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 懂理更要懂事
◆12‧20《農十一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說起道理口若懸河,卻常與人過不去,是懂理不懂事。能人圓、事圓、理圓,才是懂理且懂事。
守護家庭,庇護大地
純樸的雲林鄉間,有一群平均年齡七十多歲的阿嬤組成環保菩薩隊,哪裏需要志工,他們就往哪裏去;每星期至少兩天到西螺和斗六環保站分類,同時也投入香積、景觀、福田、助念與醫療志工等慈濟活動。
領隊的阿春阿嬤今年七十五歲,捐款慈濟二十多年,十多年前因到台北幫忙兒子事業,開始跟著慈濟人做環保;回雲林後,持續帶動村莊響應。如今有兩個女兒受證委員,兒媳也都投入環保。
早會時,上人說起阿春阿嬤早年的勞苦人生。三十八歲守寡,帶五個孩子克難生活;為謀求生計而兼做多項工作,舉凡拔花生、剝蒜頭、割稻等,日夜付出賺取微薄工資養家活口。孩子們在母親勞苦的付出中成長,都很自愛也會分擔家務,如今皆已成家立業。
「曾經是全村最貧窮的家庭,如今則是全村最有名的孝道家庭。阿嬤年輕時庇護子女,年老時庇護大地,造福後代:實是女性品格的典範,令人讚歎!」
上人表示,若人人都能像阿春阿嬤一樣,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且能利益人群;社會自然溫馨祥和。
接受大愛電視訪問時,阿嬤對著鏡頭語意懇切訴說著內心願望:「我想當委員,但我不識字。想問上人:不識字能不能做委員?」
「不識字沒關係,懂道理就好。」上人說,阿春阿嬤心寬念純,說的話都具有教育性,堪為年輕人典範,這就是「懂理」。
「有的人雖然懂理卻不懂事——條條道理口若懸河,卻常常與人過不去。阿嬤懂得做人、做事,做到人圓、事圓、理就圓;人、事、道理皆能圓滿,就是最有智慧的人!」
出世精神,入世志業
於精舍召開慈濟基金會董事會,上人勉座中人人不可或忘慈濟是一個宗教團體,須謹記法源。
「慈濟法源來自靜思法脈。靜思乃出世精神,慈濟則是入世志業。」上人指出,慈濟是入世的宗門,道場在社會人群中,故不能有種族的分別、宗教的排斥,要平等施救,也要廣招來眾。
慈濟人深入人間苦難,藉事修心,既拯救眾生,也成就自我道業;上人強調一定要守戒。
「只要打開一點點縫隙,業力就會伺機而入。凡夫常祈求消災解厄,其實因緣果報不爽;唯有開闊心胸、多種善因,才能消舊業,更重要的是不再造作惡因。」
上人期勉慈濟人當共修《三十七道品》且清楚《無量義經》的道理,方能掌握正確法脈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