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8期
2013-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志為護理
  天涯共此情‧印尼
  人生練習題
  人生練習題
  出版書訊‧幸福系列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同個屋簷下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8期
  一位毒癮家屬的告白

◎撰文‧吳玉  插畫‧劉家汶


「我只是吸毒,又沒有殺人放火,沒有傷害別人……」
大多數吸毒者常這樣自覺。
然而,吸毒受害最深的莫過於自己,
拖累父母牽腸掛肚,甚至禍延下一代。
姪子便是一個慘痛的實例——


十幾年前,姪子呱呱落地,哭聲像小貓叫  般虛弱。經檢查心室破損,腸胃發育不良,身體軟綿綿,除了喝奶以外整日嗜睡;一歲多才可以直抱起靠在肩膀上,兩歲時又罹患血癌、做了一年的化療;醫師在了解父母的背景後,斷定孩子的狀況跟父母濫用毒品有關。

我的小叔因為父母溺愛而不務正業,常與自己的母親起衝突;染上毒品後,更經常徹夜不歸。婆婆憂心苦等到半夜,甚至四處尋覓孩子的蹤影。

小叔的女友國中時便翹家,終日流連遊樂場所,十六歲染上毒癮,愈陷愈深,有家歸不得的情況下,於是找人共組家庭。

怎奈她與小叔皆吸毒,懷孕後胎兒在母體內受到無可挽救的傷害,一出生便極重度智能障礙。

為了這個小孫子,公公婆婆整日以淚洗面,添丁的喜悅頓時化為憂傷。

小叔後來因為販賣毒品而入獄,十八歲的未婚女友也在生下孩子後,因難耐毒癮發作而出走。兩個加起來一百五十歲的老人家,面對一個身心障礙的小嬰兒手足無措、食不下嚥,還需日日抱著孫子勤跑醫院。我內心不捨,決定接手扶養姪子,讓公婆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小叔因吸毒、販毒,付出近二十年刑期的慘痛代價;婆婆為子、為孫傷心,卻因深怕他人異樣眼光,不敢向外尋求援助,眼淚總往肚裏吞:而我,想到要照顧多重障礙的姪子,亦不知如何是好……難道家有毒癮者只能封閉自己?一堆問號在我的腦海裏打轉。

周遭的認同與接納,
幫助戒毒者愈走愈踏實

臺灣地區吸毒者年齡層逐年下降,毒販與黑道把觸角伸入單純的校園,販毒方式早已不是以前的單打獨鬥,而是以集團犯罪模式殘害青少年。

毒品氾濫腐蝕年輕一代的身心,每當看到年少吸毒者無助的眼神,彷彿又聽到一個母親心碎絕望的哭泣聲。

對吸毒者而言,親人無悔的愛才是支撐他們重新站起來的動力;然而吸毒者的反反覆覆,也總是考驗著親情的支持與包容心。

還有大部分吸毒者的問題,肇始於功能欠佳的家庭,家屬亦需要鼓勵與關懷,才能化解心中的失望與焦慮,成為陪伴迷途孩子最大的力量。

因為小叔的緣故,我深深了解家屬心中的苦楚,也因此投入反毒志工,參與電訪工作。我發現,有許多毒癮家屬拒絕關懷,就像婆婆當年不希望他人知道家裏有一條傷透人心的毒蟲一樣。

遇到這些個案,我以同理心與對方分享自家人吸毒禍延下一代的故事,家屬多能耐心傾聽;更讓人寬慰的是,他們最後也如找到知音般,願意吐露心中不為人知的辛酸,進而能相互鼓勵、打氣。

曾經有一位脫離毒海的年輕人,在電話那端喜孜孜告訴我,他熱愛表演藝術,也有固定的表演場次,還交了女友,並與女友上媒體分享自己的戒毒故事,「交朋友很重要,判斷朋友好壞更重要,我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去鼓舞仍沈淪毒海的年輕人。」他說。

年輕人一直想要回饋平日關心他的人,我鼓勵他多做社會公益——重生後的人生舞臺,需要周遭的認同與接納,才能愈走愈踏實。

人人用愛包容,
浪子回頭永不嫌遲

我經營麵包店,曾經急缺人手雇用一位年輕師傅,請他隔天就來上班。第一天他準時八點上班,之後天天遲到。

剛開始以為年輕人愛玩而晚起,我不厭其煩,每天打電話給他,也請電話那頭年邁的母親多關心孩子。經過一個多月,他慢慢恢復正常出勤了。

有一天,他利用烤麵包的空檔來跟我聊天:「不好意思,每天讓老闆娘打電話來關心。不瞞您說,我因為吸毒、剛出獄不久;媽媽年紀大了,我有心戒掉毒癮,不想再讓老人家傷心。多虧老闆娘每天電話關心及媽媽的鼓勵,讓我漸漸恢復信心……」

他問我:「如果當初知道我是個吸毒的更生人,還會雇用我嗎?」

那一刻,腦海浮出婆婆憂兒吸毒的畫面,「我會!」我斬釘截鐵的回答他,當下只想拉他一把、給他機會。

他說,曾經為了取得毒品,常與毒友呼朋引伴為非作歹,心碎的媽媽管不動只好任由他去,最後他因販毒而入獄服刑。

「出獄後,我決定痛改前非,積極找工作。幸好老闆娘肯包容我、鼓勵我、關心我,讓我能照著心中的規畫往前走……」我常常與這位年輕師傅分享姪子的故事,後來他很努力工作、認真學習技術,也不再與過去的毒友來往。為了表示向善決心,他每個月都發願布施。

孩子漸漸走回正途,讓老媽媽好高興啊!看到一個家庭找回失去已久的溫暖,我心中升起莫名的悸動:若人人都能用愛包容,浪子回頭永遠不嫌遲!

十八年了,漫漫長路考驗著我們一家人的耐心與愛心。

罹患多重障礙的姪子,歷經痛苦的治療復健,勇敢撐過一道道艱難關卡,僥倖從鬼門關撿回小命。雖然身心缺陷,但感受到家人的愛與力量,他就像是個小鬥士般,努力活出生命的本分,讓我深刻體會生命蘊含的意義與無價。

姪子至今仍不會說話,生活無法自理。大人種下的惡因,何苦讓無辜的孩子承擔苦果?希望發生在姪子身上的真實故事,能給墮入毒海深淵的世間男女啟示與警惕。

也提醒為人父母者,多留意孩子的行為舉止、多關注孩子們的心事;倘若發現子女有異常行為,要勇於尋求政府單位與公益團體戒毒專線協助,才不致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