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2期
2008-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國際慈濟人醫會十周年年會】
  主題報導【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面對喪親】
  慈善台灣
  寰宇慈濟
  喜樂證言
  人文教育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八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台灣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2期
  一日 燃德香,供心花

 

◆8‧1《農七月‧初一》

靜思小語】表達虔誠,不一定要焚香,但要有心香、德香;不一定要供花果,時時歡喜,心花開放,自然散發虔誠花果香。


普度,自度度人

台灣民俗謂農曆七月「鬼門開」,有種種禁忌;或以「普度」為名鋪張拜拜、燒紙錢等,以求心安。今逢農曆七月第一天,早會時上人提及古代民智未開,以訛傳訛,民眾信以為真,沿習以往而成俗。

「例如人往生後以寶物、牲畜甚至活人陪葬;後來讓亡者口含錢幣、穿戴金銀珠玉殮葬;而後又發明紙錢、紙人陪葬……其實這些對往生者都沒有幫助,只是活著的人盡心意,或為某些目的而做。」

而今民智已開,上人籲眾要智信,莫迷信。「人生到最後,燒再多紙錢也無法帶走,唯有無形的功德法財,能生生世世隨身。」

如何才能「心安」?上人教示:「不只要『自愛』——守規守矩,明辨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且要以真誠的心面對人、事、物——敬天愛地、尊重一切生命。自愛且愛人,就能時時輕安自在!」

中元節舉行的「盂蘭盆」會,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救拔地獄眾生脫離無量苦痛。上人感嘆現今人們為了「普度」,買賣、殺害牲畜來祭拜鬼神。「雞鴨雙足受綑綁,被人們倒提著回家作祭拜用的牲禮,多麼痛苦啊!既要『救倒懸』,卻陷牲畜於倒懸之苦,實是顛倒!」

農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修行者證果、苦難者出離的「吉祥月」;上人勉眾「普度」要用「法」度——指引人人一條正確道路。

「並非僅以口頭唸誦經典就能解脫;要以善法自度、度人——度此生的苦難,並積來生的福德。以智慧解開迷茫顛倒的心、往正確方向走,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破除七月迷思,並非否定一切祭祀禮儀。上人表示,表達虔誠,最重要是一念心。「不一定要焚香,但自心要有心香、德香;不一定要供花果,時時歡喜、心花開放,心靈自然散發虔誠花果香。」

上人敦勉大眾先自度,才有「法」度人。「成長慈悲、培養愛心,就是真正的『普度』!」

時間,累積一切

百丈禪師年輕時在寺院輪值香燈師,負責打板叫大眾起床。有一天他延遲五分鐘打板,在眾人上殿做早課時自請處分,懺悔因為自己延遲五分鐘,讓整個叢林五百人每個人延遲五分鐘起床,總共浪費了多少時間!

與一位醫學教授談話,上人以此譬喻,在慈濟人人都有心做事,然有時由於彼此互動不夠、人與人之間感情不足,而致事情無法圓滿。

「時間可以累積一切。人與人之間,需要時間來磨合;真誠關心每一個人,情感建立、人人齊心,就能有好因緣以成就諸事。」

上人強調,慈濟絕非為了蓋醫院而蓋醫院,是為了做出醫療典範、培養良醫而蓋醫院。

醫療與生命、教育與人間社會,密切相關,上人對此兩項志業皆賦予深切期待:「社會未來的希望,在品德教育。教育醫學生最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有『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對病人不只『視病如親』,還能『視病如己』。培養出尊重生命、守護健康的醫療人才,是我最大的期待!」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