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至二十日 敬畏因果,不昧因果
◆11‧19~20《農十月‧十四至十五》
【靜思小語】凡夫不畏因果,隨心所欲;覺者不昧因果,以心轉境。
獻身命,盡良能
「每一位環保志工人生各有不同的苦難,卻能盡形壽、獻身命,克服萬難、使命必達;這分『以身示教』的精神,在在教導、啟示著我。」
結束第三階段「環保二十」感恩之旅返回花蓮,早會時間,上人讚歎每一位環保志工真正是人間菩薩。
有遭受丈夫毆打、走不出家暴陰霾的婦人,因《靜思語》「普天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解開心結;也有五種癌症纏身者,天天要自己抽尿液、使用便袋,仍不放棄到環保站付出,發揮利益人間的良能……
「儘管有這麼多的苦、這麼多的難、這麼多的痛必須忍受,他們仍堅持付出,這分直至油盡燈才枯的生命毅力,令人歎服。故以環保為道場,能解脫身心的苦難與煩惱,真正是福慧雙修。」
心念定,大承擔
與北區培訓幹事呂梅英師姊等人談話,上人殷殷教勉,要讓慈誠委員透過精進課程凝聚精神、鞏固法脈。
最近三個月上人走訪全台各地環保站,見到環保志工示現種種苦;而集苦的原因,無不是情——親子情、夫妻情……
「他們在環保站裏解開不同的人生苦難,有人說自己就像被資源回收——讓被遺棄的生命再利用;故把握當下,做一分就是賺一分。」
現今社會人心不安,憂鬱、躁鬱等心理疾病叢生。上人期勉慈誠、委員從己做起,進而協助大眾建立心靈環保。
「要相信因緣果報。此世劇本是過去生所寫,業因既已造,再如何去拜、去求,都沒有辦法改變;唯有自轉心念,才能離苦。」
上人勉眾建立正信、正念、正思惟以及正定;信心堅固,就不會人云亦云而焦慮,也才能承擔人生使命。
愛無邊,綻希望
四川汶川大地震後,慈濟援建十三所希望工程學校和位於中江縣的大愛村,十九日舉行聯合啟用典禮,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先生專程從北京蒞會,共同見證大愛。
二十日早會時間,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不惜辛勞,冒著寒冬或頂著烈日勸募,匯集點滴善款,讓無家可歸人有安身之處、孩子有新校園可以繼續學業。「無數人同時釋放無私大愛,這分能量廣大無邊,就是全人類的希望!」
哥倫比亞遭受三十年來最嚴重的水患,一百二十萬人受災,總統宣布全國百分之八十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另一方面,海地霍亂疫情持續加劇……
上人慨嘆,地球受毀傷、蒼生受苦難,無不令人心疼,唯有無私大愛能拔除眾生苦難。「只要人人用心用愛付出,就能給予苦難人光明和幸福,讓他們心靈充滿溫馨與喜悅。」
除習氣,增慧命
與花蓮區合心幹部談話,上人強調,求功德、求加持、求消災皆是「迷」;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覺悟。
「要相信因緣果報。凡夫『不畏因果』——過去生既然隨心所欲『歡喜做』,今生就要『甘願受』。覺悟者『不昧因果』——甘願付出,無論順逆境,都能歡喜接受、勇於面對。」
上人期許大家深入經藏,可從早期《隨師行記》到現在的《衲履足跡》,看到整部慈濟大藏經。「做慈濟並非為名為利。期待人人去除習氣,真正為人群付出、發揮生命良能,才能得見人生的真理,增長自我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