對別人好。當被人凶惡相向,不要鑽在『為何你 
      對我凶』的困境中,不如好好反省自己為何被人凶,是否做錯事、說錯話 
      ?」 
       
      上人今日公布台東地區新任委員及功能組組長人選,當報出姓名後,上人 
      皆問:「甘願做嗎?」每個人都回答:「歡喜受!」上人於是由「甘願做 
      ,歡喜受」談起,期待大家「把握當下,甘願去做;恆持剎那,永保歡喜 
      心。」 
       
      「甘願做是福德,歡喜心是智慧。甘願造福人群,就是在結好緣,人人就 
      會歡喜親近;在造福人群時,遇到任何境界,都能保持歡喜心,就是智慧 
      。若缺少智慧,一有事發生就會起煩惱,甚至『怒火燒盡功德林』。唯有 
      智慧才能化開煩惱。」離開台東南下,行經環山曲折的南迴公路,飽覽寶 
      島美麗山海風光後,來到南台灣的屏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