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至二十九日 啟動人間善循環

◆12‧27~29《農十一月‧十五至十七》
【靜思小語】營造充滿真誠與愛的大環境,啟動人間善的循環。
自轉心念,守護身心
花蓮慈濟中學高三同學回精舍參加志工早會。上人感恩同學們為助美東受災民眾用心付出,不只捐款,且舉辦義賣、勸募。「看到天下這麼多精進菩薩,把握時間積極付出、守護苦難人,我心中非常安慰與感恩。」
上人述說兩位青年的人生遭遇,教導孩子們保持正向心念,照顧好自己身心健康——
家住福建晉江的楊小姐,五年前遭遇生命低潮,跳井想了結此生;雖然生命搶救回來,但雙腳從此癱瘓,自我封閉心靈。慈濟志工每星期前去關懷、鼓勵她,她發現自己還是有能力做好事,開始在家裏做資源分類。這次冬令發放,在慈濟人的協助與陪伴下,她也來到發放現場當志工,為鄉親付出。
「她因心靈不自由而使肢體傷殘,幸有慈濟人以耐心、愛心開啟她的心門,願意走出封閉、為人付出;此時的她雖然行動不便,但心已自由。」
另一位福建慈濟人長期關懷的照顧戶蘇先生,全身癱瘓、也曾有過輕生念頭,經志工陪伴、幫助,他自轉心念,用臉頰控制滑鼠,上網分享「靜思語」,現在還能上網做生意,已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上人稱歎蘇先生是生命勇者,身體無法動彈,人生苦痛不堪,但思想靈活、心靈堅強,故能屢屢突破難關;即使臉頰因為長期磨擦滑鼠而受傷開刀,仍不改樂觀精進態度。
「人生在世,行孝是本分,而實踐孝道,首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人人身心健康,才能締造幸福人生;彼此感恩祝福,才能使天下平安。」
真誠有愛,幸福快樂
二十七日起連續三日早會,上人轉述新聞報導國際災難訊息,感嘆嚴冬之際,苦難人身心受苦,內心更為寒凍;並分享菲律賓慈濟人在寶發與悟空颱風相繼釀災後,持續勘災、義診、發放,忙碌奔走、用心照顧受災人;也走入大馬尼拉市的街巷中,發送物資給街友,溫暖他們的身心。
十二月初,慈濟展開大陸冬令發放,雖然天氣酷寒,但發放現場人情暖,有許多當地人士投入志工行列,也有大學教授帶著學生參加。上人欣言:「年輕人發揮愛的能量付出,帶動起人間溫暖;雖然身體勞累,但內心很幸福、很快樂。」
十二月二十四日,志工坐船、爬山,親手將物資送到福建泉州的偏遠山鄉,這分心意讓雙眼失明的阿嬤,激動得要下跪道謝;四十多歲、平日靠撿拾回收物撐持家計的莊志平先生,雖然也在發放名單,卻不急著領物資,先當起志工幫忙搬運物資。
相同場景也在甘肅呈現。十二月九日,慈濟為若笠鄉貧苦居民發放,一群劉川移民新村的居民,特地回故鄉當志工,胡貴清先生說:「鄉親今天能領到過冬物資,他們很高興,我們也很高興;你們幫助了我們,我們也要獻一點力量。」
上人欣言,慈濟協助若笠山村居民遷村劉川,這些二○一一年移居山下的民眾,生活安定,已有餘力助人,從中看到愛與善的循環。
「世間有許多人深受貧窮、飢餓、寒凍或災難所苦。平安、有餘力的人,就要多付出。以開闊心胸真誠付出、廣招人間菩薩;好人多,營造真誠與愛的大環境,才能啟動人間善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