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羅媽媽,菩薩道上再見
二月十四日、大年初五一早,慈濟紐約分會廚房異常安靜;照理說,平時早上七、八點,羅媽媽已經忙著切菜、準備食材。可是左等右等沒有看見她出現。一直到九點,電話響起,傳來羅媽媽腦溢血的消息,每個人無不震驚。
二○○五年,紐約分會搬遷到法拉盛北方大道會所後,年逾七旬的羅劉桂珍師姊不論天有多冷、下雪下雨或颳風,天天從家裏走路到會所為大家準備餐點。因為早年上班辛苦操勞,她雙腳嚴重老化,即使穿上特製的健康鞋,走起路來還是很吃力,但她從不喊累,經常在爐火前站著,真的受不了才扶著桌子、撐著身體坐下。
每天十一點四十分,她透過擴音器說:「師兄、師姊,可以下來用齋!」那是最幸福的呼喚!羅媽媽一個個點名,如果哪位職工、志工在會所而沒下樓用餐,她會問個究竟;若是等太久了,便要人再去提醒,真像媽媽疼惜孩子一般。
羅媽媽精進、勤奮,而且創意十足,她會把西瓜皮放到湯裏煮、把花椰菜的梗切片炒得青翠;吃飯時常常有人挾著菜問:「羅媽媽,這是什麼啊?」答案總令人驚奇。
去年桑迪颶風重創紐約,志工們馬不停蹄前進災區打前鋒,羅媽媽帶著香積團隊亦步亦趨,及時供應熱食給受災民眾,也給辛苦的志工。若碰到大型發放,必須趕在七點鐘把志工的餐點打包好,清晨四點就得開工,羅爸爸總在一旁陪伴她。
羅媽媽曾說她喜歡煮飯,因為會讓大家有家的感覺,她更把紐約分會當成第二個家。今年二月三日紐約歲末祝福,她張羅完大家的午餐後,高高興興帶著領到的竹筒回家;二月十四日清晨五點半,她起床覺得頭暈,昏倒送醫後判定腦死;她生前即簽下大體捐贈同意書,捐出肝臟、腎臟和胰臟挽救了五個人,大體也捐給北岸醫院(North Shore Hospital)的教學單位研究。
二月十七日追思會中,女兒羅二娜回憶,媽媽靠著一支剪刀及精巧手藝,從臺灣到日本,一針一線陪伴父親圓了移民美國的夢;在紐約時即使工作忙碌,羅媽媽仍會想到需要幫助的人,當女兒找不到她而著急,她反而勸說:「你應該高興我可以走路、可以做事;我還要把自己保養好,將來身體帶不走,若能助人得回生命,即是福報!」女兒說媽媽做到她自己所期望的:「做到最後一口氣,願求平安睡著時走!」
有羅媽媽在,什麼事情都可以辦成。志工與她相約在菩薩道上,永遠精進同在。
美國紐約人文真善美志工
不做天人,做菩薩
二○○五年移民加拿大後,我一直尋找做志工的管道;直到二○○八年聽說本地有慈濟,馬上報名參加。剛開始只想單純做個快樂的志工,但對慈濟了解愈多,也自我期許承擔更多,老人院關懷、慈濟人文學校志工、掃街、訪視、助念、環保等。
當我報名見習志工,從頭到腳穿的都是愛的關懷——襪子、襪套,長袖和短袖的灰色志工服,是師兄、師姊幫我從臺灣帶來;還有師兄拿環保杯與我結緣,有師姊送環保筷和餐袋,外加從臺灣訂製專屬我的姓名貼紙。
大家用行動關心我,讓我置身於愛的懷抱,幸福滿滿;與這群善知識在一起,不斷受益於新的啟發。
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天堂之國,我很知足。雖然房子不大但能遮風擋雨,車子不寬但能代步載物,收入不高但衣食有餘。感謝太太支持我參與慈濟活動,每逢週末,我在家的時間較少了,她相對承擔較多的家務,甚至在我決定茹素時,全家人陪我一起吃素。
慈濟人身在天堂之國,不做天人,做菩薩,用行動體現感恩、尊重、愛。我們慈善資金的來源包括「竹筒歲月」撲滿、菜園和果園採收義賣;慈善行動涵蓋獎學金——有些學生因為家貧無法安心就學,有了助學金得以升學,夢想就有實現的可能;冬令發放——致贈給街友禦寒衣物;為素里紀念醫院添購兒童病床——生病的孩子在等待病床,醫治疾病。
求學路上無論學什麼都有個期限,如小學、中學、大學;可是慈濟這條路沒有盡頭,值得用一生的時間追求。父母給我生命、上人給我慧命,受證慈誠的我發願承佛心師志,發菩提心、走慈濟路。我已不能停下腳步,希望跟上上人前進的步伐。
加拿大溫哥華 史智連
守戒持善,傳承道種
我與婆婆曾月英的緣分很特殊,一九八五年初次見到她時,內心激起很大的震撼,像是見到親人的感覺!當時的我不信因果而是科學至上。直到最近幾年對佛法稍有接觸,尤其是參加慈濟「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後我才明白,過去生我們早已經是親人了。
婆婆的言行體現《論語》「溫、良、恭、儉、讓」,實踐佛教的五戒十善、不惡口不兩舌,與世無爭、於事無求,不計較、不自私自利,從來都是敝衣粗食,為了全家的食衣住行,付出青春年華。這樣的人品典範,是剛強難化的我所望塵莫及。
每次回花蓮,我最喜歡坐在婆婆身旁聽她敘述往事,一聽就是幾小時也不厭倦。可是人生無常,有一天起,她不再講給我聽了,去年十二月三日入院治療,之後轉入心蓮病房。
婆婆往生前一天,護士為她沐浴,洗淨後婆婆露出舒暢的表情;隔天看著她從喘到不喘接著呼吸變淺了,就在呼吸停止剎那間,醫師放下聽筒告訴我們婆婆「走了」。
因為婆婆的牽引,九名子女都與慈濟結上好緣,佛經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在慈濟種下的道種,讓我們生生世世帶著。
婆婆生前希望身體康復後可以到精舍幫忙上人做事。我深信婆婆此生與許多人結了好緣,很快地就會出生在慈濟小家庭,回到慈濟世界來!
臺北 陳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