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4期
2013-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銀髮之愛
  大懺悔‧新加坡
  天涯共此情‧中國浙江
  天涯共此情‧阿根廷
  生命的禮物
  寰宇慈濟
  一句話的力量
  出版書訊‧也無風雨也無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二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4期
  二日 發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

◆ 12‧2《農十月‧十九》

【靜思小語】「靜思法脈」是心靈道場,「慈濟宗門」是人間道路,要在心靈道場發「四弘誓願」,在人間道路「行六度萬行」。

菩薩招生,人間吉祥

在板橋志業園區為海外培訓委員慈誠授證,上人欣言,海外慈濟人年年增加,可見各地「人間菩薩招生」有成,「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已普遍落實,這是人間「大吉祥」。

「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上人表示,「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就是學佛、成佛的方向。「要在心靈的道場發四弘誓願,在人間的道路行六度萬行,如此就能豐富心靈的財富。」

上人以南非黑菩薩為例,雖然生活困苦,但是心靈富有,說明了「行善並非有錢人的專利」,窮苦人願意付出心力助人,會更貼近受助者所需。「南非黑菩薩力行窮人救窮人,可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具足,人人都是『貧中之富』。」

全球各地慈濟人,即使語言不通、膚色不同,但人人的一念心貼近,都有廣闊無邊的心靈道場。上人期勉人人的心靈道場,分寸不離佛心。

「不只要發四弘誓願救度眾生,更要自我斷除煩惱,以誠正信實入人群;帶動人人從人間路走上菩薩道、從菩薩道到達與佛同等智慧的境界。」

引法自度,才能度人

「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一部經典,無論曾經迷茫或光彩絢爛,轉迷為悟的人生經歷,更富有教育性。」在三重感恩堂與海外委員慈誠溫馨座談,上人表示,有緣共聚慈濟大家庭,法親之間要相互關懷、彼此提醒修除習氣;先自度,才能度人。

現今災難頻生,上人教眾,見人間無常之苦,要以感恩心、尊重的態度,付出一分愛。「主動接觸苦難人、了解其需要,應其所需而給予;提起菩薩心,作『不請之師』,為之安身、安心。」

慈濟人不只在災難過後作「不請之師」,主動勘災、救災,「更以尊重的言行打動受災民眾的心,教導他們『自耕福田、自結好緣』,實是眾生的『真善知識』、『大良福田』。」

上人進一步表示,慈濟人不只作眾生的「安穩樂處」,為眾生安身、安心、安生,也讓迷茫無助的心靈有所依靠,身心安穩之後也能日日付出行善,點點滴滴助人。

人生因緣不可思議,上人叮嚀大家,此次回臺受證,要把握慈濟因緣,帶著佛心師志回到居住地,就地播撒愛的種子,帶動人人發揮愛的能量。

「要開闊心靈道場,發大心、立宏願,用愛為天下蒼生付出,且要緊密聯繫法親情誼,才能接引更多人間菩薩同行,讓慈濟種子從一而生無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