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傑米 讓愛流通
穆斯林一日五拜,在搬運發放物資的過程中,
喚拜聲響起,傑米暫停動作,與同伴們虔誠進行儀式。
從後援廠商成為走到第一線的慈濟志工,
傑米讓愛流通,照顧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下午四時許,安曼東區的清真寺傳出喚拜聲,提醒人們該做禮拜了。慈濟志工們暫停手邊物資整理的動作,先讓團隊裏的穆斯林弟兄禮拜真主。
貨倉老闆傑米(Jameel)站到隊伍前,領著教友們向聖城麥加方向朝拜。標準的動作,低迴的禱詞,象徵著他對真主的虔誠;而一身慈濟「藍天白雲」制服,則是經過參與、見習、培訓,最後獲得證嚴上人授證的標記。
身為約旦第十位受證的慈濟志工,他的伊斯蘭教信仰依舊堅定不移,但內心的感動卻是大大不同。「到臺灣見到證嚴上人後,我彷彿看見另一個世界。」法號「濟定」的傑米興奮地說。
誠信實在,寧可吃虧
傑米經營食品批發,在這次敘利亞難民發放任務上,他的專業令人安心。幾千份生活包的打包、上下貨,都由他及員工全程護持,未曾有延誤或欠缺的情形;而他的誠信,更早就贏得慈濟志工的敬重。
陳秋華表示,十二年前接觸傑米,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不要求回扣,珍惜慈濟的資源,在「潛規則」盛行、檯面下利益輸送頻繁的商界,如是的誠正信實相當難得。
 |
〔圖說〕慈誠隊員傑米與妻子伊勒罕(右)及三位愛女,在約旦南部沙格拉部落的小學完成發放任務。對這一家人來說,做志工已成生活的一部分。 |
「他不會騙人,可是有人會欺騙他。」談起幾個月前發生的憾事,本土慈濟委員漢娜忍不住為他打抱不平,「那位員工跟傑米說他付不出房租,傑米就幫忙他。」
身為老闆,傑米在員工有急難時伸出援手,工資之外還額外給錢資助,可謂仁至義盡;但那位負責開貨車的員工卻盜賣車上貨品,不法獲利高達一萬約幣(約合新臺幣四十一萬)。一旦提告罪名成立,對方將難逃重刑。但身為受害者的傑米,卻考量到那位員工家境貧窮,多位家人罹患重病,若把他送進監牢,那家人的生活將更為困苦。
傑米於是將他訓斥一番後開除,以正工作紀律。而在競爭激烈的商界,他吃過的虧還不只這一樁;年僅二十五歲、剛開始學做生意的長子阿瑪爾(Ammar)就說,爸爸不願用錢打通關節,也曾被賣方占便宜。
但就像「靜思語」所言:「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傑米不但沒有因此對人性失望,反而更精進地行善助人。十年前,經由本土慈誠隊員阿布湯瑪斯的介紹,他參與慈濟在紮來喜(Jarash)的發放工作,關懷來自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巴勒斯坦難民。
「我很驚訝,沒想到難民那麼窮!而慈濟和難民素無關係,卻願意幫助他們。」傑米「見苦知福」,自此從協力廠商成為志工一員,並以高效率的倉儲、運輸作業,讓慈濟人可以全心投入帶動、關懷,無需煩惱物資跟不上、量不足。
手足情深,實踐教義
從死海以南的沙漠公路,轉進地處偏遠的貝都因部落發放,走過一次就知道不簡單。但U字型的蜿蜒山路,飛沙走石的路面,還有窪地芬難山腳滿是石礫的河床地,都難不倒經驗豐富的傑米,對從小店起家的他來說,開車送貨是再平常不過的基本技能。
 |
〔圖說〕身兼食品批發商及慈濟志工雙重角色,傑米承擔數千份食品物資的打包和運送事宜,也協助難民提取這沈甸甸的生活包。 |
妻子伊勒罕(Elham),談起傑米二十五年前承擔家業,從基層做起,「那時他爸爸給他的薪水,每月只有八十約幣(約新臺幣三千兩百元)呢!」小小的店面三米乘四米,約三坪半;後來他與哥哥合作開店,鎖定對面的女子學校賣些零食、文具。
由於哥哥是身心障礙者,業務由傑米一肩挑,「但我喜歡這個工作,每天從凌晨五點忙到晚上九點,就我們兄弟倆一起做。」憑著誠信不欺的原則,傑米努力打拚,闖出名聲;資產也從一間小店,擴展到兩間店面、一間大倉庫的規模。
傑米照顧大哥一家人,二十多年來不離不棄;他說:「他是我兄弟,我有什麼,他就有什麼。」大哥的兒子也是身心障礙者,重情義的傑米帶著他工作,一起搬貨,「他很有力氣。他能聽但不會講,從出生到今天沒說過話,看遍了醫師還治不好。」
除了照顧自家人,穆斯林傑米也遵循教義,在齋戒月時與朋友們一起繳納「天課」,捐錢買物資濟貧。
「早上店裏比較忙,很多人來批貨;我也做零售生意,附近的媽媽們會來買東西。」傑米坐在起家的小店,不時有拽著大把鈔票的零售商來談生意,而買日用品的消費者們也陸續結帳。
看到陳秋華等東方面孔的慈濟志工在場,一位來自敘利亞的老伯火力全開,痛斥國際社會對自己國家苦難的忽視。「美國前陣子發生校園槍擊案,全國哀悼三天,歐巴馬總統還親自出席追悼會;可是我們敘利亞每天死那麼多人,卻沒有人關心……」
「憤怒阿伯」讓傑米暫時無法做生意,但與人為善的他體諒難民的悲憤,也就靜靜地等他話講完了再做事。
對於敘利亞難民問題,傑米不參與高談闊論,卻一步一腳印地護持慈濟物資發放工作,也走向第一線,親自將生活包呈送給敘利亞難民。
●
 |
〔圖說〕接受證嚴上人授證為慈誠隊員,傑米也開啟不一樣的志工人生。在往返南薩進行發放的車程中,他自願承擔起護法的工作,一路恭敬地持執上人法像。 |
二○一二年十一月,傑米飛越幾千公里來到臺灣,參加慈濟海外營隊,受證為慈誠隊隊員;他說阿拉伯文,不懂中文,英文程度也有限,依舊能感受到慈濟法親的關懷。
身為虔誠穆斯林的他,盡力維持一日五拜的功課,原本擔心在營隊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做禮拜,卻沒想到志工團隊已在園區安排了妥善的祈禱空間,「師兄師姊們對我很好,就像個大家庭。」
回到約旦,傑米還是以前誠正信實的傑米,但身邊的人卻感覺到,他變得更柔和,而且茹素了。「這次去臺灣,整整十五天沒有吃肉,我也過得很好啊;於是我問自己,一定要吃肉嗎?」下定決心茹素後,傑米完成了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任務。
而八歲的小女兒碧珊已經早他一步,加入吃素護生的行列,媽媽伊勒罕說:「她在伊斯蘭忠孝節的時候,看到牲畜被屠宰流血,於是就不吃肉了。」她也是小志工,經常主動要求爸爸帶她出門做慈濟。
除了這位在八年前意外報到的「小天使」,傑米夫妻倆的兒女都已長大成人,長子阿瑪爾承擔起店長職責。而年近半百的傑米,走過二十五年為家業、事業打拚的人生,正在開啟新的志業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