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2期
2008-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國際慈濟人醫會十周年年會】
  主題報導【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面對喪親】
  慈善台灣
  寰宇慈濟
  喜樂證言
  人文教育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八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台灣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2期
  心靈交流道

愛鄉情,從四川到南京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我正在南京河海大學上課,之後接獲訊息——什邡市洛水鎮老家房屋坍塌、奶奶也在地震中往生。當時由於機場關閉,無法馬上回家奔喪,內心很遺憾,決定提早放暑假回家幫忙。

地震後,全家人遷移到永興公園帳棚區。有天下午,我和媽媽經過洛城小學慈濟服務站,媽媽想要量血壓;在等待的過程中,我發現醫師聽不懂我們家鄉話,師姊問我能不能協助翻譯?我答應了,也承諾明天開始每天準時報到。就這樣,開啟了與慈濟的緣分。

六月二十七日,我開始在洛城小學服務點擔任志工。最初做方言翻譯,後來轉做患者資料建檔、衛教,也在藥局幫忙;一直到洛城小學服務站圓滿結束,又轉到永興公園服務站繼續幫忙。

八月十日我離開四川、準備返校上課前,一位師姊提及昆山將舉辦中秋節愛心酥製作活動,邀請我屆時參加。

回到南京,與當地師兄師姊聯繫,得知這次愛心酥活動,所得全數協助四川震災學校援建;我很感動,也決定共襄盛舉——慈濟援建學校有好幾所是我的母校,我更應該以行動向志工表達誠摯的感恩。

九月十一日起連續五天,我和來自上海、蘇州、南京、杭州和昆山的志工們,合心協力製作了近九萬兩千顆愛心酥。相信在不久之後,重建完成的母校,將展開雙臂,迎接一批又一批學弟學妹入學。
                                                                                                              大陸南京 戴俁俁


付出愛,心門悄然打開

四川大地震後,我自願來到災區關懷受災鄉親,也因此接到慈濟人送上的便當和飲用水;這樣貼心的服務溫暖了我,當下我報名慈濟志工行列,三天後接到服務通知。

記得有一回,手裏正忙著打包要提供給鄉親的物資,外頭突然下起大雨,水桶和毛毯區積滿了水,水溝和地上漂浮著許多垃圾,散發出異味。看到林凡愉師姊彎腰撿拾垃圾,我走過去跟著她一起撿,過程中聽到內心的聲音:「只要放下『我』,把握分秒不空過,累積點點滴滴善念,就能夠編織成美麗人生。」

與慈濟人共度這段時間,我體驗到一股從未有過的感動和震撼——不論是香積組、活動組或醫療組,每位師姑、師伯用心付出,並將這分愛與關懷傳遞到鄉親的心坎裏;每天聆聽上人開示、唱「祈禱」歌曲時,心中充滿感恩與感激,讓我看到自己的無明,同時也感受到慧根在心中發芽。

結束服務後,回到工作崗位,我的心已不像過去,只將注意力停留在自己身上,常常處於擔憂和苦惱中;當我願意付出去幫助別人時,愛的心門也悄然打開。

上人說:「生命在呼吸間,做就對了!」我會在這條菩薩道上腳踏實地,做中學、學中覺,日日精進、時時用心!
                                                                                                                大陸四川 郭語


母與子,復健室的省思

傍晚時分,醫院復健室來了一對母子,中風的媽媽右邊身體無法動彈,復健師引導她躺上床,重複雙手拉開橡皮筋的動作,藉此強迫右手肌肉動作,達到復健效能。

媽媽使勁地拉動著宛如千斤重的橡皮筋,一吋吋張開,動作十分緩慢。她的汗水如雨水般不斷滑落。過了好一會兒,我靠近這對母子,輕聲說道:「很辛苦喔,都流汗了!」

媽媽看著我微笑回答著:「是啊!很痠很痛。」

「不急,我們慢慢做!」我柔聲陪伴,希望能減緩她的焦慮感。

突然間,孩子說話了:「媽媽,我們是來做復健,不是來聊天的喔!」「你的動作要正確,用力拉,不要偷懶!」

聽見兒子如軍中教育班長的命令口氣,我退到一旁,望著這年輕孩子臉上的不耐煩,回憶起幾十年前的往事——

那年我十六歲,媽媽因為工作操勞,患有五十肩毛病,手無法高舉、使力。有天兩人一起搭車,公車上幾無立足之處,只見媽媽直往坐滿人的椅子上擠了過去。

看見旁人流露出鄙夷與厭惡的神情,我覺得丟臉,故意走得遠遠的,宛如媽媽是陌生人……

眼前這對母子的互動,彷若對我無聲說法,原來自己也曾經這樣傷害過母親,無視她那無法高舉的病手。

媽媽今年七十多歲了,身體還算健康,投身於慈濟香積活動中,在志工路上盡一己之力。而幸運如我,尚有機會能將媽媽擁抱在懷中,尚能傾聽媽媽的歡喜與悲傷,尚能於志工活動中,時時提醒自己行善、行孝不能等。

這樣的好運,若不好好把握,也會稍縱即逝。感恩菩薩!
                                                                                                                    永和 阮張榮

 

更正啟事
第五百零一期《慈濟》月刊第七十五頁上圖攝影者為林淑娥,中間右圖攝影者為洪如澤。第七十八頁,去年全台進口加自製紙錢,為二十八「萬」公噸,編輯誤植為「億」,特此更正並致歉。

徵求插畫志工
竭誠歡迎對插畫有興趣,擅長人物故事、兒童插畫、自然景物等題材的您,加入《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插畫志工行列,為人間美善增色。
聯絡人: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 李秀玲  02-28989000分機2053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