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 做地球的醫師
◆11‧11《農十月‧初六》
【靜思小語】人體小乾坤不調,需要醫師療治;大乾坤四大不調,有賴人人伸手做環保。
做環保,身體好
新田環保站位於台中慈院後方,志工林寶真因車禍導致行動不便,剛開始先學習旋開寶特瓶蓋,現在會用雙腳夾緊寶特瓶清洗。她說:「洗瓶子可訓練手、腳,又可和志工們聊天、練習說話。每天騎腳踏車來環保站,就是最好的復健。」
七十一歲志工劉錦雲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退化性關節炎,做過兩次心導管手術;以前天天在家中呆坐,投入環保後,自覺腦筋清明、兩眼有神,雙腳疼痛的症狀亦緩解。
「醫院搶救生命,環保站延續物命;對環保志工而言,也是增長慧命的聚福之地。」上人強調,環保是天下一大事,人人有責任;唯有家家戶戶落實環保、全球人都能惜福,才能使天地恢復清淨,四大調和。
潭子環保站志工游阿雪,八年前發生重大車禍,腿骨折斷六節,醫師研判往後都要坐輪椅、拿柺杖了。但是老菩薩將做環保當成復健,現在能走、能蹲,並擅長拆解廢棄雨傘,將傘布製作成漂亮的袋子義賣。
兩歲半的陳建安小朋友,經常跟著媽媽看大愛台,有一天竟然開口說:「做環保、救地球。」媽媽王韻茹四處探詢,終於找到潭子環保站,帶著建安投入。得知建安發願不包尿布,上人拍拍他的屁股檢查,真的沒有包。
「人體小乾坤不調產生疾病,需要醫師對症下藥拔病苦;天地大乾坤四大不調,威脅萬物生存,則需要人人伸出雙手做環保。」上人稱許每一位環保志工都是淨化、保護大乾坤的菩薩。
來到豐原市鐮村環保站,站長涂師姊在先生鼓勵下投入環保,憂鬱症得到改善,戒酒後也改善了親子關係。
環保站人人說好話、共同做好事,整個環境因為有愛而溫馨。上人言:「人生難免遭遇坎坷挫折,只要有菩薩以愛相伴,也能重新振作,且加入菩薩行列為人付出。」
上人表示,人與人之間不只要彼此尊重、互愛,還要愛物;人人敬天愛地,使四大調和,才能保障大地眾生平安。
不忍果菜市場大量未分類的果皮、菜葉及保護水果的塑膠網、塑膠袋造成污染,兩年前聚福環保站的志工開始積極進行回收與分類,意外發現網袋是純度甚高的塑膠原料;目前十多名年齡加總超過千歲的阿公、阿嬤,定時來環保站做網袋分類。
上人稱許志工們在長年付出中,精於「物理」,同樣是塑膠袋,卻能細分為不同材質,提高回收效益,印證「用心就是專業」。
和就美,和就興
豐原豐洲環保志業緣起於張景盛師兄騰出自家工廠空間放置回收物,邀約師兄、師姊前來分類;隨著回收物愈多,空間不敷使用,黃謝夜好、黃正雄伉儷遂提供兩百多坪空地作為環保站。
志工簡金桂因孩子罹患唐氏症,過去心中有許多埋怨;一家三口投入環保後,愈做愈歡喜,在付出的過程中,她走過生命低潮,視孩子是上天給予的小天使。
走在「故鄉」的路上,上人言,因年少離家而對故鄉景觀感到陌生;然而環保站人情親切,所看到的都是好人,好人共聚之地,就是福地。
面對極端氣候引發的驚世災難,人力愈顯微弱。上人提醒:「欲緩和天地災難,唯有多造福。力行勤儉生活,是點滴積福;做環保疼惜地球、愛護萬物,就是在造福。」
來到大雅環保站,七十七歲的志工蔡冬荷自環保站成立以來,不論颳風下雨或寒流來襲,每天都來報到。老菩薩們共同感恩上人創立環保法門,讓原本顧厝、顧孫的她們有事做、有機會造福。上人讚歎這裏是老人樂園、是修福的道場。
北屯區的大德環保站僅有十一坪,雖然克難,但環保志工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成長。在劉新平師兄奔走下,利用九二一大愛屋材料,蓋起二樓鐵皮屋,受證志工已有上百位。上人讚歎在此感受鄰里街坊的和氣。「和就美、和就興,是以人間菩薩能從一而生無量。」
北屯區文昌環保站是平安里賴氏家族無償借用。七十一歲英利雄先生兩年前發生重大車禍昏迷,女兒英綺十分孝順,為爸爸發願,若能康復則投入環保。而今英先生在環保站愈做愈健康。
上人欣言,若家家戶戶都能相互勉勵、勤儉惜福,平安里必然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