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 四緣合一,菩提林立
◆6‧10《農四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
志為菩薩,要以「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智慧妙法為淨水,慇勤精進為陽光」,預約淨土到人間。
大地、和風、淨水、陽光
「慈濟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進入第五天課程。上人言,四十多年前因見到人間疾苦,一念心啟發了對佛法的認同與信念,相信人人心中有佛性;所以無論如何辛苦,也要將佛法落實在人間。現在看到全球慈濟人在各地為淨化人心而付出,感覺此一理念已然實現。
「若有人問,慈濟人是佛教徒,不念佛嗎?你們可以回答,有,我們以佛心為己心,行菩薩道。假如又問,慈濟人是佛教徒,不打坐參禪嗎?你們也應該說,有,我們守志不動,億百千劫;以禪定之心行菩薩道。」
一如所有種子,慈濟最初始那一粒愛的種子,也需要四大因緣會合,才能萌發茁壯。上人表示:「這四大因緣就是:『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智慧妙法』為淨水,『慇勤精進』為陽光。」
上人進一步詮釋,人人心地要有誠正信實的土壤含藏種子,還要有好空氣、能接受慈悲喜捨的和風吹拂,讓人人看到我們如沐春風;有好的環境、好的空氣,還需要有智慧妙法,如淨水般滋潤大地;更要將心門打開,慇勤精進,接受陽光的熱情成就。
「大地、和風、淨水、陽光四緣合一,還要有人間菩薩去撒種、耕耘、灌溉,種子才能茁壯成大樹。合一株株菩提樹,蔚然成為菩提林。」
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缺一不可。上人表示,於慈善,再如何富裕的國家,也難免有困苦人生、天災人禍,需要人間菩薩來救拔。而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的折磨,所以需要醫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
「儘管身體健康,且有名、有利、有地位,但是世間濁亂、人倫道德淪喪,仍不能安心;需要藉教育來挽救人心。然以教育安定社會,不能只憑人與人之間口耳相傳,必須依靠媒體傳播,才能迅速開闊空間,使善法廣為人知。」
慈濟宗門已立,上人期勉大家心存佛、身行法,身心投入行菩薩道!
不是空歡喜,是永恆的法喜
「慈濟人相聚,不論相熟與否,都有分享不盡的心得。看到、聽到大家在僑居地所做的一切,那般無所求的付出,還有付出後的歡喜,實令人欣慰;這不是空歡喜,而是永恆的法喜。上人表示,透過大愛電視,天天看到大家在海外的付出,每一步足跡、每一個空間,都是經典。
「有人問我是用什麼方法,能讓每一位慈濟人不爭名、不爭利,做得這麼甘願歡喜?我說:『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大家親身投入去做、去感受,自然有所體悟而甘願付出。」
上人指出,《無量義經》是慈濟宗門的修行法門,教導如何入世、在人群中精進;《三十七助道品》是幫助修行、調伏心地的方法,這兩部經文能記得住、做得到,身心都會很精進,而且達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的境界。
「期待大家謹記『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智慧妙法為淨水,慇勤精進為陽光』;秉持人間菩薩的一念心,『預約淨土到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