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 自增福,自拔苦
◆12‧11《農十一月‧初六》
【靜思小語】起「慈」心,即能無私付出;起「悲」心,即能救拔苦難。
「聞法」易,「守法」難
與大林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談話,上人闡述今年歲末祝福「妙手入經藏」的主題「法譬如水——懺悔煩惱障」的寓意。
「劇中的湖水喻『心』——當心靈平靜時,就像一泓清澈、平靜的湖水,能明朗地映照一切;但稍微觸動湖面,則泛起漣漪而使倒影紊亂。」
「心如工畫師」段落,演出者以肢體動作配合螢幕動畫,勾畫出人心欲念不斷滋長、膨脹的意涵,手勢動作比意念還快。上人說明:「習氣存在於意念之前,在不知不覺中驅動行為。一旦養成惡習,就難以克制、修除,生活中不知不覺產生惡的動作;等到警覺時已來不及,造成悔憾。」
上人表示,修行其實就是修習氣而已;但是知道容易,要做到很困難。歲末祝福時刻,是引導人人「法入心」的機會,讓大眾明白為何應懺悔。「然凡夫心起起落落,『聞法』易、『守法』難;故要能守志奉道,更加困難!」
慈濟委員須廣招會眾,每月親自上門收善款,如在人心播下善種子;述說慈濟事,則能讓善種子不斷成長。上人指出,生一分善念,就有一分福。
「引導人起『慈』心,即能無私付出助人;引導人起『悲』心,即能不忍眾生受苦而為其救拔。開啟慈悲心,無形中就能達到『自增福、自拔苦』。」
企業家回饋社會,固然令人肯定,但上人更歡喜於窮困的受助者也能助人。「只要有心,再窮困者也有能力助人。所以每次聽聞有會員說景氣不好要停止捐款,我都覺得很可惜——並非為了少一份捐款而計較,實為多一畝良田荒蕪而感到遺憾。」
上人再次強調募「心」的重要,唯有啟發更多人無私付出的愛心,才能扛起膚慰天下苦難人的重責大任。
先生緣,主人福
臺灣地區首場歲末祝福在大林慈濟醫院展開。上人感恩醫院啟業十年來,醫護同仁不只在院區診療病患,也到偏僻鄉鎮守護生命。
大埔鄉陳林鳳為女士,三十九歲的女兒先天重度腦性麻痹,三年前又被診斷出罹患小腦萎縮症與腦瘤。大林慈濟醫院葉明憲醫師每次到大埔鄉醫療站,總是耐心傾聽母女心聲,也常自掏腰包為她們購買營養品;當林女士的女兒需要住院時,更親自開車送其下山。
上人讚歎葉醫師疼惜病患同時關懷家屬,無畏山路險峻,常去探視和關心,展現出慈濟的醫療人文。
「感恩醫療團隊用心用愛,不辭辛勞、不怕承擔風險,只為尊重生命。醫師能與病患溫馨互動,在看病同時療治其心,就是醫療人文。」
閩南語俗諺:「先生緣,主人福。」指醫師與患者有良好緣分,能對症下藥,使患者轉危為安。上人言,常聞有人身染頑疾或受傷癱瘓,抱著一線希望來到大林慈院,經各科醫師會診、治療後,病情大幅改善;也有病患表示,感恩醫師的溫暖笑容和溫柔鼓勵,讓他們在生命幽谷中增強了信心。
「病患求醫無門如同溺水,若能得遇良醫,即如溺水者得到救生圈。醫護團隊可說是病患『生命的保護圈』,必須提起使命,克服萬難拯救苦難,使病患的生命更有保障。」
上人勉同仁莫只框限在自己、框限在家庭與工作中,「要先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讓生命開闊;繼而提升生命的價值、開拓生命的深度與廣度,積極救拔苦難,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大懺悔,除三障
今年歲末祝福的福慧紅包,以「宇宙大覺者」為主題,上人希望人人如佛陀般開啟覺性,一同關心並拯救地球。
每一份福慧紅包中的三顆稻穀,是從大林慈濟醫院同仁耕種的「大林米」中揀選出來的,期許慈濟的菩提種子能「從一而生無量」。
上人說明:「太陽系只是一個小千世界,三顆稻穀代表『三千大千世界』,期待人人能『心包太虛』,徹悟三千大千世界的道理;此外,也期許人人突破『三障』——超越凡夫心的種種障礙,深入佛法,以智慧體解天下事。」
喜見大林慈院許多同仁受證成為慈誠、委員,上人表示:「每一位菩薩受證,都代表慈濟大家庭又多了一顆能衍生﹃無量﹄的菩提種子,實是一大歡喜;而眾人身心健康,歡喜參與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開闊生命,更讓師父加倍歡喜。」
靜思手語隊在典禮中演出「法譬如水——懺悔煩惱障」音樂手語劇,上人籲眾從入經藏菩薩的肢體動作裏,用心體會經義。
祈禱點燈後,上人教示,人與人之間,愛恨都起於一念;受欲念驅使,不斷惹來無明煩惱,使心靈糾結痛苦。「人心原本寧靜單純,像清明無波的湖水般,能清楚映照山河天地;稍微起心動念,則如湖水揚波而扭曲映像,造成人生重重苦楚。」
上人籲眾起大懺悔,用法水滌淨心靈;少欲無求,讓心境恢復平靜清明。並要感恩過去每一天平安度過、用虔誠歡喜心迎接新的一年。
「但願大家日日用心,開啟大愛之門,讓愛普及全球。時時戒慎虔誠,燃起心靈的光明燈,才能讓天下無災無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