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2期
2008-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國際慈濟人醫會十周年年會】
  主題報導【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面對喪親】
  慈善台灣
  寰宇慈濟
  喜樂證言
  人文教育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八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台灣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2期
  三日 慈悲喜捨入人群

 

◆8‧3《農七月‧初三》

靜思小語】慈濟宗門不是「閉門」自修,是「開門」走入人與人之間的道路。


無怨無悔,無憂無求

「慈,是希望人人離苦得樂、平安幸福;悲,即伸手救拔苦難人,使之走過坎坷、步向平安。」晨語時分,上人致勉慈濟人「秉慈運悲、啟智顯慧」,做苦難眾生「不請之師」。

「慈濟人苦人之苦、痛人之痛,視天下人為己親,以勤行之心,主動走入人間苦難地方;用大慈心鋪路、大悲心搭橋、大智心牽引、大慧心安穩。期待將每一位苦難人平平安安接引出來,身心離苦得樂。」

上人進一步表示,不只要用清淨大愛擁抱苦難眾生,安定其生活、幫助他們走過生命中的困境,同時也要牽引他們走出心靈困境。

「引導他們心靈步向正確光明的道路——體悟還有人比自己更苦,人人都有一分力量去愛人、救人。以慈悲啟發智慧、用智慧引導慈悲,『悲智雙運』為苦難眾生鋪路、搭橋,讓迷茫者得接引、無依無靠者得安隱樂處;這就是覺有情的人間菩薩,也是眾生的『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緬甸風災與四川強震造成的嚴重災情,受到舉世矚目;慈濟人皆作「不請之師」,一梯次又一梯次志工往返災區,接力膚慰受災民眾,給予依靠與希望;早會時上人讚歎大家做到「內自誠而無悔」——發自內心誠懇付出,永不後悔,乃「大慈」也。

不只如此,「心行正而無怨,就是大悲。」上人提及人醫會紀邦杰、洪宏典、葉添浩醫師等人,基於「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之心,數度往返四川災區,「悲心中恆持正念投入,就無怨。」

除了大慈、大悲,慈濟人相信只要人人投入愛心,則受災受難人光明在望;故立下宏願,「願立信而無憂」。上人表示:「具足信心、智慧,沒有懷疑、憂愁,乃『大喜無憂』。志堅實而無求——不計較時間、金錢,付出無所求、不執著,就是大捨。」

上人說,慈濟人內存「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自然就無悔、無怨、無憂、無求;人人都是可敬可愛的大菩薩!

莫輕「一」,做就對

「空過一天,並非『一』,而是八萬六千四百秒。」慈青學長會暨慈青區幹部精進研習營圓緣,上人殷勉大家莫空過時日,小數字累積起來就是大數字;也不能輕視一己之力,「集無數個『一』人之力,將合為一股大力量!」

再言「無常」兩字不在於年紀、不選擇年輕或老邁,上人勉眾提高警覺,分秒不空過;學業與道業,亦在分秒累積中成就。

續以「四無量心」勉座中年輕人:「大慈,發自真誠給人快樂,就無悔;大悲,恆持正念為人拔除苦痛,則無怨;大喜,以信、以願歡喜付出,自然無憂;大捨,志願堅實、步步踏實付出,故無求。」

上人強調「慈濟宗門」並非閉門自修,而是開門走入人與人之間的一條道路;當守持誠正信實,走入人群度眾。

「既來人間,就要讓生命發光綻亮,成為有價值的人生;反之,就是徒然製造碳足跡的人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