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日 造福修慧「大富貴」
◆12‧31《農十一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人人互助、互為貴人,就是最有福的富貴人生。
踏實走過,日日好日
二○一○年的最後一天,上人將啟程北上,展開第二階段歲末祝福行腳。
早會時,上人回顧一九六九年農曆年底,借用普明寺舉行的首次冬令發放,除了濟助金和米糧外,更贈予棉被、棉衣及年節用品,讓照顧戶溫暖過年。
早年委員們常會在冬令發放前,回到精舍協助打包物資;完成打包後,在發放前一晚齊聚一堂,聆聽上人的祝福與開示,並分享一年來的志業感言。這一年一度的聚會,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歲末祝福」活動。
如一九八九年的「慈濟大年會」,上人親贈當月生日的委員們一盞象徵「外福內慧」的燭燈和賀卡,同時也期勉慈濟人「燈燈相照」。每位推薦新委的資深委員,也會獲得德慈師父製作的「母雞帶小雞」陶偶……
「儘管當年場地簡陋、人員寥少,但回首過往的影像紀錄,仍是滿懷溫馨。」上人憶述當年情景,表示慈濟就像是「天下大家庭」;時至今日,每逢歲末冬令時節,全臺各地及海外慈濟道場,除了進行發放和圍爐,也有菩薩受證。
上人教眾,日日都是生命中的好日子,踏實走過每一步,都將成為寶貴的歷史。「要有福,就要付出,造福人群才是大福;要有智慧,就要透徹人間道理,看得開闊、想得廣遠,不要自我封閉在小小的生活範圍裏。」
在人群中彼此幫助、互為貴人,就是最有福的富貴人生。新的一年,上人期盼大家都能做一個造福人群的「富貴福慧人」。
感恩無怨,造福有福
上人行腳至宜蘭,新受證的徐秀桃師姊在歲末祝福典禮中,親自演出其人生故事——
秀桃師姊從小家境清寒,小學畢業後為人幫傭,曾從事金紙行及泥水工作。婚後育有一女三男,小兒子十九歲時罹患血癌,龐大的醫藥費遠遠超過其能力負擔,但她仍四處借貸醫治孩子。
小兒子終不敵病魔而往生,身心俱疲的她一度無法走出喪子之痛;所幸大兒子協助扛起家計,也漸把債務還清。未料七年前,大兒子因工作意外從三樓跌下,全身癱瘓,全家再次受到嚴重打擊。「我絕對不能倒下!」秀桃師姊帶著兒子到各大醫院求治,更陪著兒子復健。
面對人生接二連三的逆境,悲苦埋怨於事無補;菸酒、賭博亦無法麻醉她心中的痛苦。後來她受陳正信師兄接引,從環保走入慈濟門。
「福與慧皆非祈求能得,能無私付出、造福人群,就是最有福的人。」上人表示,秀桃際遇坎坷,難免心生怨恨,若自暴自棄更是苦上加苦;幸有因緣走入環保道場,藉由法親關懷及善知識引導,終能走出心靈悲痛,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要敞開心門,運用法水洗心塵——能轉變心念、修除惡習、愛人助人,即能讓晦暗人生重現光明。有感恩心,就不會怨天尤人;心中沒有怨、沒有恨,充滿感恩,就能日日輕安自在。」
十月蘇花公路坍方,造成嚴重傷亡災難,讓人深刻感受「人生無常、國土危脆」。上人請大家引為警惕:「人生有多少時間可與人爭執、計較?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應警覺無常,時時用心在當下。能時時助人、結好緣,即是在人生劇本上寫下好劇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