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 私愛纏縛,大愛自在
◆9‧6《農七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
一生只愛一個人,或是只愛一個小家庭,往往會被纏縛得很苦。投身菩薩群中,無所求付出,這樣的愛清淨無染,輕安且自在。
轉「十惡」為「十善」
貪盜心重,是凡夫習氣之一,要循循善誘,引導其「布施」;慳吝者,心永不滿足,唯以種種人間現象導其見苦知福、見貧知足,以此「知足」心念,轉化慳貪不捨。
「芸芸眾生,有種種惡形惡相;要轉十惡為十善,才能救拔其離苦脫困。」上人於晨語教示,人間菩薩於善法,自知,且要教人知;於善行,自作,且要教人作,不只把握因緣度化人間,也要留典範、存歷史,教育後人。
犯下劫盜之罪,將來會墮入三惡道受苦。《水懺》經文云,「若在畜生,則受牛、馬、驢、騾、駱駝等形,以其所有身力血肉償他宿債。」
上人解說,人類利用這些牲口耕犁種作、搬馱貨物,使之終生受苦,及至衰老無力時,還要被宰殺食肉……「實是償還宿債,盡其氣力血肉,抵消過去生偷盜所欠的債業。足見偷盜罪業的可怕!」
「偷盜」是「十惡」之一,其餘之惡還包括:殺生、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癡。上人勉眾,將「十惡」之心導向「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唯有行十善,才能解脫惡業!」上人殷切勉眾。
不只有智,還要有愛
與大愛台幾位主管談話。上人盼望同仁能從「文化人」轉化成「人文人」——不只徒具專業,還要具有「愛心」及「使命感」,作清流的典範。
「有的人很有能力,但空過時間,以『職業』心態上下班,消極地一天過一天慢慢來。若能懷抱『志業』心態,就會有使命感,多付出時間、多用心,把握分秒、積極專注,全力以赴。」
上人表示:「人的一生只愛一個人,或是只愛一個小家庭,往往會被纏縛得很苦!能投身菩薩群中,無所求付出,此等清淨無染之愛,輕安又自在!」
如何鼓勵同仁付出?上人對此回應,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付出,讓同仁感受到你的愛,就能甘願付出;當其真正付出以後,自能體會箇中甘味。
「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打開心門——雖有專業的『分別智』,也一定要有志業的『平等愛』;智與慧相合,才是人文典範!」上人致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