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 正信不迷

◆12‧19《農十一月‧初七》
【靜思小語】有正信,方能以智慧造福人間。
苦海慈航
二○○九年九月底,美屬薩摩亞群島發生芮氏規模八點三強震引發海嘯釀災;災後各界援助超過百萬瓶飲用水,使用過後空瓶成為大量垃圾,造成第二次災害。
當地人見慈濟人發放時隨身攜帶環保餐具,又得知贈予受災民眾的高品質毛毯竟是回收寶特瓶製成,於二○一○年七月來臺取經,返回後成立慈濟辦事處,開始推動資源回收。近日兩位薩摩亞島的女士再度來臺學習,並由慈濟志工提供一臺寶特瓶攪碎機,以利島上的寶特瓶回收、攪碎之後運出。
早會時間,上人轉述薩摩亞訪客敘述,族人生活原本簡單,受西方消費文化影響,逐漸轉為奢侈。「所謂迷信,不只是宗教信仰偏差;生活不復純樸,沈迷於享受,亦是影響深遠。」
近日,世界末日謠言流傳。中國河南省有一名三十六歲男子,持刀闖進當地小學,砍傷一位老人與二十二位學生;調查發現,患有精神疾病的兇嫌,因受末日謠言刺激,認為與其在家等死,不如做一件可以上電視的事,因而釀成這樁悲劇。
上人感嘆人心無明偏差,迷於虛假傳言,造成禍端,勉眾提起正信、破除迷信。「芸芸眾生,苦難偏多,慈濟人組成慈航,將茫茫苦海化成法海;慈航在法海中以堅定毅力往前行,廣度眾生,傳揚正法在人間。有正信才有智慧,才能造福人間。」
第一階段歲末祝福行腳,從雲嘉南下高屏而至臺東,皆見到慈航啟動、法船度眾;上人肯定人人身、口、意平齊,合和互協在人間傳達正信。
帶人之道
醫療董事會的會前會,上人期許每一位同仁都能具備醫療使命感,培養好人才也留住好人才,才能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無法留住人才,就是少了一分情與愛——要誠懇地牽繫『覺有情』,讓年輕人了解人生的目標是為人群付出無所求,體會慈濟是有理想的大愛環境,願意懷著誠心與使命感在此付出;如此,才能凝聚合和互協的大團隊。」
上人教勉要落實「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樹立人間菩薩的品格、典範,讓人人具有正確的人生方向。「只要心態覺悟,願意身體力行佛法,人人都可以當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