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6期
2009-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清平致福
  慈善台灣
  慈善線上‧台灣
  【主題報導】
  發現歡喜
  曾老師的真心話
  天涯共此情‧緬甸
  銀髮之愛
  寰宇慈濟
  上布施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6期
  七日 日日好,月月好,新年就好

 

◆12‧7《農十一月‧初十》

靜思小語】分分秒秒存好心、做好事,日日都是平安吉祥日。


分秒生善念

於屏東歲末祝福,上人開示,許多人禍起於人心不調。如非洲辛巴威、中美洲海地,因人禍動盪導致貧困,民不聊生;應引為警惕,珍惜台灣的平安。

「大家要發願,讓台灣救全球苦難。若反其道而行,使得台灣需要他國救援,就危險了!」

全球景氣不佳,上人提醒大眾力行克己、克勤、克儉、克難,不過度消費;且行有餘力還要救濟普天下苦難人。「有能力救人,實比被救有福!」

時值歲末,人人問候「新年好」,期望新年萬象新。上人云:「新年好不如月月好,月月好不如日日好。分分秒秒存好心、做好事,時時累積福報,日日都是平安吉祥好日!」

入群度眾生

「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牽扯,苦難由此而始。要如何開解、使人心平衡?唯以共同一念愛心,走入人群,從中知苦、知無常,了解因緣果報。」與屏東慈濟人座談,上人叮嚀,與其憂心天下人心變異,莫如提升自己的心念。

「世間無永遠不變之物。以人身觀之,形貌隨著歲月改變,從嬰幼兒直到老年,分秒皆在代謝、老化中;成、住、壞、空的循環亦是世間法則。世間物質生滅不斷,本質是『空』;實則『空中妙有、妙有真空』。」

上人期勉莫鑽究文字,應靜思如何「救慧命」。「談空說有,不如行中道。」

慈濟人修行的法門,就是念佛心為己心。上人教示:「若只是形式上的念佛,出了道場卻與人爭吵、內心記恨,則念佛何益?真正念佛,是要從迷茫中清醒,體解佛陀的大悲心、大智慧,回歸清淨本性;與人和睦、相互幫助。」

人格成則佛格成,上人強調入群處眾,需與眾人結好緣。「放下我執、偏見。若聽聞別人的建議或批評,要自我修正,愈修愈精純。先淨化己心,才能淨化他人,讓人與人之間圓滿清淨。」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