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十六日 強心力,化業力
◆8‧15~16《農七月‧十五至十六》
【靜思小語】人人轉心念、敞心門,就有強大「心力」以解「業力」。
看見最美笑容
八月十三日至二十四日,慈濟人在四川地震極重災區什邡市與綿竹市三十六個村鎮社區,致贈每戶超過三十種民生用品,作為遷入簡易屋的「入厝禮」,總計嘉惠兩萬一千戶。
「看到大災難之後,燦爛笑容又重回鄉親臉上,每一張臉都發光、發亮,這麼美的畫面,真讓人心安、歡喜!」上人表示,受災受難人展露的笑容,是天下最美的笑容。
當地婦女以傳統技藝手工繡製作鞋墊,作為感恩慈濟人的紀念品;更啟動善的循環,利用慈濟致贈的物品包裝盒做成募款箱,為其他需要幫助的災區募款。
欣見鄉親互愛互助以回饋,體現「感恩、尊重、愛」的循環,上人指出,七月確實是吉祥月、歡喜月,在眾生苦難時及時幫忙,就是「普度」真義。
「『福』不需外求。開啟心門,日日以歡喜心面對一切、以開闊心胸面對人人,心開運通福就來!」
上人呼籲人人轉心念、敞心門,就有強大的「心力」,能解「業力」,消弭天下災難。
坐論經典不如活用
與精舍幾位清修士談話,上人期許要將「靜思勤行道」與「慈濟人間路」密切融合,平行並進。
「經就是道,道就是路。『靜思』是勤行道,不只要讀經,更必須勤行;師父日日開示,就是為大家鋪設這一條道路。」
上人強調佛法不離人間,離開人間求佛法,猶如求龜毛兔角,實不可得;淨土不離人間,地獄也不離人間,慈濟是走入人間的佛法。
上人引述佛典故事——
兩個修行人要去見佛陀,因趕路口渴,剛好路旁有水窪,一人看到水裏有蟲,為守戒堅持不喝;另一人覺得再不喝水無法存活,所以取水來喝。最後沒有喝水的人渴死了,喝水的人因此能趕到目的地見了佛。
「身是載道器,渴死的修行人雖然精進、堅持戒律,但失去身體,也失去見佛、增長慧命的因緣。」上人囑眾提起智慧,應現在的時代運用佛法、活用經典,而非針對宗派教理坐論不休。
「佛法歷經漫長時間、遙遠空間,口耳相傳與翻譯增刪,實難確認目前所見經典內容,字字句句都是佛說。況且同一句話,各人解讀不同,就如同一句《靜思語》,每個人領會亦有不同。要提起智慧,審度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將法理活用於現代!」
堪忍才能守志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十六日晨語上人提及《論語‧雍也第六》中,孔夫子稱讚顏回能「守志奉道」,尤其身處惡劣環境卻仍堪忍且輕安快樂,充分展現「忍而無忍」精神。
「能堅心守志不動搖,不倦惰、不懈怠,關鍵在於『忍』」。上人表示,顏回的求道之心堅定,正如《無量義經》所言「歷劫挫身不倦惰」,心不受外力左右,而能精進「遍學一切眾道法」,使「智慧深入眾生根」。
慈濟正推動齋戒、尊重眾生命,上人勉眾亦要以「不倦、不懈」的心,持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