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5期
2013-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家在黃土高原
  慈善臺灣
  天涯共此情‧印尼
  天涯共此情‧大陸貴州
  喜樂證言‧大陸蘇州昆山
  人品典範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辛巴威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5期
  十五至十八日 明大是非,養大慈悲

◆ 1‧15~18《農十二月‧初四至初七》

【靜思小語】心寬息紛爭,是非要明辨。

明因慎果,敬天愛人

致力天文學教育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孫維新館長來訪,上人與孫教授談述佛教的宇宙觀。

「佛陀覺悟宇宙間天、地、人、物等現象與道理,堪稱『宇宙大覺者』。佛陀以『三千大千世界』形容宇宙浩瀚,虛空世界如恆河沙數無以計算、不可思議;但人心可以『一念遍三千』,真是非常奧妙!」

上人續言,佛陀也說「成、住、壞、空」,一切都隨時間而變動,無法長久不壞。「從宇宙來看人類,人實在很渺小,卻太自大、太自豪,以為人力定勝天;才會造成現今世間這麼多災難。」

一位先生來訪,述說因車禍纏訟而痛苦的心境。上人開導,經常聽聞慈濟人在親屬因意外受重傷或生命垂危時,雖然傷心難過,仍能以同理心安慰對方;就如在大林慈濟醫院,有位阿嬤聽聞先生遭撞受傷趕到醫院,看到肇事年輕人非常惶恐焦慮,阿嬤遂向護理站要了一個紅包袋,包紅包給年輕人「壓驚」並安慰他,老伴只是腿骨折而已,性命無礙。

「世間一切都不離因、緣、果、報,要學習這位老人家的豁達與智慧。意外瞬間發生,再如何遺憾、追悔,寶貴的生命也無法挽回。要把心安定下來,以『因緣觀』平靜面對,才不會苦上加苦。」


善解包容,息紛止爭

於南投聯絡處與慈誠、委員溫馨座談,上人表示,歲末祝福行腳中,日日見聞各種人生劇本——有人曾經心靈顛倒、犯錯為惡;有人受盡苦難折磨;有人深陷心靈陷阱難以脫離;或是苦難層層疊疊,又因苦痛而造業、苦上加苦……

「種種人間悲歡,皆不離心靈造作。此生的劇本,雖是自己過去生所寫,但是此生心念向善或向惡,卻可以自我選擇。有時明明得到貴人牽引,快要出離惡因緣之時,一個起心動念又再沈淪;善緣中斷,善念即不能成就。唯有時時引法入心,才能維持善心善念。」

上人期勉大家朝正確方向精進,持續淨化人心。「若能帶動人人感恩、事事感恩,則社會祥和息紛爭。反之,社會人心無明籠罩,人與人之間意念偏差、是非紛擾,就很容易製造爭端。」

「做慈濟」是大家自我選擇的志業,上人強調,此一志願不只在此生此世,要發願「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且接引人人同行菩薩道。「慈濟的菩提大道,是人人用愛心鋪出來的,所以要感恩每一位付出愛心能量的人。若要師父莫憂慮,大家要合和互協、以和供養,以真誠之愛去關懷、疼惜志同道合的法親。」

在慈濟大團體,上人期勉人與人之間要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並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唯有如此,才能息紛爭、做到法親關懷,也才能真正促進社會祥和。」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麼呢?上人開示:「因為人心欲念深重,時時都不滿足。若能降低欲念,就能天天知足;知足的人,看到別人不好的習氣,能善解而不計較,並且自我警惕。」

雖說要善解,然上人叮嚀,仍須「明辨是非」。「不分是非、不分大小事一味包容,這就不對了。要有正確的知見,小事可以善解,大事則要包容,同時也要在適當的時機開導對方。」


心寬念純,明辨是非

與清水慈濟人座談,上人欣言,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歲末祝福,每一個場次都看到一片「法海昇平、法遍乾坤、大轉法輪」的氣象,令人震撼、感動與感恩;又看到一個個苦難人生,因為遇到慈濟而找到苦因、徹底除苦……每一則都是慈濟大藏經的好故事。

「出門之前跌一跤還可以走,我好感恩;出門之後看到大家『法海昇平』,我很滿足;受些風寒但今天可以說話,雖然發音不清楚,但我還是要說:『感恩啊!』師父的心願,是要將佛法普遍人間,人人心淨化、處處『法海昇平』,才能『法遍乾坤、大轉法輪』。」

上人叮嚀大家持續精進,讓「法海昇平」的合和互協景象長久維持。「道場可以啟發心靈;心靈有皈依處,就可以解除人生各種苦。各地靜思堂持續推動讀書會、共修,讓人人心有法、人人法入心,再源源不斷將法散播出去。」

面對社會上諸多紛擾,上人期許慈濟人要用心吸收舊法新知。「了解慈濟一路走來的歷程,面對外界的疑問才能具體回答;否則以訛傳訛,就會『積非成是』了。」

上人強調,個人事小,但慈濟事大。「對於個人的事,我一點也不難過;但希望弟子們必定要心入正法——大時代需明大是非;人人知悉正法方向、清楚明辨是非,且能心寬念純息紛爭,師父就心滿意足了!」


慈悲濟世,佛法救心

「現在是劫濁、末法的五濁惡世,需要人人去除內心煩惱垢穢,提起敬天愛地的虔敬之心,才能改善社會風氣與大地環境。」

於臺中分會與中區慈誠師兄座談,上人提及環保是目前地球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問題;素食有益健康,也能降低污染、減緩全球暖化,要以身作則持續推動。

「前年開始推動『入經藏』時,要求參與經藏演繹者至少齋戒茹素一百零八天,是希望透過茹素、守戒,表現內心的虔誠;再者,素食能守護身、口、意不犯殺業,凝聚更大的虔誠善意。」

約旦慈濟人近日再度以「臺灣慈濟」之名,對邊境敘利亞難民發放物資。上人感恩當地慈濟人雖少,長時間為了救苦救難默默耕耘、努力奔走,才能將來自臺灣的愛傳達給敘利亞難民。

一位敘利亞人領到物資時說:「希望臺灣永遠不會經歷像我們一樣的命運。」這句祝福包含難民不得不逃離家園的痛苦與無奈。上人以此教眾,社會祥和才能有安穩的生活;而欲使社會祥和,應廣為淨化人心,讓人人都能有寬廣的心胸;人人心寬念純,才能夠息紛爭。

「臺灣土地面積很小,社會禁不起紛爭。師父只有一念很單純的心,就是『息紛爭』、讓社會祥和。在此大時代,希望慈濟人都能明辨是非、明白師父帶領大家所走的方向,而且知道要如何走。慈濟的目標很單純——『救世』,而且是以佛法救世。」

上人指出,真理無形,透過有形的行善付出可以彰顯;慈濟四十多年來方向不偏,就是引導人人心寬念純,善事,做就對了,惡事不要去做,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才能讓社會祥和息紛爭。

「不要與人爭論,但是務須明辨是非。」上人強調「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大劫難需養大慈悲」∣∣面對世間災難,要時時培養慈悲心;「大無明需要大智慧」——面對人心無明,要發揮大智慧;「大動亂需要大懺悔」——人人過去難免因無明而犯錯,要誠心反省、懺悔並且改過,才能回歸清流,且以源源不絕的法水淨化人心。

雖然慈濟一路走來很不容易、很辛苦,但上人表示,這條路已經用愛鋪得很平穩了,大家要繼續用心精進行。

「『個人事小,天下事大』,人與人之間無論發生什麼事,不要為了一己和大家計較。『靜思法脈勤行道』,精神理念要鞏固;『慈濟宗門人間路』,要身體力行入人群。唯有精神理念穩固,才能走入人群接引大眾。」


無私付出,分分己獲

與中區榮董座談,上人回憶十三年前九二一大地震時,每天在臺中分會坐鎮,救災、賑災諸事都需要決定;雖然鎮日忙碌,然而會合眾力投入賑災、承擔重任的種種付出,唯有一念心∣∣照顧好國力、國體。

「慈濟人付出一切不求感恩、不求回報,只希望社會祥和平安、災區早日恢復,顧好整個國家社會的體與力。」

慈濟在臺灣各地的道場,都有其設立因緣,也確實在社區發揮淨化人心的良能、促進社會祥和。幾處占地較廣的靜思堂,土地乃善心人所捐贈,因認定慈濟能運用這片土地利益社會而喜捨;上人讚歎,這分心清淨無瑕。

「每一個靜思堂都沒有常住師父,就表示各地靜思堂皆非靜思精舍所有。靜思堂裏有靜思的精神,卻非靜思的財產,而是社會的財產——用於社會、淨化社會。」

如果沒有人發起、沒有人響應,沒有最初那一滴水,就無法引發水漣漪般、層層擴大的善效應。上人感恩每一位付出的人,但未曾記得哪一個人付出多少。「人人的付出,功德是『分分己獲』——付出多少,在其生命中就得到多少,每一筆都寫入自己的人生劇本。」

上人教眾,布施要做到「心無罣礙」。「不執著『我是布施者』、『他是受施者』,也不執著『我布施了什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

慈濟榮董中有許多默默付出者,與其他志工一起做事,並不會自認為付出多就要人尊奉禮遇。上人對此表示肯定:「大家都是自動自發、歡喜付出,故能縮小自己,付出無所求還說感恩。不只自己投入,還接引親友一同行善,讓善種子『一生無量』,也促進社會祥和。」

時間一去不復返,不知無常先到或明天先到。上人與眾共勉,要好好把握每一天,過有意義的人生。「每一天都不要做錯事,每一天都要做利益人群的事,這就是人生的價值。」


淨化大地,淨化心地

在清水靜思堂的歲末祝福典禮中,上人殷切勉眾善用時光,提升此生的生命價值。

「此生的劇本,是過去生自己所寫成;今生跟著有緣的父母來到人間,不論父母是貧窮或富有、有德或無德,也不論成長的家庭是穩定或不安,都要歡喜接受。要守本分,不讓父母操心,並且行菩薩道,為父母造福。」

父母生養孩子長大成人,並不容易,若在人生過程偏差犯錯,最令父母煩惱、傷心;於自身不只損失了大好光陰,也損傷了品德人格。上人叮囑:「人生只要有一點偏差,即使一個指頭般小距離的偏向,長久以往,就會差毫釐、失千里!」

至於做父母的人,與孩子結好緣或惡緣,也都是過去造作的因緣果報。上人教示,要以菩薩心祝福自己的孩子、用父母心愛護別人的孩子。「孩子不學好,無須埋怨、操心與煩惱,只能時時為孩子祝福與造福,改善彼此的惡緣;即使惡因惡緣深重,也是在為自己寫好來生的劇本。」

上人期勉大家「對的事,做就對了」。「做不對的事是愚癡,做對的事就是智慧。要明辨是非,修慧增福不造惡業。能如此,雖然生命與時俱減,但是慧命卻能日日增長。」

環保志工認定「對的事,做就對了」,日日為了守護大地資源而力行環保。上人提及過去一年國際間發生了許多天災人禍,極端的大風、大雨、大雪,在短時間內讓大範圍區域受災。「氣候異常與全球暖化有關,而地球暖化現象與人類活動有關。若人人生活簡樸、力行資源回收,運用回收物再製新品,就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

今年歲末祝福主題「簡樸增長慈悲心,真善涵養智慧愛」,是慈濟要向社會大眾推動的重點,上人期勉人人生活簡單、樸素,敬天愛地,並且以真誠善念涵養、提升智慧。「環保志工惜福、愛物、護生,以身作則引導大家重視環保、懂得惜福,實是功德無量。若全球人普遍具有環保觀念,能夠簡樸節約,就能改善地球環境,讓各地更為平安。」

不只要淨化大地,人的心地也要淨化。上人教導新受證的委員、慈誠,要照顧好一念心,篤定正確人生方向,精進往前走就對了。

「慈濟制服是『柔和忍辱衣』,穿上委員旗袍,就要把柔和忍辱的修養發揮在日常生活中;穿著『八正道』、『藍天白雲』制服,所作所為受人尊重,所展現的就是最純樸、美好的人生形象。」


不隨命轉,自運己命

一月十八日在清水靜思堂舉行歲末祝福,上人因感染風寒而聲音沙啞,仍勉力上臺為大家授證與祝福。

「人生能健康、行動自如就是幸福。生命長短無法自主,要把握健康自由之時,盡力將生命拓寬、加深,充實生命內涵。反之,膚膚淺淺、庸庸碌碌度日,讓生命又窄又短地過去,就很可惜了。」

沙鹿楊錫樑師兄,在歲末祝福典禮上回顧過往——夫妻倆在菜市場擺攤謀生,為了求財而到處拜拜、焚燒大量紙錢,但長久以來經濟狀況一直未見好轉。九二一大地震後生意蕭條、負債幾百萬,父親又突然中風……種種挫折讓他心情惡劣,夫妻經常吵架。

偶然間看到大愛劇場「愛,有你來作伴」,驚覺自己生活困頓,是沒有「造福」所致;因此當莫拉克颱風重創南臺灣,他從大愛臺看到招募打掃志工的消息,便帶著太太及孩子前往屏東林邊幫忙,夜宿當地國小;感覺兩天的打掃雖然很累,心靈卻很快樂,深刻體會「助人為快樂之本」,也懺悔過去為求賺錢的種種迷信行為,從此夫婦倆投入環保志工,進而培訓受證為委員、慈誠。他期許自己精進不放逸,把握時間行善造福。

「做志工,身體上難免會疲累。但是慈濟人了解——能夠付出助人是最有福的;看到苦難人因而得救,心靈也隨之感受歡喜。」上人以師兄從迷至悟的心路歷程教眾,信仰佛教不是在形式上禮佛、拜佛而已,要用心了解佛法。

「不要隨命而轉,要自運己命,把握時間開拓生命的寬度與深度。」上人期勉大家要持續共修《水懺》,將每一個字句深銘於心,把法理運用於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法入心、法入行,自然能夠精進力行菩薩道。

「日日都要自我反省——是否在這一天的日曆上寫下有意義的紀錄?每一天的生命是否都有價值?希望大家好好用心,讓身、口、意不偏差,時時合於正法、正行、正思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