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4期
2013-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銀髮之愛
  大懺悔‧新加坡
  天涯共此情‧中國浙江
  天涯共此情‧阿根廷
  生命的禮物
  寰宇慈濟
  一句話的力量
  出版書訊‧也無風雨也無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二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4期
  三十一日 用心為生命寫歷史

◆ 12‧1《農十一月‧十九》

【靜思小語】身、口、意守「戒」,還要以「定」力實踐慈悲,才能增長智「慧」。

心為道場,身為載道器

「今天已經是二○一二年最後一天,明天是二○一三年元旦,是新年的開始。日曆天天撕下,在今年最後一天,要感恩過去每一天平安度過;即將換上新日曆,要自我期許人生方向更正確、更精進。」

早會時間,上人期勉大眾,無論新的一年有何規畫,方向不能偏差,日日都要戒慎虔誠。「照顧好身、口、意,就是守戒;有了『戒』,就要有『定』,以定力實踐理想、精進前行,智慧即能持續增長;有了『慧』,人生方向就不會偏差。」

上人進一步教導,待人接物要謹慎,講話更要小心。「心意柔軟,所說的自然都是好話。心存戒律,謹言慎行,才會輕安自在、福慧平安。」

又將行腳北上,展開第二階段歲末祝福,上人叮嚀常住二眾,精舍是天下慈濟人的心靈道場,無論是出家修行者,或者是發心的清修士,都要作出典範。「以心為道場,以身為載道器,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動舌,都要鞏固道場的莊嚴,用愛為天下人鋪平菩薩道路,讓人人步步踏實、安穩行此大愛無私的菩提道。」

上人期許修行者愛惜自己的身心,心志堅定、力行佛法,做出「為佛教、為眾生」的典範,才能將心靈的道場鋪向全球,普利天下眾生。

「大家都是抱著愛心來到精舍,若非在家居士幫忙鋪路、在人間樹立付出無所求的典範形象,慈濟豈能於全球開展菩薩網?所以任何一位慈濟人回來精舍,常住要代替師父對他們感恩、尊重、愛。」

上人也教導在座的海外慈青們,要多用心探討慈濟四大志業;大家平時雖然在地理上距離遙遠,但若能用心入法,心靈即能相通、沒有距離。

珍惜分秒,用心寫史

來到宜蘭區進行歲末祝福,上人開示,大地資源無法永續再生,為免後世資源匱乏、地球毀壞不堪生存,人類必須在此時趕緊搶救環境、保護地球。「環保菩薩是大地菩薩,真正做出國際矚目的成果。護大地就是愛人類,敬天地就能聚福緣。」

時間分秒不停歇,總是一天、一月、一年不斷過去。上人叮囑大眾:「每翻一張日曆,人生就少一天,因此要用心寫下生命歷史,讓天天充實、有價值。」

溫馨座談時間,上人提醒大家,要真正將佛法落實生活中,引導人人建立正信正念,生活戒慎虔誠,謹慎身、口、意,樂於付出,臺灣才能真正平安。

十一歲的游承璋小朋友分享,過去喜歡吃蝦與蛤蠣,跟著師姑、師伯「入經藏」後,已茹素三年半。上人讚歎:「孩子對愛吃的食物通常很執著,可是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尊重生命,相信法已入其心,所以能夠改變習氣;十一歲的孩子能做得到,大人更應該做到。」

今年圓滿榮董的李建福師兄與廖雪芳師姊分享,原本在頭城賣檳榔,自從在大愛臺看到上人開示後,主動收起檳榔攤,天天到環保站付出,今年報名見習培訓。上人肯定他們聞法即悟,毅然放下賺錢的事業。

「過去不知道理,一旦能夠轉變過來,身心清淨、智慧提升,就能增長慧命。人間三百六十行,要慎選行業,只要心靈輕安自在、一家人平安健康,就是最有福的家庭。」

近晚六點,上人一行抵達臺北關渡慈濟志業園區。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