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 心靈均富
◆6‧13《農四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
不論貧富,從心靈拔苦,開展其愛心,則人人都可以盡己所能,成為救度人間疾苦的菩薩。
驚世災難,警世覺悟
「走出自我象牙塔,就可以看見世間疾苦,需要眾多人間菩薩伸出援手。」繼上午菲律賓董事會後,午間進行澳洲董事會。上人表示人間天堂澳洲旱象持續,驚世的災難發生,大家要提起「警世的覺悟」。
澳洲乾旱連年,多處災區田地絕收,農夫生活無以為繼,有人萌意尋短。慈濟人除了捐贈消防局一輛能裝載四十二噸各種用水的特殊消防車,以運輸民生用水至旱區,也發動齋戒,期能匯聚善念福力緩解旱象。
「要持續齋戒,讓人人虔敬的心聲共振,上達諸佛聽。」上人勉眾齋戒之外,還要推動環保。「莫以為一個人的影響微弱,全球六十億人善念共振,可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苦既拔已,復為說法
全馬慈濟人所展現出的「和」,以及合心推動志業的斐然成績,令上人欣慰稱道。上人例舉當地人文學校採「一子一親」制,除孩子來此學習,並為同行的大人安排課程;許多人因而成為志工,或參加培訓,別具特色。
於感恩戶照顧方面,不只細膩地含括生、老、病、死的照顧,每個月發放救濟金時,還會給予「法的洗禮」,引導貧戶發心布施,體認到自己也有能力幫助其他人。
「這就是智慧型救濟——不只救貧,也救心。雖然有形的物資匱乏,但他們心靈卻能因此富有;如此才能真正使人人均富。」
上人讚歎馬來西亞慈濟人堅毅中有細膩,不只是「緊緊跟隨」,更進一步做到了普遍淨化人心;所以能被當地政府與民間肯定、信賴且尊重。以此深切寄許座中師兄姊,落實社區淨化人心。
「世間是一畝畝菩薩的福田,凡做過的,就有足跡在,也有歷史在。希望大家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在僑居地慇勤播撒、耕耘愛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