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8期
2013-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志為護理
  天涯共此情‧印尼
  人生練習題
  人生練習題
  出版書訊‧幸福系列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同個屋簷下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8期
  幸福滿屋

◎撰文‧王鳳娥 攝影‧楊寶月


 


星期日傍晚,花蓮吉安路巷內一棟三層樓紅磚房,一樓窗戶瀉出溫暖的燈光。媽媽在浴室幫八個月大的小嬰兒洗澡;十歲的玟瑜和八歲的玟睿,在廚房分工合作煮晚餐。

「水滾了!」姊姊玟瑜撕開兩包香積麵,取出麵條放入鍋子,玟睿也切好青菜、豆腐一起下鍋。玟瑜拿著木勺攪拌,等青菜變軟後,拿湯匙盛起湯試喝,一臉滿意;她的手藝可不只煮麵,還會煎豆腐、煎荷包蛋、煮湯呢!

「用筷子把麵條夾起來。」媽媽抱著洗好澡的小娃娃走到廚房來,「把麵盛到小鐵鍋,要小心喔!不要燙到手。」

「媽媽吃飯了!」在暈黃的燈光下,母女圍坐餐桌享用熱湯麵,簡單中有孩子對母親愛的滋味。

有心不怕年紀小

經商的黃爸爸常常往返大陸、臺灣兩地,三年前為了讓孩子就讀慈大附中國小部,媽媽帶著女兒從大陸廣東省東莞市來到花蓮定居。

去年暑假,媽媽生產後坐月子,雖有奶奶、爸爸照顧,但玟瑜和玟睿想到媽媽生小妹妹很辛苦,每天主動上下樓為媽媽送餐、送點心;「媽媽您喝!」玟瑜端來熱牛奶,坐在媽媽床邊看著她喝完,才安心下樓洗杯子。

姊妹倆從小就很獨立,幫忙煮飯、洗碗、掃地、倒垃圾,晚上洗澡後自動把衣服放到洗衣機洗,接著一起晾衣服。玟睿會把曬乾的衣服疊整齊分送到家人房間,她說:「姊姊要讀書,媽媽照顧妹妹,所以我來摺衣服。」

〔圖說〕玟瑜(右一)與玟睿(左一)幫媽媽照顧好妹妹,讓爸媽安心,家裏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攝影/羅明道)。(攝影/李素月)

全家人省水,用小嬰兒洗澡後的大澡盆水沐浴。「我如果比小妹妹先洗,就用淋浴的。」
玟睿除了節約用水,也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所以媽媽送給她「節能長」的封號。

她們和媽媽感情非常好,每天睡前,玟睿撒嬌地抱著媽媽,「我最喜歡您了!」「媽媽也喜歡你!」相親相愛好一陣,小姊妹才心滿意足地回自己房間睡覺。

除了「愛要說出口」,母女之間也常常寫紙條表達關心。有次全家到七星潭海邊遊玩,玟瑜走在大石頭排列的斜坡道上非常害怕;回家後,媽媽在她床頭貼著:「不管遇到什麼困難,要勇於面對,相信自己,有心就不難。」玟瑜表現很好時,媽媽也寫:「最近講話語氣變好,媽媽很開心,祝福你喔!」玟睿有時擔心功課寫不完,媽媽就以「靜思語」來鼓勵她:「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

有天,玟瑜寫字條貼在烘碗機上:「媽媽您看起來有些不舒服,我把碗洗好、烘好了。」今年農曆除夕,玟睿送給媽媽一個在學校做好的「知恩紅包」,紅包內的紙卡寫著:「謝謝媽媽養我、照顧我,您希望我做個有禮貌的孩子,我一定會做到……」


〔圖說〕二年級的玟睿和同學認真練習「跪羊圖」手語,也大聲唱出對爸媽的感恩。(攝影/王嘉彬)

小姊妹參加今年三月三十日在花蓮靜思堂公演的「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玟瑜說:「每次在練〈因緣〉的手語時,就想到父母很辛苦,孝順要趁現在;所以努力讀書,幫忙做家事。」

說起玟睿貼心、玟瑜乖巧,媽媽臉上一抹幸福的笑容。「《父母恩重難報經》是談孝道,讓孩子對『孝順』有較深的印象。兩姊妹現在常常討論、反省對爸媽有沒有『不孝順』的地方?這也是我要學習的。每次孩子在練〈跪羊圖〉手語,我聽到音樂會流淚,想起遠在大陸的父母……」媽媽說,過去自己和父親比較疏遠,如今受到孩子的影響,她也常打電話或寫簡訊給爸爸,讓老人家感受到關心。

遠嫁來臺灣,親人不在身旁,但媽媽的心靈已被女兒的孝心填滿了。她笑盈盈說:「孩子孝順,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