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5期
2013-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家在黃土高原
  慈善臺灣
  天涯共此情‧印尼
  天涯共此情‧大陸貴州
  喜樂證言‧大陸蘇州昆山
  人品典範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辛巴威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5期
  雅加達大水十日

 

 

◎撰文‧印尼人文真善美志工

雅加達七年來最大水患,
靜思堂開放安置離家逃難的居民寄宿,
受災的志工安頓好家人馬上加入賑災。
大水圍城十日,愛心自四面八方湧現,攜手共度難關!


「一月十七日中午水就淹到小腿了,但還能煮飯;到了下午,水愈來愈高,我家沒有二樓可以躲,那時就開始慌了;晚上我和老公帶著手提電腦和簡單衣服到鄰居家避難。整晚水一直淹進來,到早上停電了,水位已經高到脖子,我們決定離開,一手扶著頭上的家當、一手摸索往前走……」五十九歲的珍妮(Jenny)餘悸猶存地說。

她與六十二歲的先生布迪(Budi),住在北雅加達珊瑚新村(Pluit)二十七年,雖然不是第一次遭遇水災,但這次災情超越往年。珊瑚新村共有一萬六千多戶,九成以上受損,是元月雅加達水患災情最嚴重的地區。

珍妮家裏積水高達兩公尺,屋內物品一夕成為垃圾,夫妻無力清掃;慈濟志工二月初前來協助清理,夫婦倆張開雙臂歡迎:「我們非常感謝!」


影響一千四百萬人

這是雅加達自二○○七年以來最大一次水患。磅礡雨勢從跨年夜開始,斷續下了十多天,貫穿市區的十三條大小河流水位暴漲,加上上游水壩洩洪,一月十七日凌晨大水侵入市區,四十四個行政區有二十七個淹水,造成十九人喪生、五萬多人撤離、停水停電,一千四百餘萬人生活受影響;繁華市中心道路成河,首都一度癱瘓。

大水隔日,北部珊瑚新村因為抽水機故障水位增高,最嚴重的地區水深五公尺,河口附近村莊望去如汪洋,收容所爆滿,許多人因此困守家中。

慈濟志工借來充氣艇深入災區,挨家挨戶發放一包包熱食與礦泉水,並與軍方合作協助居民撤離。在卡布美濱新村,由於位於卡布河口(Kapuk Muara)尾端,一位民眾告訴志工:「中午有人來發放食物,但還沒輪到我們就發完了。」婦女穆爾納娃蒂(Murnawati)涉過冰冷的污水,走近志工身邊說:「非常感謝你們!讓我們一家五口有飯吃。」

艾威那(Ervina)困守家園三天,看到慈濟志工到來,鬆了一口氣,「米和飲用水都沒了,但孩子生病需要我照顧,不能離開求援。老闆也一直叫我回去工作,但是要上班還得游泳出去……」

雅加達鄰近河口地區,泡在水裏超過一週,物資短缺,生活用品與糧食價格飆漲兩倍,讓民眾難關一關接一關。慈濟志工與軍方合作,一月二十七日為北雅加達西巴德曼干村(Pademangan Barat)居民,送來四千多份食物與衣物應急,同時與軍方一起提供外科及牙科義診。

西巴德曼干村為慈濟扶困建屋計畫的施行地之一,居民玉立(Yuli)也是受助者,原本的老舊木板屋在雨季時總是漏水,「四年前慈濟幫我修房,現在遭受水災也是慈濟來幫我!」

玉立說:「以前積水頂多到前面的路,這次逼得一家人擠在二樓避難好幾天。」居民表示,當地災情會特別嚴重,是因為位於東雅加達的吉比囊河(Cipinang)垃圾污泥日積月累,河流寬度縮小,大雨一來無法宣洩而氾濫成災。

瓦利亞(Waliah)領到物資後,不斷道謝,「原來還有人會關懷我們小市民!」瓦利亞一家十六口,工作不穩定的他災後更難養家;慈濟的米糧及泡麵足以維持數天,他放下心中石頭,專注去找工作。


有福更要付出

大水首日,許多志工趕來靜思堂成立急難救助中心;慈濟園區剛落成的感恩樓,開放安置自穆阿拉巴魯(Muara Baru)、卡布河口地區及珊瑚新村撤離的兩百多位居民。

透過媒體報導,各界善心人士捐助物資到靜思堂,香積志工每天烹煮數千甚至上萬份熱食,連續十天供應給雅加達西部與北部珊瑚新村、椰風新村、卡布村、金卡蓮區等災區,共近七萬份。

珊瑚新村二十二歲的伊萊恩(Elaine)首次參加慈濟賑災,在廚房忙著洗菜、切菜;她的家水位高達兩公尺,幸而家人平安,「多虧搜索救援隊和消防隊救我,我也要提起精神幫助別人。」

志工陳寶山住處受災,一家四口暫住親戚家,也前來服務。「我的福氣就是不需要受助,更應該出力幫助別人。」他樂觀地表示,雖然無法把所有家具墊高,損失不輕,「該來的總會來,該離開的總會離開。」

入住靜思堂的七個月大雙胞胎姊姊阿妮塔(Anita)、妹妹妮塔(Nita),在淹水那幾天發高燒,母親抱著她們急奔醫院,但院方認為病況嚴重拒收;驚慌中,路人建議他們到不遠處的慈濟救助站求援。經過人醫會醫師黃榮強檢查,黃喧荔師姊馬上安排她們到最近的醫院,並代墊醫療費用,讓小姊妹順利住院治療。

黃喧荔說:「之前昏迷不醒的妹妹,就醫五天後康復了。但願我們付出時間、體力、金錢,能給眾生帶來幸福。」

靜思堂附近的居民和商家,主動前來參與賑災或提供車輛運輸。六十歲、曾任護士三十多年的魯斯迪阿寧(Rustianing),乘坐巴士歷經數次轉車趕抵靜思堂,細心把退燒、止瀉、止痛、止癢及感冒等藥品分裝進藥盒,分發給居民。

慈濟人醫會志工丘雙英說,除了照顧安置在靜思堂的居民,藥品也將送到北雅加達的穆阿拉巴魯、打那巴希(Tanah Pasir)及德勒宮區(Teluk Gong)等地的臨時收容所。


持續十天的大水終於消退,市區滿目瘡痍;一月底連續兩個週末,五百多位慈濟志工與軍人,並肩在珊瑚新村協助居民清掃。年邁的珍妮與布迪表示,雖然失去很多東西,無法很快恢復日常生活,仍然感恩平安度過。珍妮說:「接受這麼多人的幫助,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孤單,反而很幸福!」

大水造成雅加達龐大損失,卻也意外挖掘了在這緊張忙碌的繁華城市中善的力量,人們受災但不忘伸手援助別人,相互扶持,終能看見雨過天青的陽光。
(資料提供/洪江偉、Siladhamo Mulyono、Yuliati、Hadi Pranoto、林燕龍、Juliana Santy 
翻譯/游永興、黃曉倩、李莉妮)


雅加達一月水患.慈濟援助統計

熱食:69300份
物資:22679戶(包括白米、餅乾、泡麵、礦泉水、毛毯、清潔用品等)
義診:2256人次   靜思堂安置:263人  志工動員:2003人次
(統計時間:2013.1.16~2013.2.3  資料提供/慈濟印尼分會 )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